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颜丹:“五万放生海龟”图的是啥?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10月07日讯】近日,海南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传来了“有人花5万元放生海龟”的消息。单看“放生”这一行为本身,或许会让人想像到是某位仁兄被人捕捉到了日行一善的美好瞬间。然而,若真正走入景区之中,亲眼目睹一个明码标价的放生点上所发生的一切,恐怕大家会重新认识这种被扭曲了涵义的善举。

说到放生,忽然想起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幼年的唐僧用砍来的干柴换取渔夫打来的活鱼,并将鱼再次放回水中的一段情节。尽管只有短短几十秒的镜头,却将放生之人的背景、何为放生、为何放生都清楚、直观的交代给了观众。因此,人们在理解“放生”这个并不被视为常态的文化现象时,都会形成自然的把它放置在佛教信仰的特殊环境中,定位于体悟慈悲的修行之人身上。更重要的是,遭遇生命被扼杀的瞬间本就是因缘使然,无意邂逅,并非基于刻意的安排,也不是在有求于回报的功利之心的驱使下所为。这仅仅只是佛教的戒律在“放生”这一件事上的体现,只是对修行之人在行此善举时提出的最低要求和标准。

然而,若就视线拉回到三亚景区的那个放生点上再加以对比,显然就能看出此“放生”非彼“放生”,看似差之毫厘,实则谬以千里。首先,这里的放生很明显是以牟利为目地的,而景区的工作人员也是利用职务之便企图从中获取经济上的收益。且先不说在景区工作的职责或许不应与谋取私利扯上关系,仅从旁观的游客对这种有偿放生持有“放了又捞、循环利用”的质疑中便可发现,这种靠花钱来实现的“放生”之善举从一开始就充斥着不被信任的欺骗意味。尽管工作人员一再强调“从正规合法的渠道进龟”,且这里的“合法渠道”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海龟养殖场”,然而,谁也不能证实他们的确从未在这片自己管辖的海域中进行过打捞、也无法从明码标价的海龟身上找出丝毫来自于养殖场、且从未被放生过的痕迹和证据。

事实上,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本就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成为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如今,不仅海龟已然成为明码标价的售卖品,更重要的是“放生”这种本该不计回报、没有条件,只应本着一颗善心、凭著由内而发的慈悲才实施的善举,也不幸沦为了以钱财的多少来划分与衡量其价值的交易。那些被标以1999元、3999元、5999元、16900元和19999元不等的价位的海龟,只因大小不同,也使放生者随之产生了对此举所积功德有大有小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此番花钱少的,功德甚微,而花了大价钱的,则可被视为功德无量。若非如此,那斥以5万巨资的放生者又是如何痛下决绝之心的呢?

既然前面提到“放生”之举的真正内涵全在于放生者的慈悲与善念,那么我们就不妨来品评一下这些与标出放生价的海龟售卖者心意相通的善男信女,他们此次花费并不低廉的价钱而施行的“善举”究竟又有多少慈悲蕴含其中?要说佛教中所言“放生”,众多诠释都意在指出应建立于对“戒杀”的理解之上,行于“戒杀”之后。也就是说,“放生”不过是对“戒杀”更加深远而透彻的领悟与践行。

如果一边在此地自以为虔诚的施行着放生之举,另一边却仍在日常中以满足口腹之欲、享受美食佳肴为先而杀禽宰畜,那么此番放生又与心生善念、了悟慈悲有何关联呢?也许有人会辩解,正因为此前可能有过杀生之举、造下了恶业,才会想到以此番放生来进行忏悔、赎罪。然而,佛教中所言的“因果善报”之理并不会只表现在这一次花钱赎买海龟进行放生就能了却恩怨的刻意、有为之举上,当然也更加不会纵容素来杀生、偶尔放生这种亵渎佛理的假善与为私、有求的妄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伪善其实早在通过高价买卖海龟的逐利行为上就已经彰显无余了。在此番逐利过程中,不仅海龟被沦为牟取钱财、赚得利益的工具,认同以昂贵价格来赎买海龟即为行善的放生者,也毫无例外的成为了帮人实现牟利意图的工具。然而,对他们不幸受骗的无辜有所抱憾的同时,或许我们更应该看到,在伪善、有求之心驱使下所做的所谓行善积德之举,其实是多么肮脏与丑陋。而“有求并非真信”的正理似乎也更应该让错解信仰的世人有所惊醒与彻悟。毕竟,向善是发自内心的,应不求回报、不容半点虚伪。

责任编辑:尚一

2014-10-07 2:26 AM
Copyright© 2000 - 2016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