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苏轼 从骄矜到立志

作者:谢云婷
font print 人气: 476
【字号】    
   标签: tags:

北宋大文豪苏轼无论诗、词、文、赋、字、画样样精通,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著有《东坡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

苏轼自幼天资聪颖而且好学,十岁时已读遍诸子百书,博通经史,所写的文章诗词常常受到人们的赞许。少年的他因此骄矜起来,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于是在书房门上手书一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几天之后,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专程拜访苏府,想向苏轼“求教”。

老者指着对联问:“这对联是你写的吗?”苏轼得意地点点头。

老者又问:“这么说,公子可谓无书不读,无字不识?”苏轼答:“不错。”

“老朽家中藏有一书,想向苏公子请教!”老人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小书,递给苏轼。

苏轼接过书翻阅,不禁大吃一惊,当场愣住了。原来书中尽是古文,十字中有七、八字不认得。

苏轼立刻领会老人的来意,羞得满脸通红,连连向老者道歉致意,只见老者点点头,什么也没再说,微笑飘然而去。苏轼愈想愈觉汗颜。

经过这次教训,苏轼明白学海无涯、人外有人的道理。惭愧之余,苏轼提笔到门口,在上下联前各添了两个字,把原来的对联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以后,少年苏轼一改过去心高气傲的态度,虚心求教,更孜孜不倦地苦读,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为中华文学艺术留下无价的瑰宝。@*

责任编辑:唐翔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东坡原来是翰林学士,后被贬为潮州刺史,他一直认为是因为揭了王安石的短而遭此报复。三年刺史任满,苏东坡回到京城。一日去拜见王安石,在书房等待时,苏东坡偶然看见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没有写完的诗稿,题目叫《咏菊》,但只写了“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
  •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阪(音:板)。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 苏轼对福建的壑源茶情有独钟,他说佳茗似佳人...
  • 正统的东坡肉,油而不腻,入口即化,一口接一口,让人无法放下筷子。提到东坡肉的来源,跟中国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夏天的赤壁是浪漫的,深秋的赤壁却是寂寥的。虽然如此寂寥,可是苏轼的《后赤壁赋》却还是那么禅机深邃…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谪驻黄州羁迁人 细雨梅花亦断魂 荒园留贤寓贬客 浊酒半瓶友与温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