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 在美浓遇见“客家擂茶”

文、图/琼慧

人气 860
标签:

时序五月,迈入夏天的季节,南台湾天清日朗,柳絮迎风飘曳,初夏午后微风轻拂,偷得浮生半日闲,趁着假日探访美浓客家小镇。

“美浓民俗村”入口处左右各一棵的百年茄苳老树伟岸挺立,仿佛是镇守的门神。当走入民俗村,刹那间恍如时空倒流,古井汲水、牛车、石磨流泉纷纷出现在眼前,复古怀旧氛围深深竉罩着游客的心。

当走入民俗村,复古怀旧氛围深深竉罩着游客的心。(琼慧/大纪元)

在民俗村内的造景牛车轮流泉,充满复古怀旧氛围。(琼慧/大纪元)

驻足在擂茶馆门前,看到很多来自香港的年轻游客,在茶馆里体验擂茶的乐趣,心里不禁窃喜这客家文化的承传,很高兴能在2014年的夏日午后,我走入了客家擂茶馆,感悟这份平淡的悠闲。

很多年轻游客,在茶馆里体验擂茶的乐趣。(琼慧/大纪元)

(琼慧/大纪元)

客家擂茶的起缘

擂茶别名“三生汤”,根据古书记载,传说三国时代的张飞,带领官兵进攻武陵时,官兵将士都感染瘟疫无力作战,当时有位草药医师前辈,有感于蜀君纪律严明,便奉献祖传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姜、生米共同磨成糊浆后煮熟饮用,结果汤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传下来。

过去战乱时期,客家先民迁徙,艰辛垦荒容易上火,又因物资缺乏,为防止疫病,他们经常采集清热解毒的青草和豆、米、干果一起研磨成茶饮。

客家人热情好客,可是在物资缺乏的年代,因为没有多余的存粮,在招待访客时,惟恐待客不周,所以将药饮加以改良,将谷粮炒熟与少许茶叶置于擂钵中慢慢细磨,然后用热水冲泡,顿时香味四溢,原本少许粮食,经过客家先人智慧巧思,改良成了充满浓厚乡土味的家常饮,既可以解渴,又可充饥,用来招待客人,堪称经济实惠。

(琼慧/大纪元)

(琼慧/大纪元)

在台湾,“擂茶”一直被视为是客家人特有的饮食文化,相传是客家人招待来宾的茶点。“擂”有研磨之意,以陶制擂碗将茶叶、芝麻、花生及黄豆等,多种原料研磨成粉,加入冷(热)开水冲泡调匀后饮用。

台湾南部六堆的客家耆老表示,以前他们喝的擂茶是添加药草来研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用不同的青草,达到养生的功效。如春夏天气温热,人们常用薄荷、细叶金钱、艾叶等新鲜药草;秋天气候较干燥,是养肺季节,多会添加菊花;冬天寒冷,免疫力跟着降低,这时就会用竹叶椒或肉桂。老人家感叹的说:“现在的擂茶跟以前不一样了!”

客家人热情好客,在物资缺乏的年代,将谷粮炒熟与少许茶叶置于擂钵中慢慢细磨,然后用热水冲泡,既可以解渴,又可充饥,用来招待客人经济实惠。(琼慧/大纪元)

擂茶的功效

擂茶不排斥任何配料,豆、米、干果、薏仁,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当材料,取材相当方便,而且可荤可素,可粗可精。

本草纲目记载,饮茶有利尿、去热、止渴、提神醒脑的功能。据说客家人的擂茶,茶味浓厚、香气清纯,能生津止渴,且养颜美容、帮助消化,堪称是最佳的保健饮品。

(琼慧/大纪元)

擂茶工具:

擂钵、擂棍、钵刷、大(小)茶匙、果料盘、茶壶等,擂茶专用杯组。
擂钵,以陶土拉胚制成;擂棍,通常以芭乐、油茶树干为主要取材。

在台湾,“擂茶”一直被视为是客家人特有的饮食文化,相传是客家人招待来宾的茶点。(琼慧/大纪元)

花生、豆类、芝麻、玄米都是擂茶常用原料。(琼慧/大纪元)

擂茶常用原料:

绿茶叶、黑(白)芝麻、花生、玄米、黄豆、红(绿)豆、擂茶粉、松子仁、甜茶水、小点心等,各式各样五谷杂粮,丰富了擂茶的口感。

美浓的客家擂茶,是将材料放入特制的擂钵中擂成粉末。(琼慧/大纪元)

擂茶粉(琼慧/大纪元)

擂茶作法:

美浓的客家擂茶,是将材料放入特制的擂钵中,双手紧握擂棍,沿着擂钵内壁成圆周形频频擂转,直到原料擂成粉末后,冲入滚水,加些糖及玄米,便成为养生热饮;若喜欢冰饮,则再加点冰块,就足以透心凉。

但是传统的客家擂茶,也可以改放些许盐巴、撒些碎葱,加点香菜或九层塔,做成咸口味的健康谷类饮品,别有一番风味。@*

擂茶馆里游客满座。(琼慧/大纪元)

相关新闻
客家擂茶 开胃健脾
国民党青年团长政见会 先体会客家擂茶
平镇市示范客家擂茶 免费奉茶敬老
屏东竹田一日游 憨儿体验客家擂茶乐开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