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天理 多行善事

作者 : 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185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古书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因果报应的内容,行善济人得善报,行恶害人有恶报,倡导人们遵循天理,多行善事,才会有好的际遇。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们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史书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以下为几个善恶报应的例子︰

敬佛行善,神明佑之

北宋时的韩琦,从小乐善好施,虔诚信佛,“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他在担任谏官的三年时间内,敢于犯颜直谏,“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

宝元二年,四川旱灾严重,饥民大增,韩琦被任命为益、利路体量安抚使。他到四川后,首先减免赋税,“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然后将当地官府常平仓中的粮食全部发放给贫困百姓,又在各地添设稠粥,救活饥民多达一百九十万人,蜀民无不感激地说“使者之来,更生我也”。

后来他调任中山任职,当经过沙河时,在前引路的人忽然回报,前面的河水将暴涨。韩琦急忙命令准备船只渡河,果然河水波涛汹涌,波浪像山一样高,船只快要淹没,随行的人都大为惊恐。
这时忽然有一条神龙,在河的上流截挡大水,河水立刻平定下来,直到韩琦一行人安全渡河离去,河水仍然涨得和先前一样。人们都说这是韩琦平日积善所致。

心存善念,必有善果

明朝安徽凤阳的郑照,仰慕、躬行圣贤之道,每天都致力于行善利人,凡救济别人的患难,或是成就人家的好事,都不会推辞,数十年都不曾间断过,因此大家都称赞他是大善人。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对于自己的视听言动,一点都不敢随便,虽然是处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仍然保持惕励的状态。有一天晚上梦见到了天府,看到天神为他设了一个位子,说:“你本来是贫寒的命, 因为行善,所以命令福禄二神跟随着你,以后你会坐到这个位子。”

此后,郑照所到之处福禄紧随,子孙富贵繁衍,荣膺官禄,终生如此。郑照坚心向善,持之以恒,后来证得净欲真人的果位。这也是佳祥会伴随善心而来的道理。

积善改运,福泽绵长

清朝广东顺德县温汝适,乾隆四十九年考取进士,有位相士给他相面,说他这一生只能做到四品官。乾隆五十九年,广东的至大堤围崩决。温汝适因为丁忧返乡,目睹百姓流离失所。他拿出全部家产并组织捐资完成堤防的修筑。除此之外,他又设立义学,讲授儒家经书等,行善劝善。

后来,他回到京城,那位相士看了他的面相,很惊讶地说:“你回乡一定种了许多福德,不然面相和骨格怎么改变许多呢?你可以升上两品官了!”温汝适把经过告诉相士,相士笑着说:“相由心生,你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后来,他历任广西、四川和山东的主考,升到兵部侍郎。他的儿子温承悌,道光六年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做了刑部主事官。人们说这也是因为温家以善济世所成。

草菅人命,损寿减禄

唐朝时的一位尚书苏颋,年轻时有人给他相面说:“你能当官到尚书,能当到二品官。”后来作到尚书三品官,得病很重,找一个相士给他看相。相士说:“你的寿命已经尽了,无法再延长了。”苏颋就谈起原来曾有人给他相面时所说过的话。

相士说:“你当初确实是这样,由于你在桂州作官时杀了两个人,现在这两个人在地府里控告你,司命的官减了你二年的寿命,因此你不能达到二品。”苏颋原来在桂州作官,有两个小官吏控告县令,苏颋为了保护县令而杀了二吏。苏颋想起这段往事,长叹而死。

弃法受赂,殃及后人

唐朝时交趾郡的郡佐樊光,一天中午,他正在官署办公,忽然间风雷大作,樊光 和他的儿子还有他们豢养的一只黄狗都被雷给打死了。樊光的妻子在雷击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道士拎着她的身体,把她放到别的地方,由是免去一死。

有人问她说︰“这是什么缘故啊?”樊光的妻子就说:“曾经有两个百姓来打官司,樊光就把他们一同关在牢里。后来无理的人贿赂了樊光,樊光就使他出狱;有理的人被严刑拷打,强令他屈服,所送给他的饮食,都被樊光夺去给他儿子和狗吃了。那个被囚禁的百姓饥饿将死的时候,在狱内说一定要把他告到天帝。”不几天,樊光等有这种报应。

善恶有报是真理,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生活中,凡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人,都很自觉自愿地做行善积德之事,不仅是为自己造一个好命,而且为子孙积福打下了基础。

凡是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常干损人利己的坏事,不肯积德行善,结果枉自折了福德,还会贻祸子孙,伤天害理的后果无可估量。为人之道,要正视因果法则,要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天理,才能前程光明。@

(资料来源:《太上感应篇例证》、《历史感应统纪》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苏东坡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被称为豪放派词人,但他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只占全部作品1/10左右,随着后期苏东坡更加崇尚佛、道,心灵上日趋宁静,他的诗词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 古语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又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话的确是人生的经验结晶。在大灾大难降临之前,总有慈悲众生的神佛,以各种方式告诉人们大灾将至,怎样躲灾避难之法。
  • 南宋忠臣文天祥在其流传千古的作品《正气歌》之中,列举了历朝历代“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几个忠臣义士,其中有“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张睢阳齿”,说得是气吞山河的大唐忠臣张巡固守睢阳,以身徇义的浩然正气。 而“颜常山舌”则是指大唐忠臣颜杲卿舌断仍喷血骂叛贼的壮烈事迹。
  • 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一些有识之士将它们编撰成书,成为今天古代文学经典中的笔记、传奇、话本、和各类章回小说。比如人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封神演义、八仙故事、说岳全传,三言二拍、唐宋传奇等等,这些小说故事中贯穿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道德、因果报应、以及佛道两家的修炼文化,还记载了很多另外空间的奇闻异事。这些传奇,或劝世警世,或喻世讽世,或令人拍案叫绝,或令人悚然一惊,静心读来,在人物的嘻笑怒骂间,常常体会到真实严肃的内涵。
  • 宋代,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单身青年,以卖饼为生,休闲时以吹笛子为乐事。只要赚得了能够吃饱肚子的钱,这个青年就回家休闲,拿出笛子来吹。笛声嘹亮,婉转悦耳,左邻右舍都喜爱听。真是快活了自己,娱乐了邻居。就这样,过了好几年,不少人都尊敬他、羡慕他起来。
  • 《黄帝内经》普遍被中医界奉为中医之源头,行医之圭臬。但医界实际应用《黄帝内经》之内容少之又少,最常用的有如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与养生等医味较浓的部分,其他的总之一句话:看不懂。各家的注释不乏其人,但很多看了仍是似懂非懂,真正的涵义到了近代可说是无人能掌握。《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呢?不容易看懂的书又为何很多人要研究呢?
  • 华夏文化是神传文化,华夏文明之所以长期繁荣世代传承,主要得益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崇高智慧,儒释道精神蕴涵其中,敬天顺天之传统,追求“天人合一”。
  • 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春秋》为儒家《五经》之一,被后人称为“礼义之大宗”。《春秋》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涉及多国。内容包括天文气象、政治经济、社会生产与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
  • 对于灾异,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朝廷专门有钦天监这样的机构来监测天象、地震等,有关人员要收集相关情报,提出建议上报皇帝。一旦出现灾情,皇帝要发表“罪己诏”,反省自己是否失德,要避殿、减膳、罪己、求言等,以补过失;地方官要去忏悔,分析发生灾害与人心的因果关系。
  • 我们在上篇中,跟大家分享了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生如梦”这个主题的几个传奇故事,从“南柯一梦”、“庄周梦蝶”、“黄梁梦”以及“红楼梦”这些故事中,您是否体悟到神传文化用梦所揭示给人们的警世内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