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三)

先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再给予适合孩子的赞美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作者: 丹尼尔‧席格Daniel J. Siegel M.D, 玛丽‧哈柴尔Mary Hartzell M.ED
译者:李昂

玛丽注意到学校操场上一个小女孩和实习老师的互动。莎拉今年四岁半,性格有点优柔寡断,对人际互动和团体活动小心翼翼,也缺乏尝试新事物的胆量。老师特地为她安排一些学习机会,从中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她建立自信。

  此时正值下学期,莎拉开始自我挑战练习。

  几年前,操场上有棵悬铃树倒了,在地上成了一座三公尺长的桥。孩子们喜欢在上面走来走去,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莎拉从来不敢冒险尝试。直到五月中旬有一天,她突然有了自信,跳到树干上从这一头走到另一头。实习老师一直在旁注视着她,等莎拉从树上下来,老师立刻赞美她,给她鼓励,因为她看到莎拉的表现,非常兴奋。

  “非常好!你做得好极了!你是最棒的!”老师激动地大叫,边跳边挥舞着手臂。莎拉只是害羞、木讷地看着老师,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但是接下来几周,莎拉回避那棵树。对她来说,再走一次需要很大的勇气。

  在这次互动中,出了什么问题?当然,实习老师对莎拉的表现给予肯定,但是她没有和莎拉的感受达到调和。

老师的反应只是表现出自己的兴奋和自豪,却没有注意到莎拉在这次经验中,勇气十足地进行一次大冒险。老师的评论并没有表达出莎拉最真实的感受,事实上老师的这些评价对莎拉来说太过沉重,未能发挥鼓励莎拉的作用,让她再冒险走一次。

  “或许我不会再有这么好的表现。我最好不要再试了,免得从上面掉下来。”或许莎拉是这么想的。要继续拿出“很棒”的表现,对一个谨慎的孩子来说是件难事,所以她为了保险起见,无法在首次成功后继续尝试下去。

老师该说什么才能稳固莎拉刚展露的自信?她该用什么方式鼓励莎拉,才是尊重她的感受?老师又该做何反应,才能鼓励莎拉对她的成就进行反思,让她相信自己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进一步用自信来延伸成就?

用对鼓励,孩子才能将自己的感受和成功连结!

  如果老师用温馨、关怀的方式回应莎拉的成就,莎拉就可以从老师的反应中体会到这种评价。

老师可以说:“莎拉,我看到你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一路走到桥的另一边。你做到了!你可能有点害怕,因为这是第一次,但是你坚持到最后了。你真棒!现在你开始相信自己了。”这种说法才是老师应该给莎拉的评价,但老师的反应多半体现的是自己的感受。

  假设老师做出上述评价,莎拉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连结起来。这才算是情感调和且相互连结的反应。恰当的反应能让莎拉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对以后的经验做出更好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自我认知更全面且前后一致,别人给予的适当评价,必须要与他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经验一致。当我们以调和的沟通方式跟孩子建立连结,就在帮助孩子建构一个整合、有连贯性的生命故事。

沟通别太用力,弹性放松也很重要
──不须时时保持融洽状态,也要给自己和孩子独处空间

情感调和的沟通有利于增进个人的自主性与自我调适的弹性。情感沟通能使人进入一种融洽状态,这是整合性的情绪作用过程,可以使父母和孩子充满活力和幸福感。融洽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孩子形成更强的自我感,增进自我认识的能力,培养同理心。
这并不代表我们要一直保持融洽的感觉,或者必须持续聆听和回应孩子的经验。父母过度关注孩子,会带给孩子困扰。
  亲子关系中存在着周期性的连结和分离需求,父母对孩子需要连结及独处的时刻都必须保持敏感。与孩子达到情感调和的父母,会尊重孩子“连结-独处-再连结”需求的自然摆荡规律。我们并非生来要一直与他人达到调和状态。调和的人际沟通应该尊重这种有规律变化的需求。

─ ─摘自:《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野人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3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颜伶如波特兰28日专电)年龄分别为8岁与3岁的兄弟,27日(当地时间)随父母搭机从加州飞往温哥华时,由于行为脱序、不系安全带,机长临时在波特兰将一家4口赶下飞机,交给航警处理。
  • 父母都希望和孩子保持充满爱、持久且有意义的关系。了解情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和孩子建立这样的关系。人们正是透过分享情感与他人交流。
  • 准确来说,什么是情绪呢?当我们感受到它,可能会对它有所认识,但是却很难诠释这样的经验。科学观点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情绪是什么,以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加深自我认识,改善我们与孩子和他人的关系。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