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房地产热潮终结刚刚开始

人气 1

【大纪元2014年07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中国房地产领域处于衰退。市场乐观主义者坚持说,它在经历一个类似于先前房地产衰退的调整期。但是一个更清醒的观点是,由于史无前例的过度建设和影子银行爆发催生的杠杆,这次衰退是更严重的和系统性的。中国可能处于15年来房地产和建设投资型增长模式的结局的第一阶段。

《金融时报》7月7日报导说,中国房地产占据资本投资的大约25%,占据GDP的大约13%。如果将相关行业比如钢铁,水泥和建筑机械和材料考虑在内,房地产投资份额将上升到GDP的16%。

如果中国增长模式的这个前沿出现投资增长下降,从20%下降到10%,如果考虑继发性效应的话,那么经济增长将下滑大约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点下行性调整流还没有结束。

长期供应过剩

《金融时报》报导说,长期供应过剩无可掩饰。城镇住房完成率远远超过城市户口居民的有效需求。全国开工数量下降,伴随着未售房屋存货急剧上升,总空置率飙升20%。

虽然在大城市房地产走势已经越来越虚弱,但是三线四线城市的下降趋势是最急剧的。三四线城市房屋占据在建房屋和房屋销售的70%以及房屋投资的60%。在许多这些城市,存货销售周期已经延长到15~30个月。

而且,住宅和商业楼盘之间,影子银行和信贷创造之间的微妙联系,提升了金融不稳定的风险。虽然直接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仅占据银行资产的五分之一,但是可能所有银行贷款的一半是被房地产和土地抵押。

影子银行兴起

银行面临资产质量的问题。较大的债务风险存在于建筑相关公司,通过物业融资而负债累累的国营公司和地方政府。

银行也是影子银行的主要赞助商和代理商。影子银行的兴起源于传统银行借贷的限制,最近几年成长为近40万亿元人民币的行业,相当于GDP的一半。房地产和重工业领域,比如煤炭和钢铁,是领先的借款人。

越用力抵制房地产下滑 经济和金融风险越大

《金融时报》报导说,尽管当局口头上说要让市场力量扮演更大角色,但是随着房地产下滑速度加快,他们已经悄悄的诉诸于行政刺激措施。

宣布的措施包括两轮降准,降低银行间利率和放松买房限制和开发条件,加快财政支出,加快棚户区和铁路投资。虽然这些措施在帮助稳定经济,但是眼下越是用力抵制房地产下滑,经济和金融风险将变得越大。

中国长期房地产热潮终结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还不清楚。不管有没有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建筑将支持但不再带领GDP增长。房地产行业将不得不解决供应过剩和杠杆问题。

直到我们看到连续几个季度出现信贷GDP比例下降,房屋销售下降,非金融领域去杠杆化和更多的违约,房地产下滑将不会结束。你可以看到为什么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孙芸;复核编辑:姜斌)

相关新闻
大陆商业地产供应过剩 成都写字楼空置34.6%
中国成最大企业债务国  信用恶化全球风险最高
中国房屋空置率全球称冠 鬼城不断增加
三大现象显示中国经济严重恶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