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则存 不变则亡:浅说梁启超

作者:慧淳
font print 人气: 447
【字号】    
   标签: tags: ,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知,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改革派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戊戌变法期间,他作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积极投入了“公车上书”等、具有进步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又借主笔《时务报》的便利条件,以其笔锋之犀利,使“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成为名重一时的维新斗士和功绩卓著的时代号手!

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如狼似虎般地涌进中国,特别是中日甲午战后,清政府进一步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对此,梁启超在从1856年至185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时务报》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了50多篇政论文章,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唤起国人警觉,大声惊呼亡国灭种的大祸,已经迫在眉睫,他说:“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一日不可以亡。数年以后,乡井不知谁氏之蕃,眷属不知谁氏之俎,魂魄不知谁氏之鬼。及今犹不思洗常革故,同心竭虑,摩荡热力,震撼精神,致心皈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

他还启迪国人思考:亡国之祸,原因在哪里?在于清王朝统治者的腐败!他指出:“越惟无耻,故安于城下之辱,陵寝之蹂躏,宗祐之震恐,边民之涂炭,而不思一雪。乃反托虎穴以自庇,求为小朝廷以乞旦夕之命。越惟无耻,故坐视君父之难,忘越镝之义,昧嫠纬之恤,朝睹烽燧,则苍黄瑟缩,久闻和议,则歌舞太平……”。

那么,怎么样去挽救国家的危机呢?他的治国方略,就是变法维新,就是铲除腐败与独裁!

梁启超关于变法维新的主张,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义》一文中,有较系统的观点,他突出一个“变”字。强调:而今腐败已经透顶,民怨己达极点,不变也得变,变也得变!变法则存,不变则亡。他说:“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笈日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公理也。”他还说:“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

根据他的这个观点,告诫人们一个道理,当今的国势,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只是变得早和晚、谁掌握变的主动权而已。若清政府变,则主动权在清政府手中,可以越变越好,对国有利;如果还不主动自觉的变,则处处被动,处处挨打,脸丢光了,命丢尽了…总之就会越变越坏,国将不国,完全变成他人的附属和殖民地。因而为保国保种计,必须变法维新,这也是人心所向、国家转机所在。

至于怎么变法?梁启超也提出了具体措施,如废科举、兴学校;开民智;兴选官;兴民权,重民生:立农工商政,修铁路,开矿山; 开武备学堂,练海陆新军等。而变法之本,在于扶助人民,培育人才,有了人才,才能除旧布新,推行改革。

梁启超的“洗常革故”和“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变法维新思想,在当时确乎振聋发聩,动人心弦,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顺应了国势,反映了民意。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他能够激流勇进,这说明他有着一股强烈的成新、汰旧的爱国热忱,正如他在一首诗中自勉的那样:“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诱)新知。”

粱启超在赞扬《陆游诗集》时,咏道: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多么希望我们中华民族,能够除旧振新,勇猛精进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据《后汉书》记载:郑玄曾拜马融为师,马融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的大师,有学生四百多人,所以,只有高级学生能够听到他亲自讲课。郑玄和其他同学一样,只能听高级学生转述老师讲过的内容。即使这样,郑玄没有因此懈怠或偷懒,依旧勤奋研读,如此三年而不辍。
  • 苏东坡命张二先把欠绸缎商的二万钱连本带利还了帐,然后将剩余的钱给张二作本钱继续做买卖。就这样,一件难办的案子被苏东坡轻易的了结了。
  • 陶渊明的心境,犹如他的名作〈桃花源记〉一样的高洁。他的真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 庄姜由于婚后无子,遭到冷落,生活并不快乐。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妫,再娶了厉姒的妹妹戴妫。卫庄公对庄姜的暴戾冷漠,让美丽的庄姜在每一个漫漫的长夜里,寒冷深宫,孤灯长伴。
  • 像许穆夫人这样杰出的爱国女诗人,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出现在中华大地,说明中华人民的爱国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财主不能称为贵族一样,“彬彬三代”方可称为世家,王阳明恰恰出生在这样一个“精神贵族”的家庭。
  • 王守仁的爷爷--王天叙老爷子坚持认为,自己这个孙子将来必成大器,之后的历史似乎也是要向后人宣示,王老爷子的那份淡泊,比起他状元儿子那份对读书登第的热衷,要高明的多。
  • 自从十三岁那年生母去世,王守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更深刻了,生与死之间原来不过是一步之遥,世间的功名利禄似乎没什么可追求的了,那么,人生到底是为啥呢?
  • 有连格七天竹子的劲头,对付“应试教育”自然不在话下,二十一岁这年,王守仁顺利中了举人。他注定一生都要与传奇相伴,那次乡试考场,半夜里来了两个巨人,穿着大红大绿的衣服,自言自语的叨咕“三人好作事”,然后两人就不见了,看到这一幕的人吃了一惊,却不明所以。
  •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领袖”身边,自然不是什么好人能呆住的地方,于是,继王振之后,又一个祸国殃民的“著名”太监--刘瑾登台亮相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