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正义(20):神传汉字“神”在哪里?(5)

作者︰子正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

五、智慧文字,启悟智慧

1982年5月,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林恩(Richard Lynn)博士在全球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文称,他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智商进行测查,发现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而日本儿童平均智商为111,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汉字。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2006年,已为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的理查.林恩博士在《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一书中又称:各项相关研究都显示出中国人以及Ashkenazi(德系犹太人)的智商是最高。多数研究显示日本人以及朝鲜人的智商,略微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国人,但是平均水准应该大致相同。绝大多数的研究资料都认同这种的结果。

2007年3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约翰.奈什的一篇文章:〈如果我们学习汉语,我们会变得更聪明、伶俐、敏捷吗?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大脑跟我们有所不同〉,文中说: “政府在本周建议把汉语列入中学课程。……科学研究表明,汉语还可以帮助英国学生思维更加敏捷。……德国和中国共同进行的一个长达六年的研究项目已经发现,中国人的大脑比欧洲人的大脑运转得快。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认为,阅读汉字的人,其认知和表达速度高于阅读罗马字母的人。……甚至有证据表明,语言的差异导致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大脑组织方式的不同。……美国里士满大学在《Neuroiamge》杂志上发表的磁共振成像大脑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说法。”

生命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两个半球的功能有明确的分工:左半球主导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是语言中枢;右半球主导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许多高级功能都集中在这里,而且在没有左半球语言中枢配合的情况下,右半球也可以进行独立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只是要在形象思维的材料上进行。

表音文字是抽象的记音符号,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所以西方科学家才提出“开发右脑”的理论。而汉字则是以形表意、以意御音的视觉语言,是大脑两个半球同时起作用的“复脑文字”,所以因左脑外伤得“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用汉字写成的文章。

汉字这一特性,使得汉字在学习使用中,能够和人脑的生理功能及大脑两个半球功能分工的不对称性相协调。

日本著名教育家石井勋博士(教授)进行四十多年的幼儿汉字教育实验,在其《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指出:他多次反复测试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汉字,他的智商也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

但是学习汉字情况就不同: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能达到125至130。

他发现:

1.汉字较假名在表现思想和传达上,正确性较高,并且传达速度也快。假名或罗马字在阅读上所需时间长,汉字则可一目了然。

2.字形复杂的汉字容易记住。

3.三岁的幼儿,根本无法记住假名,但如果是表示幼儿所知具体事物的汉字,没有记不住的,甚至智慧发展较迟缓的幼儿,也几乎没有问题。

其实,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和原因,深层的原因我们在前文已经反复说明,这里再着重分析汉字所蕴涵的智慧及对智慧的启悟作用。

大家知道,汉字重点表达宇宙不同层级的基本构成要素,那么它微观到什么程度呢?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是说,它微观到“无”的程度。当然,前文我们已经说了,汉字的这个“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事物处于隐伏不能被认识的状态,所以才能“无中生有”。

“无”所生的这个“有”也是微观至极,所以老子又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用现代物理学的概念理解,即物质微观到一定程度(微观粒子,基本粒子),就是万物的构成基础。亦即万物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

老子还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比如基本粒子是“无为”的,但世界上万事万物莫不是由其构造,不就是“无不为”!

“有”产生后,然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系辞》的话说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结构。“四象”其实还是“二”,是“二(阴阳)”的不同表现形式;“八卦”其实就是“三”,是阴阳三重组合的八种表现形式。

这其中还同时说明了物质形成的组成结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演进。这也是汉字构形的逻辑基础。

微观事物与宏观万物的存在状态、运动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它们的认识与研究方法也就不同。所以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事物运动变化的轨迹、规律)。”

大意是说,观测研究微观事物,不能施加任何影响,那怕是“欲(意识,想法)”,也会扰动其存在与运动状态;观测研究宏观事物却要“常有欲”,精神高度关注,持久进行,才能找到其运动变化规律。

宏观万物是人类认识的主体,而宏观事物是按照特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与发展变化,所以逻辑就成了人类常规的思维基础。而汉字,恰是以这样的逻辑体系构建的,所以对于宏观事物的认知,《礼记.大学》中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后来所说的“格物致知”。

“格”是树木的枝杈相互交错抵牾的意思。“格物”就是深入事物内部,从各个方面探究。当然,“格”还有“方格”的意思,所以“格物”还意味着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类。

另外,“格”还有“法式”、“标准”的意思,所以“格物”之“知”还意味着要合乎客观事物的本质;然后也可以作为标准。可见一个“格”字,就尽得认知事物之妙。

但“格物”之“知”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能否有资格作为标凖,这个却是需要经过检验。检验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有“道理”。“道”是从逻辑的角度衡量,因为“道”是线性的;“理”是从横向的角度衡量,看其条理性如何。如果检验以后是有“道理”,这个“道理”就可以讲,即通常所说的“讲道理”。

在此基础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举一反三,“叩其两端而竭焉”。因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于逻辑,但却不能囿于逻辑。所以老子特别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孔子也讲“君子不器”,就是不能用固定的框框框住思维、束缚思想。当然,这句话还有别的意思。

最终,汉字系统“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学习使用汉字,就在不断地接受逻辑训练;学习使用汉字,就在不断地受到智慧熏陶。学习借用汉字,智商焉能不高?

神既然传汉字于人类,自然有其深意。最后呈几行短诗,愿能入眼动心。

神传汉字,蕴藏天机;
音感宇外,形应穹极;
意究宏微,用切人意。
独传五千,世所无匹;
熟识体认,善自珍惜;
当世昱日,提升之梯。@*

点阅【汉字正义】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既然学习中文有益开发智能,能够提高个人的竞争力,跟上全球中文热的列车,但是目前中文分为“正体字”及“简体字”,若是单纯根据学习效能来看,究竟该学习哪一种为好呢?专家们的建议是,当然是学习“正体字”最好。
  • 中国几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依靠汉字记载下来的,因为汉字具有超空间、超时间的表现功能。汉字由于其形、音、义合一,能携带非常大的信息量,因此汉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本身又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shown)正统汉字的内涵所反映的,是古人“天人合一”理念和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遵守。所以,去理解每个汉字,就会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人文景观,领悟到每个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奥秘。
  • 我成长在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读书学习的都是简体字,直到如今,我虽然认得正体字,但习惯上书写起来还是用简体字。作为一个在大陆成长的写作人,与汉字打交道五十年,可以说,很多时光是在简体字的氛围中度过的。
  • 现在,我们来检点中共当初组织那帮文字工作改革者的行为,就知道他们只是为了减少文字的笔画而改字,根本不顾及字的意源和声意。这种改字,使中国文字的有机体断裂了。如上面所说的谢字,既然你这个“讠”是代表“言”字,为什么“言”字又要原体呢?你统统都用“讠”来代替就好了。
  • 神传文字天上来 凝聚精华文中载 敬天敬神遵天伦 以形达意示天理
  • 华夏文化是神传文化,中国汉字是神传给人的,是交流思想、传播信息、传播中华文化的特殊工具,对亚洲一些国家的文字与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汉字是神传文字,其内涵博大深奥,体系精密完整。
  • 汉字是记录、传递语言、思维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的视觉形式。
  • 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汉字的创造是一种有明确指导思想(“分理之可相别异”)与形体构造原则(“依类象形”、“形声相益”)的自觉创造活动。那么汉字形体构造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这就是传统的“六书”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