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吾日三省吾身

作者: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55
【字号】    
   标签: tags:

在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苏格拉底说过:“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每一个成熟的人都知道如何反省自己的过错,这个道理在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一个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人必定具有高尚的人格,一个善于反省自己的民族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日日不忘修行

“吾日三省吾身”语出《论语‧学而篇》,原文中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成白话文就是:“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传授的功课有没有复习?”曾子的这些格言,曾经是历代儒家弟子的必修之课,必省之事,必践之行。

曾子所说的“三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力,尽心为他人着想,这是为人的基本道德。修己不能只是一时一事,而是要贯穿整个人生,每天都要不忘记修行。

培养反省习惯

在世界各民族之中,法国人最注重从小就培养自我反省的习惯。有一位中国留学生曾经在法国看过这样的一幕情景:他在吃饭时看到一个八岁法国男童,用一小块面包逗着小狗玩,玩起来撞翻了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男孩对他的父母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他的母亲回答说:“盘子确实是小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没有错?”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错,不是我的错。”他的父亲叫男孩离开餐桌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反省,想想自己有没有错。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他的父亲高兴地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承担责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个盘子。”

世道纷纭,熙熙攘攘,人心易为名利所驱,不注意修正自己就会失去真我。古代圣贤修身,在于修心养性。每日三省,防微杜渐。久而久之,就能修成正果。儒家修身,意在齐家。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他们具足高深圆满的境界,明晰宇宙的真理。

自古以来,凡成大业者,无不把反省作为自己修养的重要手段。人世间的许多纷争源于互相指责和互相攻击,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放下自我处处为他人着想,就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争吵,以纯净祥和的心态创造出一个充满和睦的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代文人把梅、兰、竹、菊,尊称为花中四君子。这四君子确实各具特色:梅,傲雪凌霜、高洁坚贞;兰,空谷幽香、清逸典雅;竹,虚心有节、坚韧不拔;菊,冷艳清贞、花中隐士。
  •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就说明了知人难,知道自己也难的事例。
  • “忠”与“恕”是人生最高境界。“忠”是尽己的意思,我们要忠于自己所认定的信心,一个信心满满的人,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正如思想之发为行动一样。
  • 君子内在修身、外在达人,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尽量给予他人帮助。如儒家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家的惩恶扬善;佛家的教人向善、慈悲普度等,无不包含成人之美的思想境界。
  • 古人敬顺天意,提出“推天道以明人事”,是指通过探索推演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使人明白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变化的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使自己的行为绝不偏离正道。
  • 信是淮阴人,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王侯将相”一人全任,是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思想家,他为汉朝开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在其雄才大略的心志下,还有着知恩必报的性格。
  • (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北捷案引起社会恐慌与震荡,鉴于此,苗栗县各级学校同步启动校园品德教育宣导;配合友善校园周,9日上午在建国国中及照南国小分别举行一场推行友善校园-品德教育宣导工作观摩活动;县长刘政鸿由教育处长刘火钦陪同,前往两校视察品德教育推展成效,期许县内各校扮演品德教育推手。
  • 从一个人的肚量,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造就......
  • 就,后汉时浙江上虞人。曾任郡仓曹掾,后任光禄主事。
  • 苗栗国中为提升学生的品德教育,多年来特色创新教学不断推陈出新;11日该校举行新生始业辅导,每位入学的新生期许自己努力学习与成长,新生愿景信宣誓后,投入愿景坛里封存,并捺下拇指印以示负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