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修身 家和美

作者:凯玲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人的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家庭要和睦幸福,其基础必然是夫妻二人自身的修养。可惜这种观点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现代人对婚姻观念有两个很大的错误:一是认为婚后仍然要保持热恋时的激情,且至死不变。热恋时的感觉很美妙,奈何它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感觉。结婚成家柴米油盐,真实的生活必将逐渐冲淡此种美感,回归到正常的感觉上来。曾经的西施、帅哥现在看来也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许多人接受不了这种转变,非要将“幻觉”永远持续下去,于是家庭生活俗不可耐,家庭矛盾油然而生了。

第二个错误观念是个人主义。当代许多人骨子里认为人生在世,享受二字。只有将所有的东西都享受了一遍,此生才算不虚度,才算潇洒走一回。于是在婚后仍然和婚前一样我行我素,只顾自己找乐子,全然不知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义务此时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中国人说“夫妇,人伦之始”,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从男女二人结为夫妻开始的。先有夫妇,然后才有了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等一切人际关系。能将夫妻家庭关系处理好,才能一步步将国家、天下治理好。而要将夫妻家庭关系处理好,每个人都要修身

所谓修身,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夫妻关系也许是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了。何也?太密切故。天天朝夕相处,难免马勺碰锅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夫妻关系也是最容易处理的。何也?同样是太密切故。天天朝夕相处,最容易感受到对方的真心和关怀。

只要夫妻双方都能真心诚意为家庭,为对方,为孩子,同心同德,天下没有处理不好的夫妻关系,没有不和睦的家庭。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夫妻彼此之间仍然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没有婚后合二为一的家庭观念,不能同心同德,却要互相提防。奉献少,索取多,离心离德。这样的心态下,家庭和睦幸福岂不是天方夜谭?

修身实际就是修心。彼此都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多些仁爱心、宽容心、奉献心,少些自利心、计较心、索取心;多明白些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感,少说些“这是我的自由、我的权利”之类的伤人话。这样的心态越来越多,家庭必然会越来越和睦。

同时,讲修身再讲些智慧。夫妻再亲密,也要为对方留下一点他(她)自己的空间,绝不能事事过问,无所不知。公交车后窗贴的“保持距离,以策安全”的标语同样适用于夫妻关系。再比如,虽说是熟不拘礼,但夫妻间的对话也不能完全口无遮拦,有时候含蓄委婉还是有必要的。

漫漫人生路,学校里所学到的那点知识是绝对不够用的,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夫妻家庭关系也要不断学习处理。两个人组成家庭天天朝夕相处,磕碰磨擦绝少不了,这时需要的是二人相互间观察、调整、协调、适应,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抱怨,甚至轻易分手。

没有跟此人和睦相处的本事,也很难想像能和彼人和睦相处。中国人结婚时的祝福语“夫妻好合,百年偕老”,那是慢慢学来、修来的,绝不是仍和婚前一样不作任何改变,我行我素就能自然而致的。修身才会成长,成长才会幸福。

──转载自新三才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
  • 古琴中所蕴含的瑰宝,远超音乐的本身,达到身、心、灵各面的调和,物我调和的精神层面。
  • 陈仲,是战国时代的著名贤士。他的哥哥是齐国的卿大夫,俸禄有万钟之多,其中多有不义之财。陈仲深以为耻,因此便搬到于陵居住,所以人又称“于陵仲子”。
  • 几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人世代安身立命所遵循的准则。从中国古人留传下的大量家训可以看到,这种由私及公、由己及他、由小我及大我的自我境界的推进、提高和升华,是古人对自身,乃至家族后辈的一个具有指导性和传承性的道德遗产。
  • 在中国古人看来,德乃立身立国之本,因此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德行的培养。在《教孩子做人的古代蒙学教育》一文中,笔者曾提到古代孩童要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德行,即“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显而易见,孝悌、仁爱、恭谨与诚信是孩童必须学习并应具有的品德。
  •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里蕴含着一个循序渐进的事物发展哲理,也体现了几者之间密不可分互相关联的共存关系。
  • 子曰:“君子格物、致知、澄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一个愿意向善自强不息之人的人生诫训,其中“格物、致知”是作为一个生命体,作为人所必须经历的成长、学习知识之要求,学海无涯,这是一个前提的条件并伴随终生,云:“学不可以巳”,“路漫漫其修远兮”话里的“修”字,也同样含有“学习”的意思。“澄意、正心”指的是一个人在有了一定智识之后,要能避开纷乱尘世幻像之干扰,静下心来,知善恶正邪的情况下而能立下志向,明确人生前进追索的方向,为国家(世界),为人民(类)而去努力拚搏。
  • 古人认为,“道”生万物而赋予万物具备了“德”,故道尊而德贵,倡导“以德配天”、“以德治世”等。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治世”,“文景之治”就是其中之一。文景,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文景时期,仁风德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百姓祥和而太平。
  • 从内心涌出的真诚的礼貌、对人的尊重和感恩,打通人与人之间的心径,也打通了通往机会和成功的路径。
  • 绒毛玩具
    当我们不再受困于私念的执著和占有的束缚时,我们会感到更自由,我们更能游刃有余地去“爱”,去给予,从而容易发现原来快乐和幸福常在我们左右,处处莲花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