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善教正道

作者:林灵
font print 人气: 171
【字号】    
   标签: tags:

孙母教子 因势利导

孙叔敖,名蒍(读伟)敖,字艾猎,期思(今河南淮滨县东南)人。他是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史记》载,他本来是楚国的普通士人,虞丘相向楚庄王推荐他,请楚庄王用孙叔敖代替自己任职。三个月后,孙叔敖当了楚相,果然能够很好地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规划开凿水道,发展农业灌溉,又善于教化百姓,使民风淳善起来。孙叔敖小时候,有一次出去玩耍后,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后来竟伤心大哭起来。孙叔敖的母亲见儿子这个样子,赶紧问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孙叔敖一面抽抽泣泣,止不住伤心,一面回答母亲说:“我想我是活不长了。”孙叔敖的母亲大吃一惊,忙问儿子为什么这样说?孙叔敖说:“我听说凡是看见两头蛇的人,都是会死的。今天我看见了一条两头蛇,所以恐怕就快要和母亲永别了!”孙叔敖的母亲问道:“现在两头蛇在哪里?”孙叔敖说:“为了不让它再去害别人,我将它杀死后,埋掉了。”

孙母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便对他说:“一个经常想着为别人做好事,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上天是会降福于他的。这样的人,上天肯定不会让他死去,你尽管放心。今后做人处事,都要像今天这样,只管为别人做好事,不顾个人安危,不谋取私利。”孙叔敖听母亲这样一说,终于放下心来。

由于孙叔敖的母亲,很善于教育儿子,孙叔敖长大以后,才变得很有出息。他当了楚国之相以后,还没有正式开始处理政事,老百姓就已经相信他仁爱过人了。

跟他母亲一样,孙叔敖也很善于教子。他生病将死时,特意叫来自己的儿子,告诫他道:“国君平时常想给我以封赏,我始终不肯接受。我死以后,国君很可能会封赏给你土地。你务必记住:千万不要接受好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一块叫做寝丘的地,这块地,历来人们都传说它不吉利,名声很坏。楚国的人都相信鬼,越国的人则都相信命,这块不吉利的地,两国的人,都不会去争它。所以你如果要了这一块地,做到不与人争好地。就可以长久地保有它。”

孙叔敖死后,国君果然给他的儿子以封赏,想赐给一块好地。孙叔敖的儿子牢记父亲生前的嘱咐,不要好地,特意请国君将寝丘赏赐给自己。

后来果然不出孙叔敖之所料,一代又一代,始终无人想争这一块不祥之地,孙叔敖的子孙们,也就长久地保有了这块土地。

(《史记‧孙蕅传》、《新序》卷一、《吕氏春秋‧异宝篇》)

拓跋焘善教正道

拓跋焘,小字佛貔,鲜卑族人。他是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十六岁便继位当了皇帝,前后共在位二十九年。正平二年(452)二月,他被宦官宗爱所弑。他的庙号为世祖太武皇帝。

北魏皇族子弟可悉陵(人名)勇武过人,他刚刚十七岁时,有一次,跟从太武帝拓跋焘外出打猎。正当大家在猎场行猎时,突然蹿出一只猛虎,猛地向大家扑过来。可悉陵确实神勇无比,他一点也没有惊慌,仗着自己的过人勇力,又想在拓跋焘面前表现一番,便赤手空拳和猛虎相搏,竟将一只猛虎活活打死。可悉陵将老虎献给拓跋焘,满心以为一定能得到太武帝的褒扬。谁知拓跋焘不仅没有赞扬他,反而还语重心长地教育他说:“你有过人的才能和气力,应当用在为国家建功立业上,希望你以后再也不要像这样逞一时之勇了!”

可悉陵后来确实听从了拓跋焘的教诲。有一次外出打仗,遇上敌方一员骁将,双方相斗,两人的戟都打断了。可悉陵弯弓搭箭,一箭将敌将射于马下。不等对方兵士上来援救,可悉陵来不及拔剑,便用短刀将敌将的首级割下,回来向拓跋焘缴令。

这一次,拓跋焘十分赞赏他的勇武,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幢将,封他为暨阳子。

拓跋焘可谓善于教育人才啊!(《魏书‧昭成子孙传》)@*

责任编辑:梁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著名画家和诗人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少年时代就很聪敏,赋诗撰文有独到见解。
  • 一字之差,反映了两人的不同襟怀。
  • 北周武帝将要亲临太学,拜师求教,封赐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于谨上表,执意推辞。武帝不肯答应,仍然赐给他延年枴杖。
  •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婺州义乌人,他的诗文写得很好。因参与了徐敬业叛乱活动,被武则天严令通缉,只好换名改姓,躲藏起来。时间一长,人们把他淡忘了。
  • 从原来的二十个字,几经压缩,成为八个字,却仍不失原意,而且言简意明。可见,做诗撰文,贵在精要。
  • 长大后,他渐渐与人不同:人家明明在那儿唱歌,他却说:人家是在这儿哭泣。渐渐地,人看是白的,他看是黑的;人闻是香的,他闻是臭的;人吃是苦的,他吃是甜的。到后来,但凡人世的一切,他和常人的认识,全都翻了过来。
  • 如果自己做了坏事,得到恶报时,因而怪罪替他祝福的人不力,那就会贻笑大方!
  • 过去,有人送给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要,但是每当三公选拔官吏时,我心中就想起这个人。
  • 韦诜看见有人埋东西。询问小吏之后,才知道埋东西的地方正是参军裴宽的家。韦诜命小吏叫来裴宽,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 夜里,苏轼听到附近的屋里有老太太的哭声。他和邵氏瞻便推门而入,问老太太:“为什么这么悲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