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山药的由来

作者:味蕾

人气 2076
标签:

古人称“山药”为“薯蓣”。唐朝的时候,为了避讳唐代宗李豫,因为薯“蓣”与李“豫”同音,而改称为“薯药”。到了宋朝,又为了避讳宋英宗赵曙,因为“薯”药与赵“曙”同音,又改称为“山药”。后来“山药”就一直延用至今。

“薯蓣”是多年生草质藤本的植物。“山药”是薯蓣的块根,表皮黄褐色、粗糙,上有细须根,盛产于冬季,有棍棒状、掌状和块状等形状。山药容易栽培,在中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最适于黄沙土生长,生产于淮河附近者称为“淮山”。

生产于河南焦作的称为“怀参”、又称“怀山药”,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而温县等地所产的“铁棍山药”更是珍品,畅销全国,闻名国际,耐久煮而不松烂,味道鲜美,已被列为该地区的保护农产品。山药的肉质(一般为白色)呈紫红色者,称为“紫山药”,颜色非常艳丽。山药可生食或熟食,连皮食用更佳。

山药是补脾、益肾、养肺的上品,有“小人参”的美誉。(彩霞/大纪元)

山药可作为主粮也可作为菜肴,是一味平补脾胃的食药两用佳品。为了健康,山药最好的烹饪方法:一是清蒸山药,原汁原味,营养价值不流失。二是木耳炒山药,木耳可养肺、补血益气,再搭配山药,效果加乘。三是排骨与山药煲汤,先将排头煮熟,再放入山药煲一下,就是美味营养的汤品。

山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多巴胺、皂甙及微量元素,可防止血脂肪沉积在血管壁,可预防心血管的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还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的食疗良品。并可健脾开胃,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的作用。

山药晒干后可入药,属中药良材,味甘而性平,药名淮山(淮山药)、怀山(怀山药)。入脾、肾、肺三经,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滋补作用甚佳。《本草纲目》记载其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泻、化痰涎、润皮毛”。《神农本草经》记载其能“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故将其列为补虚上品,有“小人参”的美誉。

著名的食补小吃“四神汤”中,就含有山药,另有茯苓、莲子、芡实(或是薏仁),此“四神”有加乘的作用,具有健脾、利湿、补肾的效果。而滋阴补肾的名方“六味地黄丸”中,也含有山药,另有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等中药材,因是开给婴幼儿的剂方,所以是非常的平和。

民间流传的益寿食品“八珍糕”中,也含有山药,另有山楂、麦芽、白扁豆、白术、薏米仁、芡实、莲肉等中药材,研磨为细粉,再与大米粉、糯米粉制成糕点,对于老人、小孩的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之症,具有食疗的效果。

枣泥山药糕是《红楼梦》的美食之一,味道清甜顺口,很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红枣可以补气血,山药可以健脾胃,所以枣泥山药糕是秦可卿在病中的滋补甜点。因为食材只有红枣、山药、糯米粉、白糖等,简单易取,而且制作的过程也简单容易,故向读者介绍此款美味兼养生的糕点。

清甜顺口易消化的枣泥山药糕是美味兼养生的糕点。(彩霞/大纪元)

枣泥山药糕的做法:

  

一、红枣去核洗净,用温水浸泡后蒸熟、捣烂,放入榨汁机中,加入白糖水打成红枣泥。

二、山药去皮切薄片、蒸熟后捣泥,再与糯米粉、红枣泥,搓揉成山药面团。

三、山药面团放入涂油的模子中,蒸熟、冷却后脱模,就是一道滋补的甜点。

贴心的小叮咛:

一、买无核的红枣可避免,去核的麻烦,又因为红枣酸味较重,可加入适量的白糖来中和。

二、山药有粉脆之分,粉山药切面的颗粒粗大,粘液较少,细须根较多;脆山药切面的颗粒细滑,粘液很多,细须根则较少。粉山药蒸熟后,粘性低,淀粉质多,易揉制成面团,适合做山药糕,故建议买粉山药。若能买到紫山药,颜色更艳丽,色香味的效果更佳。

三、山药皮含有皂角素或黏液含有植物碱,处理时请戴上手套,可防止皮肤过敏发痒。山药切片后立即浸泡在水中,可防止其氧化发黑。@*

清甜顺口易消化的枣泥山药糕是美味兼养生的糕点。(彩霞/大纪元)

责任编辑:郭欣

相关新闻
【美食典故】糟烩鞭笋的由来
【美食典故】曹操鸡的由来
【美食典故】满族黄金肉的由来
【美食典故】叫化鸡的由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