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

笛仙 无名老翁

作者:朱月明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

洞庭商客吕乡筠,常用洞庭的鱼虾贩江西杂货,可获取十分之一利润,利润外还有剩余就资助贫穷的亲友,再有剩余的就救助穷人,而自己从来不积蓄存钱。

吕乡筠擅长吹笛,每遇到好山水,没有不驾舟游赏、吹笛而去。

一次,在一个中春月夜,吕乡筠船泊在君山旁摆一樽酒独饮。饮一杯吹笛数曲,忽然看见烟波浩淼中有一渔舟驶来。渔舟渐渐驶近,见一鬓眉花白的老翁驾着一条渔船,举止行为不同凡人。
吕乡筠放下笛子站起来迎了过去,老翁将渔舟系在吕乡筠船上,走过船来。

寒暄后老翁说:“听你的笛声嘹亮,曲调不一般,我过来看看。”吕乡筠没说什么。又饮了几杯酒老翁又说:“我少时!学过吹笛,可以让我教教你吗?”

吕乡筠平素对求教好学的体会很深,站起参拜老翁说:“愿作你的关门弟子。”老翁于是从怀袖里取出三管笛子。一管大如双臂合抱,第二管如常人用的一般大,第三管小如细笔管。吕乡筠又一次下拜,请老渔翁吹一曲听听。

老渔翁说:“最大的那管不能吹它,中间的那管也不能吹。老汉我可以用最小的这管为你吹一曲,但不知道能否吹到终了?”

吕乡筠说:“我想听听您说的不可以吹的那管。”

(Mau Horng/Fotolia.com)

老翁说:“最大的那管原本在天上,是为天上的诸位天帝、元君和上元夫人们,伴奏上天的神乐而吹。假如在人世间吹它,就会人消地隐、日月无光,五星失位,山峦崩塌,余下的后果我就不说了吧。

第二管笛是给诸位洞府仙人、蓬莱、射姑诸仙岛、仙山上的方士,和昆仑山西瑶池王母娘娘合仙乐而吹。假若在人间吹它,就会石飞沙走、翔鸟坠地、走兽脑裂、五星内错,稚幼的生命都会被震死,人众没有路可走,余下的后果我就不说了。

最小的这管,是老汉我与朋友同辈可以娱乐,世上万物、众生都可以听。但是一旦吹起来,他们都会不安分的,是否可以吹完一曲还不好说。”

老翁说完后,抽出最细的那管笛子吹了三声,湖上刮起了大风,波浪激荡,鱼鳖喷跳,吕乡筠和童仆们惊慌恐惧。吹了五声六声,君山上的鸟兽嘶鸣吼叫,天上的月亮昏暗无光,湖上的各种舟船摇荡,船上的人惊慌失措。

老翁于是不吹了,连连饮酒数杯,吟诗一首:“湖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翠草。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吟完又喝了数杯酒,对吕乡筠说:“明年秋天,与君还在此处相聚。”说完于是摇着渔舟离去,渐渐隐没于湖波深处。

到了第二年秋天,吕乡筠十旬就在君山旁等候老渔翁,然而始终没有再见到他。

这位仙翁不知因何爽约,也许是吕乡筠就这么大的福分,再大就无福消受了吧!

(出《博异志》)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的疆域
  • 正史记载,北宋的太祖皇帝有很多德政,开创了繁荣的北宋王朝。
  • 现在世界上音乐学院的声乐教育,基本上教的是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美声唱法。而在中国古代,有比这种美声唱法更好的声乐技术。
  • 六讲 中国的传统节日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