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日】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传奇一生

周慧心
font print 人气: 118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05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今天是一代画师张大千先生诞辰之日。张大千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生于1899年5月10日,卒于1983年4月2日,享年85岁。其画风自成一格,成为近代绘画史上一大家。他一生充满传奇,曾入寺为僧、赴日学染织,并在战乱中远赴敦煌临摹壁画等。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誉,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的艺术,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而且雅俗共赏。他兼能书法、篆刻,对诗词、鉴赏、画史、画论亦有精湛的研究。他画荷花和海棠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

张大千从小随母亲学画,1917 年与兄长同赴日本京都,学习绘画及织染工艺。1919 年返上海,拜曾农髯、李梅庵为师,学习诗文书画。他从临摹开始,大量学习古人的技法。从清代石涛到八大、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历史上许多人临摹的画一般只能临其貌,并未能深入其境,而张大千的临摹却神似可乱真。

1941年他赴敦煌临摹了石窟壁画后,画风转呈丰丽细润,嗣后成立一己风格,气韵高雅,笔精墨妙,深得文人画神髓。晚年画风再变,好用青及水墨作大泼墨。苍莽不羁,淋漓尽致。

张大千的画作包罗万象千变万化,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传奇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被绑架后转而做草莽军师

1916年,18岁的张大千随着一伙商人从内江老家赴重庆求精中学上学。不料途中被一伙强盗捉住。强盗头目要他写家信,跟家人要一千块大洋来赎人。没想到头目看了张大千写的信后改变了主意。原来张大千写得一手好字,头目转而让张大千做了“山寨军师”。在山上度过了约百天,一次趁强盗倾巢出动去做一宗“大买卖”时,张大千拿了自己的东西,将头目赏给他的全部钱物放在显眼处,并留下张字条后,下山逃回家。

出家百日得“大千”名号

21岁时,挚爱的青梅竹马兼未婚妻因病往生,张大千从日本兼程到上海,由于兵荒马乱,没能及时赶回四川老家见她最后一面,他因伤心欲绝而萌生遁世之念,不顾家人反对,跑到松江县禅定寺出家。主持逸琳法师为他取法名“大千”。后因张大千不愿接受烧戒,最终离开寺庙。后由二哥善孖从上海将他抓回四川成婚。此后他虽然没有再去当和尚,但是“大千居士”的名号,却一直延用。

远赴敦煌 再现隋唐艺术

1941年,42岁的张大千,远赴敦煌,花了三年的时间临摹敦煌壁画,希望再现隋唐时期艺术的辉煌。

莫高窟千佛洞矗立在风沙大漠中达千年之久,其残破境况目不忍睹。张大千率领门人弟子辛苦工作了整整五个月时间,给岩洞清沙并将壁画编号,共编了309个洞。

张大千临摹壁画追求“原型原色”,即临摹品与原壁画大小比例相同,并恢复壁画原始鲜艳的色彩。这时面临的问题是画布和色变。壁画最大者达十二丈六尺。当时他带的画布尺寸相差太大。为此,张大千专程到青海塔尔寺请来藏族画工制作画布,同时又在当地购买了数百斤的藏蓝(石青)、 藏绿(石绿)、朱砂等矿质颜料,还使用大量金粉、珍珠、翡翠等贵重原料以保证色泽纯正艳丽。

千年古画,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风吹沙打,画面色彩多有褪变,为了追求历史真实,恢复绚丽壁画的本来面目,张大千详细考察了大量历史资料,加上自己多年的用色经验及高超的古画鉴赏能力,终于掌握其色变规律,让脱落斑驳的敦煌壁画重现光彩。

张大千的临摹品完美地展现了壁画原始的色彩,尤其是人物画像的服饰冠带等,更是鲜艳异常、质感极强,令无数观众赞叹不已。

张大千投荒万里,刻苦精研,摹得各朝壁画近三百幅。1943年8月14日,《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在兰州隆重开幕,展出21幅作品,最大者高一丈、宽一丈九尺。回到成都后,《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于1944年1月25日开展,展出44幅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敦煌壁画、彩塑的巨幅照片20幅,真实再现了敦煌艺术的壮丽风采,参观人士莫不叹为观止。

“敦煌学”的首倡者陈寅恪先生赞叹道:“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自敦煌宝藏发现以来,吾国人研究此历劫仅存之国宝者,止局于文籍之考证,至艺术方面,则犹有待。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独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别创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更无论矣!”

自从临摹敦煌壁画后,张大千的画作从宋元明清的儒家风格,一下子回归北魏隋唐佛教艺术的金丽辉煌、法相庄严,当时佛教的僧侣艺术家以金碧辉煌的颜色、巨幅的创作构图,对他的画风产生莫大启迪。

贫无立锥却又富可敌国

张大千总是一袭长袍、长髯拂胸、红光满面、意气风发,而且总是一边谈笑一边作画,并不时讲解心得。喜欢美食的大千,只要兴起,便亲自下厨掌勺子,做几道拿手菜,让客人弟子尝尝自己的手艺。据说他的拿手菜之一就是狮子头。

张大千不仅好客,而且豪爽侠气,古道热肠,仗义疏财。他一生朋友很多,不论社会名流、军政要员、文人雅土、戏曲家、厨师、司机,都有大千的朋友,而且均以诚相待,有求必应,有难即帮。

大千非常喜欢的一副楹联是:“佳士姓名常挂口,平生饥寒不关心。” 此联是李拔可赠张大千之作。李拔可福建人,能诗,是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此联对张大千的平生为人,刻画传神。上联表示他平生与人为善的胸襟,下联是说他从不在意金钱,时富时贫,经常口袋里不名一文。为接济朋友、收购古画,大千往往是挥金如土。他自己常言:“千金散尽还复来。”人说他“满架皆宝,一身是债”,“贫无立锥,富可敌国”,就是对他既穷且富的生动写照。

旅居各国 至死没回大陆

大千先生生逢中华乱世,在政治的对立下颠簸浮沉,不过他始终拒绝与极权的共产党妥协,虽然中共多方示好,他始终未再返回大陆。中共建政后,中共高层人物曾多次过问张大千的回归问题。张大师对于中共官方的宣传工作,能回避则回避,不能回避,就左右周旋。

谢家孝在《张大千的世界》中记载了1956年中国商业代表团团长与张大千在酒宴上的一段对话。

团长:“上海一别,不知近况如何?”

张大千:“国破家亡,亡命天涯,哪有什么好日子过啊,欠了一身债!”

团长:“欠了多少债?”

张大千:“不多,二三十万美金!”

团长:“人民政府可以代你还债,只要你肯答应回去。”

张大师:“我张大千一生,自己的债自己了。想当年在敦煌,我也欠了几百条金子的债,人家说我发掘艺术有功,可以申请政府补助。我都不肯,我不管你说的是啥子政府,政府的钱是国家的,怎好拿国家的钱给私人还债?”

此事足见他的气节。张大千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栩栩如生的作品,更兼具一位文化大师的坚持与风骨。他弘扬文化,开阔心灵的一生,值得当代人一番反省与思考。

责任编辑:林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电话采访了日本电视节目中华料理铁人的陈建一先生,进而有幸又直接去其东京赤阪的四川饭店,观摩其镇店至宝的张大千书画并品尝到陈家传代的名菜“大千鸡”。
  •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最早本名张正权,后改名张爰、张猿,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著名画家,祖籍广东省番禺县,生于清朝四川省内江,逝世于中华民国台北市。廿多岁便蓄着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张大千擅绘画,受八大山人、石涛的影响,尤长山水,喜好画荷花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自古以来,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功底是否深厚。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张大千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画家,在1949年国民党将失去大陆之际,最根本的恐怕还是政治的原因,选择了去台湾,
  • 为纪念20世纪伟大水墨画家张大千逝世30周年,收藏家郑庆云、黄美昆伉俪将秘藏三百余幅张大千作品中的60余幅于纽约法拉盛飞越皇后“日新月艺画廊”展出,助益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弘扬。展览于6月6日开幕,从7日起展至23日,为期17天。15日,主办单位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在该画廊举行一场画展讲座,许多书画界人士参加。全球艺术家联盟书法委员会主席,研习中国书法半世纪,从事中国书画专业鉴赏近20年的旅美书画艺术家、书画鉴赏家张万鑫以“张大千艺术成就浅析”为题,与观众分享。
  • 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收藏的三大巨石,在李(人文)祥夫妇保存20多年后,今天捐赠给国立故宫博物院,未来将放在故宫南院的大千石庭。
  • (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今年适值国画大师张大千逝世30周年,他于1953年迁居至巴西,购地苦心经营心中理想的庭园—八德园。但由于巴西政府征收八德园所在兴建水库,且巴西决定承认中共政权,让原盼寻找一块干净土地安身的张大千初衷幻灭,而且他也想好好医治眼疾,故于1969年移居美国旧金山续住,八德园也就从此颓圮,直到1989年沦入水库底下。
  • 张大千逝世30年,前中央社董事长黄天才和张大千认识20年,高龄90的黄天才写“张大千的后半生”,描写大师画里画外人生。
  • 新书“张大千的后半生”今天发表,作者黄天才表示,他是新闻记者,所以不会谈张大千的美学艺术,他只是在讲故事,为张大千艰苦奋斗的过程及成就,留下真实纪录。
  • 张大千逝世30周年之际,前中央通讯社社长黄天才出版新书《张大千的后半生》,已届90高龄的黄天才,曾在1998年撰写《五百年来一大千》,当时在业界得到极大的回响。
  •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每年举办的“史迹大会师”活动,今年规划包括“走访名人故居”等5条史迹导览路线,3日上午在台北市文化局长刘维公击鼓誓师后,参加的430名民众兵分五路,在文献会志工的带领下,正式开拔走访台北城,认识台北市的历史与古迹。
  •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即日起至11月23日止展出“张大千辞世30周年纪念展”,藉由完整呈现张大千的早、中、晚期不同阶段绘画风貌,带领观众了解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