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东西舍不得扔、越积越多 是收藏癖还是囤积症?

文 / Phyllis

凌乱不堪的房间充满杂物,脏乱的环境容易导致人生病。(Pixabay)
人气: 12734
【字号】    
   标签: tags: , ,

2007年,雪伦.朵夫曼的住家屋况吓坏了数百万名《欧普拉秀》的电视观众,这使她瞬间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人物。

失控的房间

这名身材微胖的中年妇女,和先生马文住在一幢独栋平房内。从房子的平凡外观,完全看不出里头竟堆满能将人活埋的大量杂物。多年来,他们在几乎看不见地板的狭小空间中生活,在随时可能坍方的羊肠小径中穿梭。与其说这间八十四坪的大宅是住家,称它为仓库还更贴切一些。

雪伦的三名子女皆已成家,他们不忍心让父母住在凌乱不堪的环境中,一直很想介入清理,却始终难以如愿;马文则是欲振乏力,每次拜托妻子一起动手,得到的总是永无止尽的借口和拖延,而明日复明日的结果就是,他们已经超过十年没有访客,就连五岁的小孙子也从没进过家门。

“我是一个购物狂,我不停地买、买、买。”雪伦承认自己出了问题,也觉得屋内物品多到令人窒息,但她无法丢弃任何东西,这使她相当沮丧。为了帮助母亲恢复正常生活,三名子女特别拍摄了一段纪实影片,向知名主持人欧普拉揭露老家的惊人屋况。

整整两月 清理出75吨杂物

节目制作单位决定伸出援手。他们找来整理专家彼得.魏尔许为雪伦对症下药。在观察过雪伦的住处后,他评估有95%的东西必须清除,而且他需要一百人的团队协助,才可能在八周内将杂物清空。雪伦渴望改变,也向往和谐、整洁的居家生活,但还没做好跟战利品道别的心理准备。对于整个计划,她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清理工作在延宕十多年后总算启动。彼得在草坪上画出保留、卖掉、捐赠、丢弃等四大区块,要求夫妇俩指定每样东西的去向。雪伦的焦虑程度明显升高,她想保留半数物品,而这和彼得建议的5%相去甚远。历经了无数次的沟通和劝说,团队共计清出一千八百箱、总重达七十五公吨的玩具、衣物、书籍、摆饰和各式杂物,其中甚至包括1994年制造的过期罐头。

不仅如此,他们也在长年被杂物遮蔽的墙面、地毯和布织品上,发现了令人过敏的大片黑霉,角落里更有恣意横行的虫鼠落地生根。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近两个月,彼得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皮肤病,从头到脚无一处幸免。不过雪伦时常抱怨的无名咳嗽,倒是随着屋况的改善而逐渐消失。

节目中最震撼人心的段落,莫过于彼得向雪伦秀出仓库的那一刻。事前清理团队已租下面积逾两百八十坪的仓储空间,打算为雪伦举办清仓拍卖。经过分门别类,墙边的活动衣架上挂满了风格不一的各色服饰,长条桌面上下则是堆满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小玩意儿。三千双鞋子、三千只手提包和十几台电视机不过是冰山一角,面对骇人的杂物之海,瞠目结舌的雪伦不禁痛哭流涕。

她知道自己买了许多东西,也明白物品使她失去与儿孙的亲密互动,可是在彼得介入之前,她从未真正意识到物品的数量已然失控,并严重威胁到她和马文的健康及安危。

✽✽✽

雪伦是一名囤积者。看到她,我仿佛看见我妈。

2004年初,我对家中的乱象忍无可忍,决定离家租屋,留下原本相依为命的老妈一人独居。两年后她因胃癌辞世,我的罪恶感之深可想而知。其后数年,我一边满腹怨气地清理遗物,一边责怪自己放弃了她。如果我没有被杂物给打败,如果我早点明白老妈像雪伦一样需要帮助,或许她至今仍活在这世上,而我也无须面对那些折磨人的物品和内疚。

2012年,与杂物长期奋战的我发表了《零杂物》一书,内容记述我自中外达人著作中归纳出来的独门清理技巧,以及我个人从实务、心理和风水层面,对杂物成因及其影响所进行的各项探讨。书中还附上多张拍摄时间横跨十年的彩色照片,清楚呈现出我离家前混乱的居住环境,和离家后在七个不同住处逐步去芜存菁的变化和进展。

书出版后,有不少读者问我离家前为何拍下杂物肆虐的惊人景象,是不是早有预谋要将它们刊在书里?非也,在按下快门的2003年底,我压根儿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写书,更遑论能写出一本谈清除杂物的书。当时的我深陷在愤怒、羞耻、受挫、绝望等负面情绪中,觉得自己快被杂物给压垮。既然无力化解老妈日趋严重的囤积行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暂时跳脱受害者的角色,以猎奇心态替疯狂的屋况留下记录。

回想起来,我家并不是一直这么混乱。老妈后来为何搞得住处每下愈况,在她过世后成了我亟欲解开的谜团。我仔细搜寻旧时回忆,爬梳关于上一代的历史,渐渐发现她堆积杂物除了个性使然,也涉及婚姻失败、家族遗传及能量的失衡。这是一个庞大的命题,而我越是深入探索,越是着迷于囤积行为和身心疗愈的相关学问。

另一方面,许多读者向我反应,他们在读完《零杂物》后获得了清除杂物的勇气和力量,也如愿展开轻盈自在的崭新生活,但在迎向新生活的同时,却眼睁睁看着父母与杂物为伍,老家像仓库般堆满不需要的陈年旧货,跌倒摔伤的意外时有所闻。这些成年子女无法说服至亲放弃囤积,双方最后争吵不断,导致关系破裂到难以收拾。他们为此感到愤怒、羞耻、受挫、绝望,一如雪伦的子女和当年的我。

你有囤积行为吗?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囤积症在美国的盛行率约4%,换句话说,每25人即有1人是囤积者,单单在美国就有上千万人为程度不一的囤积症状所苦。假使台湾出现囤积症状的比例与美国相仿,那么以两千三百万人来计算,国内至少有近百万人受囤积症影响,受牵连的亲友更可达数百万之谱!

以下9张图是客厅的杂物囤积情况,符合4以上,就需要警惕了:

客厅的杂物囤积情况,符合4以上,就需要警惕了。(方智出版社提供)

囤积症是一种疾病

透过学者的研究和媒体的传播,近几年与囤积症相关的书籍、新闻报导和实境节目,陆续掳获欧美大众的目光。2013年五月问世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更将“囤积症”(Hoarding Disorder)列为独立的精神病症,不再属于强迫症的一种。然而,台湾媒体对偶尔跃上新闻版面的囤积家庭,仅以窥奇角度做简短的图文报导,这种视野和格局,并不比十几年前的我高明多少。

当时我不了解囤积是一种病,也不明白老妈不是懒惰,不是肮脏,不是爱物品更胜于爱我,她只是病了,得了一种在消费社会中不算罕见的心理疾病。虽然老妈的囤积程度比起雪伦算是小巫见大巫,甚至以囤积症的评估标准而言,也只能勉强够着“囤积者”的边,但她的行为仍对我造成莫大的困扰,也使我们经常剑拔弩张、恶言相向。我不免担忧,台湾究竟有多少囤积者的家人或配偶像当年的我一样,因为误解而破坏彼此的关系,并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惨痛代价?

尽管所有的囤积故事皆不尽相同,每个人的境遇也都独一无二,但对卷入其中的亲友而言,我们的心路历程多少存在着类似的烙印。因此我想藉由这本关于囤积症的书,带领大家认识它的历史、成因、研究成果,和目前已知的治疗方法,同时穿插一些与囤积相关的文学、艺术和电影介绍,让更多人能透过不同的观点,了解大量积累和死守物品是怎么一回事。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唤起政府部门的注意,让处理囤积问题不再只是环保单位的事,因为它是心理障碍而非单纯的屋况失控。一时的打扫和清运仅能治标,唯有整合各界的力量来协助囤积者才是治本之道。

我不是心理学者、精神科医师或咨商专家,只是有过切身之痛并尝试解谜而已。如果你是囤积者本人,愿意拿起这本书证明你对自己的状况有所觉知,这是非常好的第一步。如果你是囤积者的亲友,请试着以对方的立场理解他的难处,或尽己所能地提供协助,别再重复我的错误。这本书或许最终仍无法让你关心的人重返“正常”生活,但起码你已找到同伴,明白自己并不孤单。@

<摘自 《囤积解密》方智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颜静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