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生和美国学生 幸福定义多不同

人气 185

【大纪元2015年06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小清编译报导)学者和思想家经常将文化划分为两种——个人主义的和集体主义的。前者优先考虑个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后者则把家庭、群体和社会的共同目标摆在第一位。一位台湾心理学家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对台湾学生和美国白人学生的分组问卷调查,恰好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6月23日,专栏作家史大卫(David Sze,音译)在“赫芬顿邮报”网站发文,对这项有趣的问卷研究进行了归纳比较。

美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常常被视为处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两端上。谈到美国文化,人们会想到枪手和牛仔这些符号,想到“美国梦”,还有在湖旁独坐两年的文学家梭罗。而西方人提到中国文化,想到的会是儒家文化、孝道、“关系”,特别还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那么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于幸福的定义各会如何回答呢?台湾心理学家陆洛教授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罗宾‧吉尔莫(Robin Gilmour)200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就收录了对142位台湾学生和97位美国白人学生的问卷结果。

研究显示,两组学生的答案大体相似。例如,这两个群体的学生都将幸福描述为“具有满意度和竞争力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情感/情绪”、“成就”、“没有不适感”,并且“与人相联”。

不过史大卫文中概括说,台湾学生和美国白人学生之间还是表现出以下一些差异性:

1)台湾人将幸福形容为“和睦”,美国人则没有这样描述。

台湾学生将幸福定义为“谐和的平衡”——既包括内心的,也包括自我与环境的;而很少有美国学生提及平衡或协调。

2)美国人的注意力在外界,台湾人则聚焦内心。

美国白人学生对幸福给出个人主义的定义,专注于打造外部世界,如自主权、具体的成就和积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台湾学生的定义则侧重于塑造自我,如修身养性、心智提升和他人对一己的积极评价。

3)美国人将幸福形容为“终极价值”,台湾人则没有。

从美国白人学生的回答中,发现一个独特现象——将幸福形容为“生活中的终极价值”。台湾学生则没有做这种强调,可能也是集体主义取向有别于个人主义取向的一种表现。其它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即台湾学生对幸福不太重视,没有美国学生那样担心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

4)台湾人不像美国人那样注重强烈的情感。

如前所述,研究人员发现,台湾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回答大体相似。不过,在相似的回答中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尽管两个群体都强调积极的情感,但台湾学生不像美国学生那样注重强烈的情感。

5)台湾人和美国人对人际关系的感受不同。

另一个微妙的不同,表现在两组学生对社会关系的感受。尽管两组学生都看重人际关系,但台湾学生强调通过个体的相融实现相互依存;美国学生则强调两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沟通相互适应。

6)两个群体都认为幸福感由自己决定,但对“自主性”的描述不同。

虽然两组学生都认为,我们的幸福感是由自己说了算,但对自主性的定义不同。对于美国人来说,理想的自主性是发挥潜力、成为真正自己的完全自由。对台湾学生来说,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必须用道德来约束,而有意义的生活是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中国学生还认为,虽然一个人应该拥有自主性,他/她必须最终接受命运带来的一切。

这项研究采集的台湾学生的数据要早于美国学生的数据。两位心理学家的结论是:台湾人眼中的幸福更强调角色义务和辩证的平衡;而美国白人更强调个人担当和明确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问卷对象没有包括中国大陆人以及非白人美国人,所以只作为东西方社会心理比较的参考。如若针对今天的中国大陆学生进行问卷,他们与台湾学生的回答会有什么样的差异?是个颇令人好奇的问题。**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台儿童幸福感提升  亲子共食出游是关键
VOA: 全球幸福指数 中国人有钱但不幸福
朱大可:制造“幸福”的五种工艺
世界幸福报告 加拿大列第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