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和氏美玉 完璧归赵

人气 33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7月28日讯】沉静之时,人会像是站在心灵的明湖,注视着自身的倒影,像是寻找,又像是期待,等待遗失已久的那块和氏宝玉,从新完璧归赵,回到心灵的故国。于是,千百年来王朝纷争,追寻和氏璧的踪迹,谁又能把价值连城的璧玉,从遗失的久远再现现实?

“和氏璧”的由来

史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获得一块璞玉,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别它,玉匠说:“这是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成心欺诈,于是砍去了他的左脚。厉王驾崩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璞玉献给了武王。武王让人鉴别它,玉匠还是说:“这是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骗子,于是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驾崩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出的都是血泪。文王听到后,于是派人问他:“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因为被断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它是宝玉却被看成石头,忠贞的人被看成是骗子。”文王有感于卞和的忠厚,于是派玉匠雕琢璞玉,果然得到稀世至宝,随后命名为“和氏璧”,世代相传。这就是和氏璧的来历。

忠贞似宝 价值连城

在古代,相玉的高手称为“玉眼”。这块至尊至宝的璞玉,楚王的御用玉匠看不出它价值连城的内涵,而诚恳厚道的卞和,却能心有灵犀,一眼看出璞玉的内涵和价值。卞和的质朴和忠贞,成就了宝玉的价值连城。《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初唐诗人杨炯《夜送赵纵》诗曰:“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喻其极为珍贵。

这块和氏璧除了它的内涵价值深厚之外,还有其它玉石所不具备的无价之功。《东周列国志》讲到,赵惠文王(前298—前266年)宠用内侍缪贤。一天,有外客求售白璧。缪贤爱其玉色光润无瑕,用五百金买下了这块宝玉,拿给玉匠看。匠人看后大吃一惊说:“此真和氏之璧也!”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国的昭阳将军率兵攻打越国,灭了越国国君无疆。因此,楚威王将“和氏璧”赐给昭阳将军。一日将军宴请宾客,拿出和氏璧给大家欣赏,之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现在,赵国宠侍缪贤以重金买下,和氏璧重见天日,不过他不明白和氏璧为何价值连城。玉匠告诉他:“此玉置暗处,自然有光,能却尘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若置之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百步之内,蝇蚋不入。有此数般奇异,他玉不及,所以为至宝。”于是缪贤就试了几次,果然效果惊人。特别命人制作了宝盒,好好的珍藏了起来。后来被赵惠文王所得,由此成了赵国的至尊至宝。卞和精魂流淌的忠贞,也成为赵国重要的精神支柱。

不辱使命 完璧归赵

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归属赵国王室后,于公元前283年向赵国派遣使者,“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希望以15座城市来换取和氏璧。赵国在协商后派遣蔺相如携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两次试探秦王后,看到秦国只是想借强大的国力强取玉璧,并没有割城的诚意。因此蔺相如果断地拒绝了秦国的要求,并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装,连夜走小路带和氏璧回到赵国。蔺相如在秦国王宫以死相抗、不辱使命的表现,也使他全身而退。这就是“完璧归赵”的由来。

卞和忠厚 美玉流芳

回顾典籍,从新品味和氏璧的意义。卞和为了献出这块千古奇玉,付出双脚的代价。在两次被砍断双脚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不是嘲笑他的顽固和坚持,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他失去双脚,身心遭受重创的痛苦,他都可以忘我的不记。这位令后世感叹数千年的卞和虽然失去双脚,但他留下的精神却像是一座高山,在中土无比坚固的耸立了两千多年。和氏璧因卞和的忠贞大放光彩,卞和也因和氏璧千古流芳。

一块牵引数千年、诸王诸国的和氏璧,从它的问世,就以厚道的忠贞享誉古今。对于现今,难以寻觅的和氏璧已经成为传说。历史的承载,在匆忙中留下耐人寻味的涵义。当是非颠倒,黑白倒悬;当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时,若人能拥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散放纯真纯善的光,她就会像浑浑噩噩的世俗中,一块稀世罕见的和氏璧,镶嵌在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展露着价值连城的意义。

责任编辑:尚一

相关新闻
航警拾金不昧  百万元现钞完璧归赵
【古文观止】明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新西兰失窃勋章完璧归赵
桃园机场掉东西 找回概率高
纪元商城
Nature’s Bounty鱼油多款 现有5折优惠
每日更新:超千图像 探索奇妙植物王国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