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远:独立日 北大清华互掐的随想

张致远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7月04日讯】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这天被约翰·亚当斯视为应该被当作拯救日来庆祝:“这一天应该以欢庆游行、表演、游戏、运动、鸣枪、鸣钟、篝火晚会和灯饰庄重的庆祝,从大陆的一端到另一端,从此时直到永远。”

确实,美国的诞生迥异于其他国家。一般国家都是先有种族、语言、信仰或宗教、文化及地理上的认同,然后在这些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而美国的《独立宣言》以启蒙学说为依据,阐述民主与自由的相互关系,宣示了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力,使人从此在各类的束缚中走出来,独立、理性、自由,彰显着人类自身伟大的使命,而且如黄钟大吕般的说出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自然权利和自由。

在独立日这一天,最重要的庆典就是敲响位于费城的自由钟,寓意着独立于自由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惟独立的意志时,才有自由可言。

具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自由人能创立伟大的国家,而失去独立自由却使得北大清华从象牙塔跌落。近日两校为了招收几个高分学生,从微博骂战到现场逼抢;从四川到广东,可谓处处烽烟,一地鸡毛。

在招生中,大学应该展示自己的历史、风气、学术水平等来吸引学生,即使选择别家也应展示君子风度,乐观其成;而不是放下身段,降低校品,坐地论价。在招生争夺中,学生变成了商品,学校和家长则待价而沽。而在这样的争夺中,唯一被看重的就是学生的分数,而非他的爱好、思想、人格与自主选择,可以说,学生这样开始大学之路恰恰是最差的方式——人成为物化的商品,而不是让学生拥有独立自主的选择。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曾经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为校训的清华早已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从校训中剔除,而不崇尚独立自由人格的大学又能培育什么人呢?更不要说大师了。从蔡元培时起主张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北大的精神则被不伦不类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口号代替。清华校训之被腰斩、北京大学的精神被放弃,才导致今日招生之闹剧。这并非仅仅清华北大的悲哀,而是整个社会体制的悲哀;它是教育做驯服工具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中国大学精神的迷茫和缺失,它宣示着这样的大学不可能塑造出具有独立自由精神的个人。而作为教育下一代的载体,可以说大学的气质与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直接体现,大学精神的迷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沦丧。

更何况在应试教育的戕害下,高考状元是学习的成功者,却难以形成独立自由的人格,而没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就不会有开创性的建树。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三十多年来,中国功利主义盛行,一个个鲜活的人成为发展经济的工具,道德、精神、信仰、文化、伦理皆被物化。陈寅恪的话尤有预见性:“夫国家如个人然。茍其性专重实事,则处世必周备,而研究人群中关系之学必发达。……尤有说者,专趋实用者则乏远虑,利己营私而难以团结谋长久之公益,即人事一方亦有不足。令人误谓中国过重虚理,专谋以功利机械之事输入,而不图精神之救药,势必至人欲横流,道义沦丧,即求其输诚爱国且不能得。”诚哉斯言。

只有独立自由的精神,才能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才能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学不仅应带来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让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思想有表达的机会,人格在学习中塑造。如果有独立精神,就不会去做奴才,就不愿成为驯服工具;如果有自由思想,就不会被洗脑,就会争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这就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不被中国当权者认可的原因所在。

恰逢独立日,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国家的独立,更是每一个理性、自强、充实的人的独立,正因此,民权才得以伸张,国家才得以兴旺,活力才得以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孟灵雨

相关新闻
【网海拾贝】美国600亿援乌法案通过后,如何影响俄乌战局?
大卫‧麦塔斯:赞赏、表彰高智晟
【网海拾贝】公开中共党魁在美财产将产生四大冲击波
【网海拾贝】中俄伊朝,权宜之计下的“绝望联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