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林:再见,“美丽境界”

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人气 244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8月04日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美国天才数学家纳许(John Nash)5月23日因车祸过世,消息传出举世震惊。这位早年饱受精神分裂症之苦,好不容易复原的英才,没想到竟然死于车祸,而一心照料他、结褵60年的妻子,也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在哀悼之余,也警示我们坐车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纳许是到瑞典挪威领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阿贝尔奖(Abel Prize),之后返家途中遇难的,失去了这位数学和经济学奇才,不啻是人类的一大损失。纳许是以1950年22岁时完成的“赛局理论”论文,提出了“纳许均衡”,奠定了不合作赛局的理论基础。40多年后到1994年获颁诺贝尔奖,可见其创作的原创性及其贡献。

赛局理论经过半世纪的艰苦演化,才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主流,最主要的是合作和不合作赛局理论之间的消长。合作赛局依参赛者间形成的约定来分配利得,不合作赛局只允许个人的自利动机决定结果,任何约定一旦违反自利动机便无法维持下去。

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不合作赛局理论在社会科学中应用愈来愈广,到60和70年代又推展出动态和不完全讯息下的赛局分析架构,诸如寡占、独卖、谈判等经济议题,或者投票、限武、制宪等政治议题,都立基于纳许提出的分析架构,行家都公认:纳许均衡是赛局中应用最广的均衡观念。赛局理论已成为显学,由2005年和201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密集的颁给四位赛局大师,可见一斑。

纳许之举世闻名,源于1998年出版的一本书和2002年推出的一部电影,书名和电影片名都同样是《美丽境界》(A Beautiful Mind)。经济学家兼专栏作家、经济记者西尔维雅.娜萨(Sylvia Nasar)对纳许的一生做广泛而深入的查访,并对纳许的学术成就做了行家的报导,将这位30岁左右罹患精神分裂症,脱离俗世二十多年的数学天才之际遇作了精彩动人的描述,使该书无论在人性的高度、知识的深度,以及文采的丰富度都是少见的杰作。改编成电影后,经由奥斯卡影帝罗素.克洛的诠释,让人对天才和疯狂的孤寂感受良深。

书名和影片名字来自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另一位赛局大师,也是纳许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同学夏普利(Lioyd S. Shapley),他形容纳许有颗“敏锐、美丽、具逻辑性的心”(a keen, beautiful, logical mind)。娜萨不但以夏普利的话为书名,且在书中还以夏普利作为第11章的章名,来叙述纳许和夏普利两位数学天才之间的情谊与竞争。

“不合作赛局理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或者说是追求自利的,而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赛局理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也是研究竞争的逻辑和规律的数学分支。一般人所了解的赛局理论的经典故事“囚犯的困境”,说明了不合作赛局及其均衡结果的成立。

“纳许均衡”挑战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按照史密斯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私利与公益相调和的结果。但从“纳许均衡”引出一个悖论:从利己出发,结果是损人不利己。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纳许均衡”提出的论断实际上动摇了传统经济学的基石。不合作赛局均衡在现实中要比合作普遍,主因是人们相互间缺乏信任和透明度,以及人的私心作梗。

赛局理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表现无所不在,但绝非万全之策,天时地利以及许多非人类的因素无法涵括在内。面对极权社会,如缺乏法治、信誉和透明度的北韩和中共,赛局理论的局限尤为明显。真正解决人类各项问题不应只考虑政治或经济上的获利策略,也应兼顾个体利益以外的社会义务,并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这也是在哀悼纳许之际应有的省思!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境界与意外边缘互别苗头
美丽境界朗霍华勇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美丽境界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是本届最大赢家
珍妮佛康娜莉感谢美丽境界团队的支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