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郝柏村:抗战真相话语权在中华民国

人气: 197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09月11日讯】《中国抗日战争真相(增修版)》新书发表暨学术论坛日前举行,中华民国前行政院长、前国防部长郝柏村为新书写序表示,没有中国八年的抗战,就没有二次大战的胜利;没有蒋委员长的领导,就没有抗战的胜利。抗战的胜利只有一个,话语权在中华民国。

1965年起担任蒋介石侍卫长六年的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并以文章“八年抗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书面致词,此文章也为郝柏村日前出席香港各界团体举办的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晚会应邀演讲的全文。

郝柏村:八年抗战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文章说,所谓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战场范围仅在欧洲大陆与大西洋,且无规模庞大的海战,更无空战,实际只是欧洲大战而已。所谓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是真正的世界大战,其战场范围扩及欧、亚、非三大陆,以及大西洋与太平洋两大洋,而海、空战的规模,也是历史上空前的;尤其空权,成为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

第二次世界大战 开始结束都在中国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究竟起于何时?一般的历史学者,似乎以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故意将中国八年抗战置于世界大战之外,反映了“重欧轻亚”的傲慢与偏见。

其实,中华民国八年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角,其范围比欧陆战场还大,时间比欧战部分还久,开始的日期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较德国攻法兰西、英法同时对德宣战早两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开始的日期,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不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的日期,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之日,而非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国投降之日。因为,德国投降后,中、美两国还在中国和东亚的岛屿,对轴心国之一的日本作战。换言之,第二次大战起于中国战场,终于中国战场,其间中日战争八年,英德战争六年,苏德战争四年,美日战争四年,而法德战争只有六星期而已。

中国抗战的特点 是以精神优势持久获胜的正义战争

在第二次大战的同盟国中,唯有中国贫穷落后,仅能制造步枪、机关枪等轻武器,且为军阀分裂割据的国家,面对世界一流的强权日本,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其余参战国家,均为已开发的先进国,都能制造飞机、大炮和战车,武备旗鼓相当,是霸权战争。

同盟国中,中国不但作战时间最久,而且牺牲最惨,计有二千万人流血,五千万人逃难,四亿人流泪,所依凭的是地广人众,且为农业社会,利于持久战,益以不屈的战斗意志,形成精神战力的优势,与物质战力优势的日本侵略者对抗。其余国家之间,则是物质战力的对抗。

正因中国是以精神力对抗日本的物质力,所以在战场上的伤亡特别惨重。如淞沪战役,姚子青营长在宝山全营阵亡,山西原平姜玉贞旅长四千官兵全军阵亡,湖南衡阳坚守四十七天,全军一万八千人中,一万二千人伤亡。

中国阵亡的将官也最多,共有二六八位,包括两位集团军总司令(相当于英美军军团司令,布莱德雷、蒙哥马利等)。另有八位军长,二十位师长。其他盟国阵亡的将官,美国十一位,英国七位,苏联十五位,都远不及中国多。

中国军队宁战而死,坚持不成功便成仁,不降而生,故无投降者。台北大直的海军司令部,原是日本的战俘营,关着在菲律宾投降的美国人,与在香港、马来亚、新加坡投降的英国人。也正因国军宁死不降,与日军拚死战斗,所以牺牲很大,总计伤亡三百二十余万人。其他国家伤亡的军人,美国约四十五万,英国约三十五万,苏联虽然伤亡了六百八十万,但其中大批是被俘后,遭德军屠杀所致。

抗战期间 蒋委员长所面临的内忧外患

中国虽有全民一致的抗战精神,但也有抗战阵营的隐忧。其一如汪精卫,未能坚持抗战,投降日本,建立伪政权。另则是中共,在敌后地区自行发展,形成国共冲突,蒋委员长委曲求全,故用“摩擦”以对外解释。这是抗战时期的内忧,其他同盟国则无此虑。这些内忧,带给蒋委员长内心的痛苦与煎熬,可从日记中看出,但始终没有动摇其意志,他不作妥协偏安之想,坚持抗日第一、抗战到底之念。

中国抗战,也面临来自交战国日本以外国家的外患,具体言之,就是被“盟国”出卖,诸如:一、苏联前两年援我,苏德战争爆发后,停止援我,暗助中共,并煽动疆独。二、法国允许日军,截断滇越铁路。三、英国屈服于日本压力下,曾封锁滇缅公路三个月。四、美国初期观望,与中国联盟后,受史迪威事件的影响,后来更签订雅尔达密约。故当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举国欢腾之际,蒋委员长还要在日记中,写下“雪耻”二字。

抗战期间,国军奋勇赴义,只有光荣战死沙场,而无投降之事,已如前述。西方国家的军队,在战况不利时就集体弃械,美其名曰“光荣投降”,鲜有拼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情况,而以万计的军人,举起双手走向俘虏营。这种景象,在中国战场是见不到的。蒋委员长的坚苦领导与不屈意志,是全民精神优势的泉源。

香港与抗战的关系

香港在抗战第一年,是主要的国际通路,也是中国独力抗战第一期,所需重要军事物资的主要来源。

广州沦陷后,甚至日本占领香港后,香港仍以间接的方式,提供抗战急需的物资,尤以医药用品为最。因此,亘抗战全期,香港同胞对抗战的贡献很大,香港回归也是抗战胜利的间接战果。

台湾与抗战的关系

台湾在抗战期间,是日本的殖民地,自然不在抗战阵营之内,且为日本军阀侵略中国和南进的基地。第一次轰炸南京的日机,就是从新竹起飞的,桂南会战亦曾有二千台湾兵参加。至于强征到南洋的军伕更以万计,又强征慰安妇,都是日本军阀迫害台湾人民的罪行。没有人认为,这是为祖国日本而战。反之,台湾爱国志士参加抗战阵营者所在多有,例如谢东闵、黄朝琴、黄国书、连震东、陈守山等,足以代表台湾人民的抗日意志。

大陆同胞以二千万军民的流血牺牲,终能使台湾回到祖国中华民国的怀抱。台湾与抗战的关系,比大陆任何一省都重大,更应隆重纪念抗战的胜利。

我常听台湾朋友说,抗战胜利后,接收台湾的国军穿草鞋,军容不整,使台湾人民失望。不错,这是事实,但亦足以说明,抗战八年军用物资缺乏的痛苦。胜利来得有点突然,不及整顿补给,其实,这是八年抗战,穿草鞋打败穿皮鞋的佳话。

蒋委员长如不坚持抗战到底 历史将被改写

如果蒋委员长不坚持抗战到底,一如汪精卫投降了日本,则日本陆军配以中国(含满洲)的附庸军,为世界最强的陆军。一九四〇年初,在华日军约有一百二十万,国军约有三百万,若两国军队联盟作战,总数将超过四百万人,其动向可能有二:

一、日本与德国合力攻苏,击灭苏联后,以德、日的联合力量,必可控制欧亚大陆的陆权,立于不败之地。果如此,中国将永远是日本的附庸,中国人没有抬头的一天。

二、日本工业加上中国腹地,必使美国不敢对日本施压,太平洋战争可能不会发生,英、美两国只能控制海权,长期对抗德、日的陆权,世界历史将是另一回事。

蒋委员长坚持抗战对二战贡献

蒋委员长的坚持抗战到底,对二战的盟国至少有四项重大贡献:一、阻止了日军西进,使苏军避免了两面作战。二、使盟军能开辟第二战场,夹击德国,致其败亡。三、使澳洲和印度免于战火的摧残,成为美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基地。四、在中国战场上拖住了一百多万日军,使其无法转用于西太平洋地区,帮助美国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战胜利因素

因素有三:一、蒋委员长坚持抗战到底,不受内忧影响,专心一意的抗日,凝聚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战斗意志。二、中国地广人众,农业社会足以支持长期消耗战,只要有粮食和轻武器,就可以打仗。中国就是靠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对日作战。三、是精神力战胜物质力的范例,义战必胜!中国抗战胜利成果

成果有四:一、取消百年不平等条约。二、收复一切失土,光复台湾。三、终结全球的殖民统治。四、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次殖民地”跃为四强之一。

蒋委员长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最忠实的信徒,虽然掌握权力,但从无军阀割据的思想,一生最高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三民主义新中国,也就是自由、民主、均富的新中国。从黄埔建军、北伐、抗战、戡乱,甚至到台湾,意志始终如一。他如存有私心,在日本的卵翼下,偏安江南,中国不可能成为二战的胜利国,中国人也就站不起来。蒋委员长的伟大政治人格,将永垂青史。

总之,八年抗战的本质,虽然与美英苏等联盟作战国不同,但其成败是互补的。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八年抗战始终是二次大战亚洲战场的主体,最后胜利的关键,而且决定了近代的历史,影响极为深远,值得研究与纪念。

责任编辑:钟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