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报恩的大象

作者:望辛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5888
【字号】    
   标签: tags: ,

宋朝时期,始兴郡的阳山县(在今广东省境内)有个猎人在野外打猎,他已经猎获一些野兔、山鸡之类的野物,正准备回家。忽然有一头大象向他走来,他急忙向后躲避,但已经来不及了,大象很快就来到他的面前,接着大象用大鼻子将猎人卷起。这时猎人只好闭上双眼任凭大象摆布了。

大象将猎人带到深山里,被卷在象鼻中的猎人觉得大象没有害他之意,于是就睁开眼睛向周围观看。不一会儿,他发现又有一头大象趴在他面前,这头象的脚上扎了个有三尺多长的大刺,扎刺的地方流血不止。这时,卷猎人的大象松开鼻子将他轻轻放在地上。

猎人看着被刺扎伤的大象,觉得于心不忍。于是,他鼓起勇气走上前伸出双手,用力将大象脚上的大刺拔出来,并拔些草给大象擦了擦脚上的血污。

这时受伤的大象从地上爬了起来,然后与卷猎人的那头大象相互依偎来回走了一阵子,好像非常欢喜。

又过了一会儿,卷猎人的大象伏在地上,不停地摇动鼻子向猎人示意。猎人明白它的意思就骑上象背。大象站起来驮着猎人走了很长一段路,最后来到一片潮湿的土地上。大象用鼻子从湿地里挖出几颗象牙卷入鼻中,又驮着猎人回到当初与猎人相遇的地方,将猎人和象牙一齐放在地上。

猎人知道大象是用象牙向他报恩,觉得这头象也许通人语,于是他就对大象说︰“我家有几亩薄田,种出的庄稼经常被大象祸害。如果你能记住我的恩情,就不要再来践踏我家的庄稼了。”大象听了又来回走了几步并点了点头,从此之后,猎人家的庄稼再也没有受到大象的祸害了。@*

资料来源:宋.刘敬叔《异苑》

责任编辑:王书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山西临汾人王亶望,是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因举人捐资而获知县职务,被派往甘肃掌管山丹、皋兰诸县。吏部选授他为云南武定知府,并带他朝见皇上,皇上仍命他到甘肃等待补缺,后授为宁夏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转任甘肃布政使。
  • 秋时期,孔子50多岁时,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有一次,他带领弟子子路、子贡离开卫国,在去陈国的道路上,遇见一个采桑妇女。孔子见这女子体态很美站在桑树旁,便触景生情顺口吟道︰“南枝窈窕北枝长。”采桑女子听了淡淡一笑,随后接了一句也吟道︰“夫子行陈必绝粮。”
  • 唐至德二年(757),王常进终南山正好遇见大风雨,只好在山中过夜。半夜雨停了,月白风清。王常望天感叹说:“我想治国安邦,手里却没有丝毫权力,也没有任何资助;我想救天下饥寒的人,自己却缺衣少食。看来说什么神灵佑护好心的人,纯属胡说啊!”
  • 王羲之不满十岁时,由于他聪明伶俐,天资活泼,因此很受大将军王敦的疼爱。王敦常常将其带到军营中,玩累了就让他睡在军帐内。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