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范〉─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六)

作者:天使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464
【字号】    
   标签: tags: , ,

纳谏第五

【原文】

夫王者,高居深视,亏听阻明。恐有过而不闻,惧有阙而莫补。所以设煊树木,思献替之谋;倾耳虚心,伫忠正之说。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义可观,不责其辩;其理可用,不责其文。至若折槛怀疏,标之以作戒;引裾却坐,显之以自非。故云忠者沥其心,智者尽其策。臣无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

昏主则不然,说者拒之以威;劝者穷之以罪。大臣惜禄而莫谏,小臣畏诛而不言。恣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其为雍塞,无由自知。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至于身亡国灭,岂不悲哉!此拒谏之恶也。

【译文】

做君主的,居住于深宫,与民隔绝,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东西,不能听到天下所有的声音。惟恐自己有过失而不能听到,自己有缺失而不能及时补救。因此,设立了“煊”和“谤木”,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吸纳正确的意见和谋略。侧耳倾听,虚心纳谏,是期待忠信正直之辞。如果他说的话有道理,即便是草民奴仆,也不能因他地位低下而不去听他的话;如果他说的话没有道理,即便他是王侯卿相,也不能因他出身高贵就采纳他的意见。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要义值得借鉴,那么就不必要求他的辩辞;如果他说的事理可以采用,也不必要求他的文采。至于像朱云折断门槛那样的进谏,要表扬他们来引以为戒;像辛毗离座扯住衣服那样的进谏,要张显他们品行来审查自己的过错。所以说忠诚正直的臣子竭尽其心,有谋略的臣子尽献其良策。大臣对君主就没有隔阂的情形,君主对下臣就能全部了解知晓。

而那些昏庸的君主就不是这样做,如果有人对他的过失进行劝谏的,他就以他的威势来拒谏,对于说服他的人,就对他进行治罪。这样一来,大官爱惜官位俸禄而不去进谏,小官畏惧引来杀身之祸而不敢说话。便放纵暴虐之心,穷奢极欲。自己蒙蔽了自己,从而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还以为自己的德行超过了三皇,才能超过了五帝。以至于因此身死国灭,这难道不是非常可悲的吗?这就是拒绝接受劝谏造成的恶果。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代英主李世民他以极大的毅力、睿智的目光,将自己戎马一生的征战经验、励精图治的治国之道,用流畅的文笔、深邃的智慧、成功的范例一气呵成,撰著《帝范》十二篇,作为对太子李治的训诫之辞。写完此书第二年,太宗即与世长辞,《帝范》便成为他的政治遗嘱和绝笔之文。
  • 人民,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家,是君王统治天下的根本。国君为政的宗旨,精微高大,如同山岳,高耸云霄而巍然不动;如同日月,普照大地而光辉灿烂。这是君王治国的宗旨,是亿万百姓所瞻仰的东西,是天下归心的依据。
  • 王道仁政的特点之一是“持中庸”。唐太宗在《建亲》篇中写到:“夫封之太强,则为嗜脐之患,致之太弱,则无固本之基。”不上不下,不弱不强,不偏不倚,此乃中庸之道也。
  • 唐太宗视人才为治国之本,是帝王所拥有的珍贵财富。盖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虽以帝尧之圣,后世莫及,然亦必待贤臣而后能成功。《书》曰:“股肱惟人,良臣惟圣”。
  • 我们经常看到上演古代帝王事迹的电视剧,如唐太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而皇帝常常一开口就是“朕”…如何如何,也都知道“朕”说的就是皇帝自己。但是,皇帝为什么要自称为“朕”呢?
  • 所以,对于一个良好的工匠来说,没有无用之材;对于一个圣明的君主来说,没有无用的人。对于一个人,不能因为他做了一件坏事,就忘掉他所做过的好事。也不能因为他有一点小的过错,就抹杀掉他的功绩。
  • “中国”,就是中央、中心之国。这个“中央”,随不同朝代之地域、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所不变的是其含义,仍然是君主、天子承其天时、地利、人和居中央而统摄、教化四方。
  • 《贞观政要》与《康熙政要》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两个辉煌的盛世——“贞观之治”和“康熙盛世”,记录了缔造这两个盛世的帝王唐太宗和康熙大帝的言行语录以及他们和大臣们的互动。
  •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下的古观音禅寺内,有一棵据传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下的,至今已逾1,400年历史的银杏树。每年此时,金黄的银杏叶子开始凋落,象是在银杏树下铺成了金黄色的毯子。今年前去观赏的游人将达到日计10万人,场面十分壮观。
  • 实录馆总裁、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徐世昌在《<康熙政要>序》中,赞道,“检讨章梫,绩学深思,覃于掌故,故仿唐史臣吴兢《贞观政要》之体,为《康熙政要》卷二十有四,目四十有二,择精语详,使二百年以后读者,如见先正王氏熙、冯氏溥、李氏光地诸臣一堂拜扬之盛。”同时高度评价康熙盛世为“历年之永,作人之盛,弗禄之康,盖自汉以来所未有也。”另一位给《康熙政要》作序的协办大学士、外务部尚书瞿鸿辑盛赞康熙大帝,“圣祖《庭训》尝曰:‘心法为治法之原。’此所以上接尧舜之心传,而克成尧舜之治道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