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古建筑见证香港史

人气 15

【大纪元2016年10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韩忆莲香港报导)第二届香港文化节焦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一连两天在荃湾三栋屋博物馆举行。除欣赏到客家功夫及舞麒麟表演外,昨日还举行了香港传统建筑、木偶工作坊等,加深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

前古迹及文物保育委员会主席李仲明介绍说,传统的房子只有一层高,受西方的影响才开始有2、3层。开埠前,香港聚居了不少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和水上人,因此现在香港市区内还可以看到不少观音庙、天后庙、侯王庙以保平安。这些庙曾经都是座落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经过填海,现在变成了市区部分。

清初,清政府为了阻止郑成功反清复明,分别于顺治18年(1661)及康熙3年(1664)两度发出迁界令,要求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所有居民内迁30到50哩,其后再内迁30哩。

1669年,清政府颁布复界令。大批潮州及客家人迁至新界等地,并建设了不少客家围村及更楼,当中最著名的围村包括锦田吉庆、上水围及新蒲岗衙前围村等。香港沙头角、大埔一直到林村17条村、荃湾三栋屋博物馆也是客家村。

开埠初期,人们开始大量兴建唐楼以解决居住问题,当中混合中式及西式建筑风格,其中以湾仔的蓝屋最为著名。

李仲明说,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讲求天人合一,表现了儒家的等级、长幼、尊卑的礼制思想,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另外,传统中国的屋顶桁架采用斗拱系统,有避震的效果,较能抵御强风和地震。◇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香港古建筑物改头换面成旅游酒店
香港舞麒麟重武德传统  扬功夫文化
香港文化节承传客家功夫
香港湾仔餐厅下午变免费自修室送饮品甜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