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晋代佛经译师──竺法护

作者:休心
font print 人气: 45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竺法护(法护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昙摩罗刹)约生活在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至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祖先是月支人,本姓支,世居敦煌郡。八岁时,他出家跟外国的高僧竺高座修行,改从师姓。

竺法护慧解过人,知识渊博,后来为了学得真经,随师到西域,游历诸国,从中学习了36种语言以及相关的经书。

当竺法护准备返回敦煌之时,大量收集当时在西域诸国流传的佛经,将之带回敦煌,从此一心一意地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之后竺法护又携带大批经典(约165部)经书到长安,共译出154部左右的佛经。他所翻译的《法华经》首次把观音菩萨介绍到中国。

东晋高僧道安曾说: “护公所出,纲领必正。凡所译经虽不辩妙婉显,而宏达欣畅,朴则近本。”

竺法护从西域回到中原后,曾有一段神奇的小故事:晋武帝末年,他隐居在深山中。山上有一道清泉,竺昙摩罗取之洗澡漱口。后来有一个樵夫将泉水污染了,泉水很快就干涸了。竺法护在泉边徘徊道:“因为人没有道德,使清泉断流。如果泉水真的永远枯竭,那我就该搬到别的地方去。”话音刚落,泉水再次涌出,溢满石涧。

晋武帝末年,竺法护曾隐居深山,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不久,因关中大乱,战争频仍,与徒众东下渑池避难,于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遘疾而卒,时年七十有八。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它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机。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不过,在西晋短暂的统治期间,近一半时间是处于战乱之中,因此经济谈不上什么发展。但西晋文学则开始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
  • 有关释迦牟尼的一些事情,历史流传下来的很多佛经中都有记载。
  •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的交汇点,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敦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咽喉要地,在河西走廓的西端,为一面积不大的绿洲,四面戈壁、沙漠环绕。
  • 早期的洞窟形式主要是禅窟和中心塔柱窟,起源于印度。禅窟是供僧人坐禅修行的洞窟。如285窟主室为方形,正壁开龛塑像,供修行者观像之用.................
  • 自古以来,信仰与文化是分不开的。信仰影响着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文化反过来又滋润着信仰。看到敦煌石窟那些惊世骇俗、美轮美奂的伟大艺术作品,不禁令人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这些绝世超凡的作品又是出自何人之手? 创作过程的资金、原料、设想、构图又是怎样的呢?
  • 藏经洞指敦煌莫高窟第17窟,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开凿,是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清朝时,祖籍湖北麻城的王圆菉因生活所迫,流落于酒泉,并在此入道修行,人称王道士。后来他....................
  • 在这人人汲汲于功成名就、自我过度膨胀的时代,二一老人“失败才会发大惭愧”的修学心语,是值得我们玩味再三的!
  • 太虚大师一生总计有三次悟境,不止生理、心理有所改变,思想、文字的风格,亦由空灵活泼,转为条理深细缜密。
  • 慈航法师于受戒后,即行脚参方,拜谒名山圣地,亲炙高僧大德。前后近廿年之参学,法师遍礼九华山、天台山、普陀山诸道场,参禅于扬州高曼寺,听教于谛闲法师,学净于度厄法师,请益于太虚法师,受法于圆瑛法师。
  • 斌宗法师居山时期,物质生活匮窘的程度,较诸“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曾经历过十多天以“盐水煮着小石子佐膳”的日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