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有定数

王阳明的少年梦境 晚年应验

font print 人气: 2396
【字号】    
   标签: tags: , ,

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因自号阳明子,故后世多尊称他为王阳明。他是明代最著名的大儒、名士兼能臣,文武双全,有许多的神奇故事,今天为大家简介其中之一。

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王阳明先生当时十五岁,正值青春少年。一天他在梦中拜见了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梦里他还赋诗一首以称颂马援的军功: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少年王阳明醒后便将此梦记录了下来。四十二年后,嘉靖七年(公元1528)的十月,王阳明在奉命消灭匪贼、平定民乱后,上疏要求辞职回家。路经梧州(今广西桂林),在漓江发现有供奉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伏波庙,他便前往谒见,一进庙门,就惊奇的发现庙里情景、摆设竟和十五岁时的梦境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王阳明由此感叹确有天意,人的一生经历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感慨之余,赋诗以纪念之:

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
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如同时雨师。
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
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兵戈定四夷。

王阳明当时已是美名满天下的大儒,无论治理地方、平定叛乱、教化民众、讲学授徒哪一方面都为当时的社会、朝廷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最终却感叹“此行天定岂人为”,不可因贡献大而骄傲自大,一切都是上天在安排,不可贪天功为己有,从此“耻说兵戈定四夷”。

王阳明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证实命运是由上天所安排,我们面对上天只能是谦卑再谦卑。这也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来历代的圣人贤者反复告诉我们的道理。

资料来源:《王阳明全集》

──摘编自正见网

点阅梦境故事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月前的某天,刚回国没多久的我,念叨着“越快越好”,抢了张最早出发的航班票,迫不及待地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中国(Fotolia)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曾有父子两人发生诉讼,去找王守仁来评断是非。王守仁只对他们说了几句话,父子两人就抱在一起痛哭着回去了。有人问王守仁,您对他们说了什么话,居然能令他们悔悟的如此之快。
  • 王阳明(1472一l529),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良好养成教育,使他熟读圣贤之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不仅诗文出众,而且还是是一位热衷于骑射兵法之人。
  •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财主不能称为贵族一样,“彬彬三代”方可称为世家,王阳明恰恰出生在这样一个“精神贵族”的家庭。
  • 王守仁的爷爷--王天叙老爷子坚持认为,自己这个孙子将来必成大器,之后的历史似乎也是要向后人宣示,王老爷子的那份淡泊,比起他状元儿子那份对读书登第的热衷,要高明的多。
  • 自从十三岁那年生母去世,王守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更深刻了,生与死之间原来不过是一步之遥,世间的功名利禄似乎没什么可追求的了,那么,人生到底是为啥呢?
  • (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明代名贤尺牍集》新书发表会1日于台北举办,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何国庆表示,全套书收录包含明代学者、名臣、东林党人、复社成员、文人、书画与方外等216人的252通尺牍(即信札),相关连书信往来的人物达800余位,从书中可以感受大师辈出的明朝璀璨文化。
  • 三维只是幻象?过去、现在、未来无界线!“全息影像空间”不同凡想的发现;王阳明的前世今生 印证佛法。
  • 王守仁始终不为奸佞们的企图所动。面对北军,务必待之以礼。王守仁预先令巡捕官,晓谕市民:把家移到乡村,而以老弱应门。以免青年男女,被抓去充军,或受其他伤害。
  • 撤军回来的路上,那些自以为镇压闹事者有功的将领,个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只有王守仁神情严肃,默默无语地骑着马。
  • (shown)与出生有关的梦也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事情,直到今天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梦在史籍的记载中非常多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