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韵:灵动与凝炼—美哉汉字

人气 243

【大纪元2016年02月13日讯】汉字之美,常令我凝神慨叹。别样的灵气和韵律,渗透在活字印刷的胶泥中,浸润在细细研磨的墨汁里,铺陈在柔软的纸张和书页,飞扬出心灵的吟咏,生命的叩问。

遥想当年,仓颉造字,缘何“天雨粟,鬼夜哭”?唐张彦远论曰:“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像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原来,汉字的出现,乃圣者的恩典。历经千年的演变,美丽的方块字,一字一音一意,承载着历史的传奇,文化的瑰丽。穿过平面的图形,透视百年千年的内蕴。

汉字的灵动与凝炼,在古诗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音韵朗朗,动态翩翩。谓词的运用,简洁传神,令人赞叹。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于高远大气中见深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七言绝句,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目的地,清晰流畅。此外,景色描写有力地烘托了送别的片断,让那深厚的友情随着涛涛的江水在心中奔涌。二十八字,动词有:“辞”、“下”、“尽”、“见”、“流”,形容词有:“故”、“孤”、“远”、“碧”、“长”。谓词与意象名词巧妙搭配,营造出丰满的视觉效果、丰富的动感和华丽的色调。其中“烟花三月下扬州”赢得前人“千古丽句”的激赏。

来看《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静夜,笛声在飞,合著春风飘满洛阳。“飞”、“散”、“满”三个动词跳跃着,涌起乡愁一片。纵然思乡,淡淡乡情融于温暖的春风和笛音中,好不浪漫。

尤其喜爱《玉阶怨》的宛转:“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二十个单字,竟然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闺怨图:秋天,月夜,窗前,凝望,等待。丰富的意象,传递出晶莹清幽。曾经读过这首诗的几个英语译本,纵使译者如何努力,也无法体现原版的洗炼动人。动词的翻译是最大的难点,两相对照,更显出汉字的优越性。“却下水精帘”的 “下”和“玲珑望秋月”的“望”,在英语中无论如何译,都平淡无奇,完全失去了汉语中的动态和音韵的延伸美感。此外,凭一个“却”字,即幻化出低眉转身的无奈和优雅,妙不可言。

再说“玲珑”。汉字的特质使字词倒装或换位成为可能,而语意依然顺解。“玲珑望秋月”还可以排列成:“望秋月玲珑”,或是“望玲珑秋月”。三种排序比较,李白的选择无疑成就了最佳的音韵效果。“望”字置于中心位置,朗读时的长音可产生悠远的感觉,与千年前的空寂呼应,衬托守望的痴情。

王维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十个字符,展现出潇洒的人生境界和溶于天地间的闲情逸致。自然的意象“水”和“云”在诗中流动、升腾,诗人自由自在,“行”、“坐”、“看”。六个动词,简明,精准,以连续的动作映衬出静态的恬淡。读者的想像及思绪,且随这十个字延伸,扩展至诗外。

绮丽缤纷,何止限于诗词歌赋?浩瀚的古文经典,演绎忠烈侠义,记录王朝兴衰,启发今日的感动和省思。因着汉字,汉语获得魅力无限。蕴藏在字词中的风华,独一无二。有人评说:汉字是上天赐予中华民族最好的礼物。方正的字符,令子孙后代得以接近天地造化之秘。这份礼物,定当珍惜。

责任编辑:古言

相关新闻
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增强 重新出现汉字热
传统文化“和”的精神
章阁:穿越千年时空的中华汉字
中国文化简介(八)神传汉字(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