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中国城蜕变 华裔长期居民何去何从

人气 3076

【大纪元2016年02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英编译报导)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社区调查,2009年至2014年间全美各大城市的中国城(China Towns,又译为唐人街或华埠)的华裔人口普遍缩减,以纽约曼哈顿中国城为例,华人数量由47,000人降至38,000人。长期居住在当地的华人,由于纽约市政府重新划区(rezoning)、都市发展以及房价节节攀高,面临难以生存的压力。

据美国网络新闻媒体“Vocativ”2月26日报导,根据美国住房及城市发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的数据,2013年曼哈顿中国城居民的平均收入为37,362美元,显着低于纽约市其它地区的85,900美元。

开发商进驻中国城建豪宅 华裔面临被迫搬迁压力

过去曼哈顿中国城房租及房价相对较低,房东与房客也相安无事。但自从2008年纽约前任市长彭博在重新划区时,将邻近中国城北方的东村(East Village)划为保护区后,吸引开发商进驻,建造高档住房,并向南延伸到中国城。

开发商购入中国城的低价地产,改建高档公寓,卖给或出租给可负担高房价或高租金的居民,大多数是白人或其它族裔,造成原本住在中国城的华裔移民面临被迫搬迁的压力。

自1999年来到曼哈顿中国城就从未离开的朱女士(Zhu)告诉记者,和家人总计五人住在一间公寓里,房租每月1,700美元,房东去年屡次告知要涨房租,想赶她们全家搬走,以改租白人。她的隔壁换了新房客,房租调涨到3,900美元。

56岁的朱女士表示,她不会说英文,工作、朋友、生活圈都在中国城,她不知道如果离开那里,她要如何维持生活。

文章说,部分原先住在中国城的华人,由于无法承担经济压力,已搬迁到布鲁克林区的日落公园(Sunset Park)或皇后区法拉盛(Flushing)。但对许多像朱女士一样长期住在中国城的华裔移民,如果无法在中国城生存,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局面。

纽约市亨特学院城市事务与规划教授彼得·邝(Peter Kwong)表示,中国城的存在不是单纯的人与地点,其价值在于提供华裔移民在美国生存、工作、社交网络、购物的赖以维生的生活圈。

纽约现任市长强制性可负担住房政策或将激发另一个压力点

纽约现任市长白思豪上任后积极推动可负担住房政策,预计在整个纽约市保存或新建总计20万个可负担住房单位。这个政策遭到纽约市各社区委员会(Community Boards)的反对,认为长期居民将因这个政策被迫迁离,社区面貌也将因此而改变。

保护中国城和下东城联盟(Coaliation to Protect Chinatown/LES)的冯杰(Jie Feing)表示,白思豪市长忽略了华裔社区的需要。

依白思豪市长的规划,开发商的新建案必须保留25%到30%的总建造面积作为可负担住房,而“可负担”的定义是不超过当地平均收入的60%。

曼哈顿中国城社区委员会委托“中国城工作小组”(Chinatown Working Group)研究当地的可负担住房方案,研究结果建议,开发商保留40%到50%的总建造面积作为可负担住房,而“可负担”的定义则是不超过中国城平均收入的50%,与纽约市的方案相差很大。

“中国城工作小组”曾自2008年开始花了七年的时间,研究中国城及纽约下东城的重新划区,去年提出研究方案,提议将中国城纳入限制发展的保护区,区内建案最高只能建35层,并且把55%划为可负担住房,但最后遭纽约市政府以“野心太大”为理由否决。#

责任编辑:黄小渝

相关新闻
纽约地产度过2015黄金年 2016将继续繁荣?
美国这7个城市最难找到停车位
中国城、贝赛ATM机发现盗卡器
中国北方移民重塑纽约法拉盛 普通话盛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