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降落

国际学生寄宿家庭经验谈

曾暄敏

人气 130

文│曾暄敏

近日中国小留学生议题沸沸扬扬,根据CSIET(The Council on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ravel)的数据统计,美国国际学生持有F1签证的人数,由2009年的14,220人增加到2014年的83,266。

留学生校外生活管理问题频传,这些“降落伞”孩子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究竟要如何帮助这些在异国留学的降落伞孩子们完美降落?找到合适的寄宿家庭,建立良好的寄宿家庭经验是关键。

放下“好莱坞”电影式的家庭幻想

很多国际学生的家长与学生对于寄宿家庭期望是不务实的。一般家长从市面中介机构的宣传文案中,都会认为孩子应该会住进“金发碧眼”的白人家庭、豪华的家庭洋房,过着像“好莱坞”影片中的居家生活,诸如爸爸是医生律师,妈妈是全职家庭主妇等观念,可能得通通放下。

事实上,大多数会参与“收费制”的寄宿家庭一般都是正当职业,有责任有爱心的美国中产阶级。他们愿意参与国际学生寄宿项目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因为期待文化交流的机会以及贴补一些生活的开销。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家长是很难找到自己“想像”中匹配的寄宿家庭。

大多数会参与“收费制”的寄宿家庭一般都是正当职业,有责任有爱心的美国中产阶级。(shutterstock)

别把自己当“老板”

部分家长或学生有个观念──“我付钱了,我是客人,寄宿家庭就应该为我服务”。

根据目前市场上寄宿家庭每月的收费,食材、油资不算,如果真要把寄宿家庭当雇员,只能以最低薪资每小时10元来计。这笔费用远远比不上寄宿家庭的付出,除了孩子每日在学校的7-8小时,剩下的时间都是寄宿家庭的责任范围。更不要说寄宿家庭还要肩负照顾孩子各种心理与身体状况,学校家长会、交通接送以及煮饭整理家务等等一大堆琐琐碎碎的劳动工作。

所以,绝不要认为自己所付的寄宿家庭费用可以让你成为寄宿家庭的“Boss”;不要用“金钱给付”的对价关系来期待寄宿家庭的服务,一般而言,当寄宿家庭感受到你把他们当“员工”,你的孩子就免不了被赶出去的命运了!

孩子,动手做“家务”吧!

不要期待寄宿家庭能像中国妈妈一样照顾孩子。当寄宿家庭说:“我会把你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时”,代表你的孩子必须独立自处。

大多数美国家庭是在很早就培养孩子生活独立的。7岁孩子会自己准备学校午餐,整理房间,中学孩子会使用洗衣机,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帮忙做家事,有些孩子还要除草,铲雪,修车子,有时还要当保母……。

大多数美国家庭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帮忙做家事。(shutterstock)

美国家庭的教育是希望孩子住在家中时,可以学会以后独立生活的技能。而这些在中国家庭成长的孩子,只要专注学校工作,生活照料有人会做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住在美国家庭,学生会被期待要做家务,这是他们“把你孩子当他们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
大多数美国家庭是在很早就培养孩子生活独立的。(shutterstock)

我有一位客户,9年级的学生在新英格兰走读学校,在短短一年内,换了3个寄宿家庭。原因是:第一个寄宿家庭没有给孩子准备“热腾腾的早餐”以及有时起床都比孩子晚;第二个家庭是常常参加教会活动,家里总是热热闹闹有一群朋友来家里聚会,孩子无法专心读书;第三个家庭是餐饮不习惯,都是墨西哥餐,家务太多,把孩子当家佣。

最后是妈妈搬到美国来跟孩子一起住,才解决了住的问题。但是,不可能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放下手边工作来陪孩子;另外,即使可以来陪孩子,由于语言的限制,家长可以做的就是做好吃的饭菜以及交通接送,对孩子适应美国文化以及独立性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餐餐汉堡行不行?

中国家长最清楚自己孩子的生活习惯;哪些习惯是一定要入境随俗的,哪些习惯是需要寄宿家庭提前知道,并愿意配合的;同样的,寄宿家庭也需要仔细地列出那些是寄宿家庭希望孩子配合与融入的,那些是家庭禁忌等等……。这些家长与寄宿家庭提前得沟通清楚。

举例来说:中国家长常说:“我孩子什么都吃,配合寄宿家庭吃就好”;然而,天天吃披萨、汉堡与冷三明治,亚洲孩子肯定是不适应的。

所以,家长应该表达清楚,可以说,大部分时间跟着寄宿家庭吃,但是如果每周有两餐是亚洲食物或是热的菜肴;或是请寄宿家庭周末可以让孩子点中国餐可以额外加费用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寄宿家庭更了解怎样照顾国际学生。

家长应该表达清楚,在饮食上如何可以帮助寄宿家庭更了解怎样照顾国际学生。(shutterstock)

交朋友的心对待寄宿家庭

参加课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寄宿家庭费用,包括住、餐饮以及学校上下学接送。如果孩子期望参加课外活动,会增加寄宿家庭的交通接送时间以及费用,这时家长也应与寄宿家庭协商可不可以增加接送,贴补合理的费用。

若寄宿家庭无法接送时,家长可请寄宿家庭或是与学校讨论共乘Carpool或是请其他学生家长接送的可能方案……。尽量地解决孩子想积极参加学校课外活动以及义工服务的交通需求。

通讯科技日新月异,WeChat、Skype等通讯发达,让孩子帮寄宿家庭装上WeChat或Skype,让家长直接与寄宿家庭联络。

不要太担心英语的问题,也不要太过度依赖第三方(无论是亲戚朋友或中介),成功的寄宿家庭经验,还是要中美家庭建立新的友谊关系。“交朋友”就是真心与诚心,语言不是最大的障碍。

举个例子,妈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英文版的食谱分享给孩子与寄宿家庭;这样寄宿家庭与孩子一起学着做中国菜;定时的请寄宿家庭发照片在WeChat上;双方分享生活的点滴。用“交朋友”的心情来建立合作关系。

我看过太多例子,双方家庭一直到孩子上大学都还继续联络的。当然,遇到孩子与寄宿家庭有冲突时,还是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来协调沟通。这时,就需要寻求专业的教育顾问协助。

别老想着换寄宿家庭

小留学生到美国后,因语言障碍,大多家长是由孩子处得知生活情况以及冲突的事由。

但孩子也是当事人,家长若只听单方说法,很难具体知道究竟发生什么。其实,发生问题时与遇到挫折时,正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与提升受挫力的机会。

我常建议学生,无论分配到怎样的家庭,除非有安全性的考量,坚持第一个学期不换寄宿家庭;把寄宿家庭的父母当成是生活学科的老师,把跟他们的相处当作是一门“功课”,练习发掘问题、理性沟通,最后妥善解决问题。来美国读书受教育的机会,不仅仅是在校园内,校园外的生活更有许多可以经历与学习的点点滴滴。将孩子的心理期待预备得更务实,受挫力培养得更强大,我相信这也是家长送小留学生来美国读书的目的之一。

让孩子在“寄宿家庭相处”的这门学科上也拿一个精彩的A+。

【编按】笔者曾暄敏为资深国际教育服务工作者,可致信info@worldstarsedu.com免费索取“建立孩子在寄宿家庭生活的沟通管理表”。

责任编辑:古云

相关新闻
寄宿家庭  应该注意什么?
中国小留学生就读美国高中 人数5年增百倍
家庭体验  台湾南投学生赴美交流
中国小留学生在美寄宿家庭受虐引调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