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营改增”真的好吗?

人气 372

【大纪元2016年03月27日讯】最近颇受热议的一条有关税制改革的消息,是中共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话说这一方案实则并非于近期首次推出,若要追溯可回首至2011年。通过几年来不断的增加试点,对此有所了解的人似乎并不会感到十分新奇。

然而,不少媒体仍对此番涉及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生活服务业的“扩围”激动不已,甚至表示“对于生活性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营改增’简直是福音”。如此“高唱赞歌”与官方宣传的基调也极为吻合,国税局局长王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营改增的本意是优化税制结构,减轻企业税负,避免重复征税,总体来看是好事”。

大家众口一词,都在强调将企业原本应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福音、是好事。但若排除这种自卖自夸、只有正面报道的说法,人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的操作中并非如此乐观。按照某知名金融公司所说,“没有完整会计账册的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增值税抵扣带来的税负减轻”;还有信息显示,一些企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过程中,由于制度和自身业务等因素反而增加了税负。由此可见,事实胜于雄辩,是不是“福音”得由上缴税费的企业自身来评定。

抛开这些问题频出的“例外”不谈,就算如官方所言,从整体上来审视,我们也能一眼看出,“营改增”根本不能实现“优化税制结构”、“避免重复征税”等官方提出的美好夙愿。一说到中国的税制结构,或许很多人都会欲哭无泪,因为无法承受“税费”之重的除了中国无数大、中、小企业之外,更加不能忽视的其实是一直都在为财政默默做贡献的纳税个人。一幅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图表显示,从2005年至今,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幅已超过了GDP。2014年,这项大部分源自税费的收入高达140370亿。因此,有人按人口数折算了一下,竟发现中国人均年负税已过万元。

要说这个不经意算出的数字已足够让人心跳加速,那么在整个税制结构中,“法定税收占比不到50%”的结论则更是给了中国人一闷棍。很难想像,中国人劳心劳力贡献财政的一半多其实并不合法,也可说是上了骗子的当。我们且不说那些发达国家的法定税收达到了70%-90%,更重要的是,在行政权力凌驾于司法约束力的中国,以“行政名义”征收的各类税费根本不由司法过问,而是“行政部门随意下个文件就能开征的”。这种明目张胆抢钱的本事和权力,又有哪个国家能比?

于是,置身在城市之中的任何企业都被额外征收7%的城市建设维护费以及3%的教育费附加,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这些“苛捐杂税”,想要继续维持营生的企业自然无法“笑纳”。为了生存,将其转入商品的价格中,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最终,有媒体2014年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居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仅占6%,而七成税收都包含在商品的价格中。然而,中国人却不知道一般在发达国家,税收来源的6成以上均来自所得税等直接税种,也不知道自己在无形的消费中实际承担了比个人所得税高出数十倍的巨额税费。

对于这种个人消费税占比过大的畸形税制结构,要想凭借只针对企业、公司减税的“营改增”来“优化”,或许很难使人信服。而不堪“重复征税”重负的主体,也并非是企业、公司,仍然直指在不同消费环境中以“买单”的名义被无数次、反复强征的消费者。若说政府的确想要通过为企业减负、最终达到惠利消费者的目地,那么“营改增”是否有点绕远。要知道很多中小企业都已自身难保,减少税费仅能维持自身生存,又何来余心余力照顾到消费者的囊中羞涩呢?

事实上,从此次扩围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这四大领域来看,其中三块已完全掌控在对资源以及市场全方面垄断的权贵集团手中。在如今这类国字头企业同样生存堪忧的境况下,对它们实行“营改增”,或许能救了自己人。仅就税费而言,不过是从左边口袋拿到右边口袋而已。若要真正的替老百姓减负、减税,停止一切不合法的掠夺才是正道。

责任编辑:莆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