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取消化石燃料补贴 台学者:绿能政策应更积极

人气: 30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6年03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化石燃料补贴金额每年高达6亿美元,台湾中油公司董事长林圣忠指出,这将阻碍再生能源发展。台湾大学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吴启祯表示,他认同林圣忠的说法,不过,取消补贴必须有更积极作为,不只是提高绿能使用率,也应有更积极的绿能产业政策。

吴启祯说,例如:台湾是太阳能面板生产大国,可是太阳能发电涉及很多科技,同时也是附加价值最高的部分,台湾依赖德国等国外技术,能否突破技术瓶颈、建立自主性绿能产业,对台湾经济动能非常关键。风力发电也是一样,例如:上纬公司可以生产风力发电叶片,但是,风力发电机牵涉更高深的技术,国际大厂都已卡好位了,可是,台湾发展绿能的意识至少落后20~30年以上。国外有更严谨的环保观念,逼使其厂商与技术员必须设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这就是科技循法规前进的重点。

台湾一直处在依赖降低成本的模式,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项目。马政府施政时,曾经想调高电费,解决台电的困境或发展绿能。但是,台电内部有很多治理上的问题,导致民众不信任,甚至质疑多付的电费到哪里去了,台电独占的结构也妨碍台湾绿能产业的发展。

“过去的经济结构把石化业当成经济命脉,但有更多其他的产业需要关注及发展。”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杜文苓指出,化石燃料补贴包括对民间电厂的补贴,却导致民间电厂以较差的煤来制造相当多的污染与排碳。如果能设一些机制,例如:在电力管理相关法规中要求电力来源、能源使用必须对环境友善,就会形成一些改变。

关于化石能源在台湾的发展,例如:高雄气爆后,要不要成立高雄石化专区、石化业何去何从?中兴大学应用经济系特聘教授陈吉仲认为,若拿掉所有不当的补助政策,使外部成本(健康、气候、环境等)都内部化,以及因应温室气体减碳趋势,石化产业能不能生存就由市场机制去运作。台湾生产的石化产品七成是出口,但近几年受到中国大量盖石化厂的影响,已大幅衰减。

协助中小企业绿化 鼓励民众使用绿能

COP21之后,绿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台湾超过95%是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不见得有资本可以发展绿能,政府应如何协助其绿能改善?吴启祯表示,政府可提供融资协助,或将学术科研力量引进实务当中,建立科技研发平台以协助厂商突破技术瓶颈。

化石燃料补贴取消后,可以转为绿能补贴。吴启祯说,如果中小企业添购绿能发电设备(太阳能板、风机等)需要资金,政府在融资方面可以给予利息补贴,每年6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补贴的确可用作绿化融资的来源。

至于一般民众是否应该给予补助,例如:利用碳税、能源税等更有效地鼓励民众发展绿能?吴启祯表示,发展绿能、降低对石化的依赖是非常大的工程,需要一起运用不同的管道与方法,碳税、能源税属于价格机制的部分,确实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电业法》厂网分离 电业寻求自由化

台电1月大规模调整组织结构,成立核能发电、水火力发电、输供电、配售电等四大事业部,但是,绿能却附属于下级单位。吴启祯说:“我想这跟整个发电利益共生集团有关系。”台电的高层退休后,都去民营发电厂任职,而民营发电厂依赖煤、石化产品的生产结构,由台电去发动绿能改革是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应电业自由化,台电提出《电业法》,重点在于厂网分离。虽然立法院上一会期未通过,开春后已排定为优先法案。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伦认为,输电网部分可考虑开放给地方政府经营,以便开发地方财源。对于输电网完全集中或是部分开放给地方政府,吴启祯表示,输电网比较难有效益上的回收,通常民营化、自由化会在发电部分,电网方面比较难经营,还是需要由国家的公共体系提供。

陈吉仲说,国民党版本的《电业法》与民进党版本有些不同,不过,重点在于分成生产、配售、销售端市场订价三部分。三者将来可拆开或以市场为导向,不过,市场导向必须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如果生产端完全开放,很多小厂商可能因为贪求最便宜成本而引进更多的煤,恐怕会制造更大问题。从生产、配售到销售端三部分完全自由化时,再生能源发电各种可能性就会出现,但前提是不应该有外部成本未内部化的发电方式,加上各地实施空气品质管制区或空污总量管制,能不用生煤就不用生煤,电力市场将来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旻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