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贾玭夫妇严格教子读书

作者:曾敬贤

刀笔可以害人也可以救人,端看执笔人的心念。(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247
【字号】    
   标签: tags: , , ,

贾玭(读品,蚌的珠),字仲宝,沧州南皮(今属河南)人。他于后晋天福三年(938)  中进士。北宋初,官刑部郎中,后来又任水部员外郎。

贾玭生性谨严,任官时乐于助人。他在镇州任通判时,其乡亲中凡有死后无力下葬者,均帮助其安葬;凡是年少孤贫生活难以维持者,他都热心抚养、教育他们,并帮助他们婚娶。他又很热心于教育后辈,士大夫子弟到他那里去拜见他,他总是要不厌其烦地加以教诲。

尤其值得一叙的是他特别重视对其儿子贾黄中的教育,从小就对儿子严格要求,毫不放松。贾黄中自幼就很聪明,从五岁开始,贾玭就严格督促儿子认真读书。每天早上贾玭让贾黄中直立,拿出书卷展开,比量着儿子的身体长度,要儿子每天都要将与他身长相等的书卷读完。贾玭将这叫做“等身书”。

由于贾玭的严格要求,贾黄中六岁就中了童子科,七岁就能作文,而且还能作点诗赋之类。十五岁时贾黄中便中了进士,任校书郎,后又升著作佐郎,进了史馆。贾玭仍严格督促儿子认真苦读,而且在别的方面,也时时注意激励儿子的读书积极性。他常常让贾黄中吃蔬菜之类素食,不给肉吃,对儿子说:“等你学业有成以后,才能够吃肉。”

贾黄中在宋太祖建隆三年(962)迁官为左拾遗。宋太宗赵匡义即位后,又任礼部员外郎。后来,与李沆一道任给事中参知政事。

贾黄中任官很有政绩,宋太宗赵匡义对他十分赞赏。贾黄中的母亲王氏也有贤能之名,宋太宗曾经特意召见她,赐她坐,赞赏她道:“你教出这样的儿子,真是比得上古代孟子的母亲啊!”还特意将自已作的诗赐给她,并赏赐了不少财物。

(《宋史·贾黄中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终其一生,宇文赟都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周武帝对儿子的一番苦心教育,可说是不但毫无成效,反而还养成了宇文赟文过饰非的恶劣品性。唉!教育子女,真是应该细致周到一些为好,不可仅是威严责打而己。
  • 韩亿,字宗魏,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是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进士,历任大理寺丞、参知政事等。韩亿为官很有才能,刚开始任州县官时,就以善于判决疑案而著名。他当永城县令时,不仅将本县案件审理得清清楚楚,而且太守皇甫选,还常请他代审别县疑难案件。
  • 陆纳,字祖言,东晋时的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继承父教,严以律己。其父陆玩,在东晋朝为官多年,素有节操,清纯雅量,不受时风薰染。
  • 赵匡胤急急忙忙从家里逃出来,受姐姐劈头一顿训斥,惭愧之余,也醒悟过来,懂得自己应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镇定勇毅。于是他立即镇静下来妥善地处理好了此事。后来他在士兵的拥立下,黄袍加身,遂建立了宋朝。
  • 庾衮(读雨滚),字叔褒,西晋初年人。受家庭的影响,庾衮自小就勤俭而好学。他出身于显贵世家,是明穆皇后的伯父。他的伯父、叔父等都个个显贵,独有庾衮的父亲很有志节,甘守清贫,平时约束儿子,要庾衮下地耕作,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
  • 吴讷告诫外孙,要想考中科举,首先要靠积阴德,其次才是靠文章写得好。这话不是迷信,而是天理。
  • 杨溥在狱中勤奋读书,从不间断。宣宗即位后,他被召入内阁,与杨士奇共掌机务。他是“三杨”之一。与杨士奇、杨荣一样,历仕四朝,为朝中元老。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是宋代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进士,曾在府县中任职多年,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官职。欧阳修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以太子少师衔致仕。
  •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他是南宋抗金著名将领,本出身于普通农家,宣和四年(1122年)从军。由于他作战勇敢升为秉义郎,成为著名抗金将领宗泽的部下。他的一生是英勇抗击金兵入侵,为南宋朝廷的安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曾经大败金兀术,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威镇八方。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使金兵闻风丧胆,当时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可见其岳家军,在南宋军民和金兵心目中的威德。宋高宗曾经亲自手书“精忠岳军”四字,制成锦旗,赐给岳家军。
  • 清人徐干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外甥。康熙九年(1670)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后一直做到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