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养生更重要的事 你知道吗?

【大纪元2016年06月30日讯】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生死二事为大。一声啼哭,呱呱落地,来的时候是留着眼泪,周围的人却是洋溢着欢乐,所以《周易·系辞传》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而离开人世对周围的人来说是悲伤的,但对生命本身来说,未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升华。来的时候,生命是没办法选择,而却可以在要离开这个世界时,做好生前规划,坦然而又尊严地离开,就如挥挥衣袖,不留下遗憾,给身后的世界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福乐纪念公园(forestlawn.com),爱仍然延续,福泽传之久远。
在福乐纪念公园(forestlawn.com),爱仍然延续,福泽传之久远。

孟子甚至把“送死”看得比生还重要,他在《离篓篇》中强调:“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送死”也就是“送终”,它的内涵十分丰富,而生前规划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华人非常重视身后的名声,所谓万古流芳、流芳百世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给子孙后人留下念想。因此人一生的所作所为都要非常谨慎,符合礼的要求。哪怕人生的最后旅程更要做好规划,给人生、家庭一个完美的温馨,更是给子孙留下福泽。

中国的民俗对待丧事是非常通达的,对于上了年纪自然离去的人,民间称之为喜丧,所以又有红白喜事的叫法,就是说生命的离去和到来只要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都不需要悲戚的。而且丧事也是要按照礼节来办理,更重要的怀着虔诚恭敬的心,就可以善化人心,提升道德。

《论语·学而》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如果对于去世者的丧礼能慎重地处理举行,日久之后亦能定期举行祭礼不断追思的话,社会之风俗道德也一定可以渐渐笃厚起来的,可见丧葬如仪对民风的重要性。

记得小时候那时中国还有土葬,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会自己准备棺材,叫做“寿材”,老人们会自己亲自挑选厚实的木材,看着木匠一步步打造成型,打底、上漆,然后找个地方好好存放起来,一点都没有对死亡的畏惧,有的是视死如视生的坦然。

村里的老人相互见面都会问“寿材”准备了吗?甚至还会比较木材的好坏和厚薄。每年棺材都会重新上漆。老人们闲时都会去看看寿材,好像看到满意的归宿,同时还会把寿衣准备好,墓地选择好。恰如等待归航的人,只等宁静起航。

这种提前为身后事准备的活动,在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生前规划为身后事准备。在日本称之为“终活”。在早期日本,谈论父母的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但近年随着“终活”变成流行语,人们终于可以坦然面对。

现在日本坊间出现许多关于“终活”的指导书籍,讨论终活的S.O.P(标准操作程式)。坂冈洋子出版的《老前整理》一书,书中告诉如何准备好人生这场最后的旅行,做好生前契约而受到社会追捧而热卖。“终活”不仅包括死后的葬仪准备,还包括临终医疗考量如何保有最后的尊严,如何舍弃与分配自己的物品,生病住院及接受看护、 医疗方式,都是“终活”的一部分。

很多在临终由于疾病可能已经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识,那么写好终活笔记本就很重要,这样儿女就很清楚相关的安排。内容包括葬仪和法事的准备,遗书的撰写,分配财产,预购福地等。日本流行做临终前的准备,除了“不给家人带来困扰”的表面理由,也反映出日本老龄化社会与少子化的问题,迫使他们不得不正视终活的需求。

日本有一句俗语:“像鸟喝水,很轻巧地飞走。”意思是说做事要象鸟喝水一样,脚会站在水里,喝完水轻巧离开,不让水变浑浊。这句话非常贴切地形容日本人对死亡的看法,希望善终,走时不要留下“烂摊子”麻烦别人,反映出大和民族的生命教育:“死亡就像樱花谢了,但生命也有满开时。” 也使日本的“终活”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充满人文关怀的台湾,其临终关怀更具特色。根据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对40个国家“死亡品质”的评比,评估安宁政策、民众对安宁接受度等指标,台湾居第14名、是亚洲第一名。这个成绩可谓来自不易。

台湾能在安宁照顾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据业界分析,最大优势就是有健保给付, 目前健保给付包括癌末患者、渐冻人等10大类末期患者的安宁照顾,减轻患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台湾安宁照顾非常注重心灵的需要,即是医院结合不同的宗教师, 如神父、法师来协助灵性的照顾,帮助化解对死亡的恐惧。

美国一名临终关怀专家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在面对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无论是本人或亲人都应该豁达面对,积极面对,做好相关准备,给自己这一生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个民族能够有什么样的临终安排或生前规划,往往象征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孔子认为丧礼乃礼之大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传统文化对生死之际,非常敬谨从事,并要求合于“礼”的安排。生死之际,通俗的说也就是临终关怀,而符合“礼”的要求乃是对亲人临终的一种关怀表示。“礼者,理也”,不仅要符合理智,还要符合情感之理,方为合情合理,也即合礼。

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宁关怀,不仅是简单地安排后事等生前规划,不给别人添麻烦;更涉及民风民俗的纯化和人心对生命的感悟,获得灵魂的宁静,也就是所谓的“民德归厚”。形体或归为尘土,但留给后世的善行和德行却传之不朽,故古人称先人为“先君子”,就是因为先人于己、于家、于国有生育开创的功德,所谓“立功、立言、立德”的三立,并在子孙年年的祭祀中恒恒存在。以此观止,生前规划不也重乎!◇

责任编辑:张进

相关新闻
2024纽约 Woodbury Commons“台湾好食日”免费试吃
秃头、白发、头发稀疏的救星! 帮您瞬间恢复年轻风采
2024年 LA东方明珠广场“台湾好食日”免费试吃
维加斯区域中心 征优秀项目合作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