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禁考 美国录取 女孩高考崎岖路

人气 4128

【大纪元2016年06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史轩之综合报导)“上海拒绝了这个没有上海户口的中国孩子,美国却不分户籍,不分国籍,择优录取了她……”正当中国940多万学子紧张应对高考之际,一条微博突然火爆网路。内容讲述了一名女孩因没有上海户口,被拒绝在当地参加中考,不得不辍学,此后3年她自学完高中课程,终于考取了美国顶尖的普渡大学。

她的传奇之路引发舆论巨大反响,人们不禁反思:为何中国的教育制度要将本国公民粗暴的拒之门外,而美国却可以敞开胸怀接纳她。

高考首日 一微博火爆网路

“上海拒绝了这个没有上海户口的中国孩子,美国却不分户籍,不分国籍,择优录取了她……恭喜我们的随迁子女代表占海特,通过三年自学高中,收到美国普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条条大路通罗马,被上海拒绝了,但她却走向另一个更精彩的世界,祝福海特!”

这条5月10日发布的微博,在沉寂一个月后,却突然在高考第一天(6月7日)爆红网路。故事中的女孩名叫占海特。据微信公号“i看见”(微信号ikanjian)获悉,除了普渡大学,占海特还在等待国外另一所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

在自己国家被剥夺异地考试的权利,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受到首肯,她的经历为何这般富有戏剧性?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倔强女孩的传奇高考路

据大陆媒体报导,占海特原籍江西,1997年生于珠海,2001年随父母移居上海。小学毕业时,占海特第一次遇到了户籍带来的烦恼。许多稍好的公立初中都不招收非沪籍的学生。她所在的重点班同学大多考入了市内各名牌初中。而作为“非沪籍”生的占海特要么接受统筹分配,就近入读一般甚至较差的公办初中,要么选择民办名牌初中。最终,占海特考入了浦东一所质量不错的民办初中——上海新竹园中学。

她上7年级时,一位天津籍班主任老师提醒她:“你没有上海户口,可能要回老家中考。”这一“噩耗”,令她学习兴趣开始减弱,成绩一度下降。到了9年级,中考报名的各种文件和表格陆续下来,但占海特每次都被排除在外。

得知在上海无缘中考后,15岁的她不得不接受3个选择:1. 在上海报考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2. 返回原籍考高中;3. 主动辍学在家。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会选择第2条路。然而,占海特却出人意料的走上了一条奇特的道路。2012年6月起,15岁的占海特开始在微博上积极呼吁,争取异地高考的权利,并公开与沪籍人士就此进行“约辩”。她的努力遭到一些沪籍青年的抵制。他们斥责她为“蝗虫”,要求非沪籍人“滚出上海”。

占海特还同父亲占全喜一道去上海市政府信访办上访,但遭到冷遇。她还在上海举办了两场亲子活动,争取教育公平,引起全国甚至国外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一切抗争都无果而终。她被迫选择辍学,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辍学后的占海特,除在家自学高中课程外,偶尔也会与父亲一起继续上访。上访的结果越多越令人绝望,每次得到的答复都一样。后来他们多次给上海市领导写信,转到教委后,得到的同样是冷冰冰的答复。

这一切的坎坷并没有压垮小小年纪的占海特。她决定摆脱失落,走向自信和勇敢。她说:“上海教委断了我的高中路,而我要用我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战胜这个失败的教育体系。”

谁也不曾想到,经过3年的自学,占海特最终考取了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美国普渡大学。

“i看见”表示,占海特是想证明:国内不接纳她,不等于全世界都不认可她;在国内一些地方,她无考试资格,但有地方会欣赏她,张开怀抱迎接她。

故事背后的深刻反思

1. 中国高考制度 vs. 美国高考制度

外界分析指,占海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学子冲破障碍、实现自我的励志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暴露出当下中国教育制度和中国户籍制度的缺陷。

目前中国高考实行户籍制度。这一制度规定,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这样,随父母迁入城市就学的学生,就无法像本地学生一样,报名参加高考并获得平等的录取机会。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大,这一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更加突出。这种户籍限制,还衍生出留守儿童剧增、问题频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与中国高考有户籍限制不同,美国高考却对世界各国学生开放,他们可以参加考试并申请美国的大学。美国自由的高考制度、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等,使美国高考越来越受到中国大陆学生的青睐。根据SAT官方机构美国大学委员会的数据,来自大陆的考生每年都在增加,2012年已暴增至4万人。有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美国大学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地。

针对占海特的经历,笔名为西坡的作者在凤凰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为何不嫌占海特占用教育资源》的评论文章。文章说,占海特是“中国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她3年多前挺身而出,为自己的受教育权呐喊,最终徒劳无功,而且成为许多上海籍人士的眼中钉。现在占海特有了较好的归宿,那些沪籍人士该松口气了,因为少了一人“觊觎他们锱铢必较的教育资源”。

文章继而提出疑问:美国为何却不介意这个中国女孩来占用本国的教育资源?美国再发达,本国学生也并非人人都能上大学,为何甘心将稀缺的名额拱手让予陌生人呢?西坡在文中说,美国不仅吸纳众多的国际留学生,而且还向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提供奖学金。这是因为美国意识到,它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对全球优秀人才的吸纳。

2. 中国教育弊端被指导致人才外流

占海特事件,也引发对中国教育弊端及人才外流的担忧。外界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占海特是幸运的,她没有被本国制度的弊端所禁锢住,而是通过个人的努力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但在她之外,又有多少学子的梦想之路被阻断?

西坡在文中批评大陆存在的一种怪象───一方面抱怨优秀人才流向海外,一方面又想方设法逼国内人才出走,称“思维分裂莫过于此”。

作者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聚集了中国最多的精英人群,然而,近年来由于当局人为的限制,众多非户籍精英人士的孩子无法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被迫早早出国留学。作者认为这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的双重浪费”。

文章说,北京、上海的非户籍人口均已达到常住人口的近一半,粗暴地将他们的子女一概排除在选拔体系之外,等于将无数潜在人才拒之门外。作者不禁反问:美国知道留学生会留下来为它做贡献,难道占海特们会是北京、上海的拖累?他认为,中国这种教育政策是“短视的,误人误己”。#

责任编辑:李缘

相关新闻
非沪籍女孩争异地高考权利 被斥“蝗虫”
德媒:“中国式户口”两重天
争取教育平权请愿遭打压  参与者被殴
【网文】 大陆高考“拒内媚外” 双重悲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