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读书成就人类的智慧之光

作者:李云飞
font print 人气: 540
【字号】    
   标签: tags: ,

我自幼酷爱读书。历数人生中的乐趣,读书之乐、观云之乐、品茗之乐、云游之乐等等,在我的心目中读书之乐应该排在首位。读书能与古今中外的圣贤们超越时空地对话,它是智慧与快乐的源泉。对我而言,读书不只是一种快乐,不仅是一种乐趣,更多的时候我感觉它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幼年之时,因为所识的文字有限,最喜欢阅读儿童连环画。我仍记得阅读的第一本连环画是《岳飞大破金兵》。其中虽有许多不认识的生字,但是书中的画面让我足以理解岳飞的英勇善战和精忠报国之心。粗通文字之后,我又阅读了唐诗宋词、诗经离骚和古典四大名著,其中的精彩章节至今还能背诵。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做人的智慧,也得到了无尽的快乐。

在寂静的长夜,不管身居异国他乡还是穷乡僻壤,只要开一盏小台灯,即使是轻声朗读唐诗宋词,就能让我闻到一室的书香。在一个人的书桌旁,泡一杯清茶,窗外的明月清风就会为心灵的芭蕾伴奏。淡淡的墨香与浓浓的书香交相辉映,让我觉得温馨舒适,心灵也会随着微风跨越时空,翩翩起舞。

读书是智慧之源

一个人外表的美丑显而易见,其财产的多寡也易为人知,唯独其思想的深度和高度,不易被他人察觉。许多好书之中并不一定有“黄金屋”和“颜如玉”,但是其中必有常人所感觉不到的大智慧。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作品以及其它文章中所反映出来的多种知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唯有博读,才能从书中吸取历史上无数生活经验的结晶与渊博的智慧。读书是提高智力、丰富想像力、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的最有效的捷径。

博读还能使人们通过古今中外无数著名作家的作品来学习清新、优美、犀利、辛辣等各种风格的语言特色,从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则寓言或一部游记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书中的学问博大精深,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上千个益友交谈。例如,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中,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造人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炎帝(神农氏),战蚩尤的黄帝,禅让的尧舜,治水的大禹,残暴的夏桀等人……一本书就有如此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知识,这是与一般人交谈无法获得的精神素养。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一个人没有经过书本的熏陶,他的思想就是肤浅的,甚至是空洞的。许多人做事没有主见,就是因为满足于平庸空洞思维的生活。由此可见,读好书,多读书,对于陶冶品德情操,提高为人处世的各种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西方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读书是以长才。”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能写一手好文章的人必有读书万卷的经历。每个人思想深度的不同,是由其读书的多寡和人生阅历的差异所决定的。

读书是快乐之源

儒家始祖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则说:“我读书没有心得,就如呼吸饮食没有心得,那是极大的享受。”他还说:“读书之对于我,那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事,只次于呼吸空气、饮水、吃饭、睡觉。”西方谚语说:“书本是幼年人的玩伴,青少年的良师,成年人的朋友,老年人的使者。”以读书为乐,人生才能生机勃勃,好书就像一泓清泉,一缕晨曦,又像一丝月光,把人们的心灵照亮。

古代的文人墨客,都一个个出口成章,才高八斗。古代的许多神童或状元,都曾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三岁识千字,五岁读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九岁精通诗词歌赋……现代人背一篇四、五百字的《三字经》可能也要花费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与古人比相,其本能不但没有进步,而是严重地退化了。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和董传留别》一诗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经常读好书,日积月累自然就会使人脱离低俗。每本好书之中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唐诗宋词之中也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之光。人们从诗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李白的豪放飘逸、李商隐的爱恨情仇、杜甫的心怀天下或李清照的离愁别恨。只要悉心捧读一本本好书,就能从书中学习到智慧的灵光,如果每个人都能享受“读书之乐”的愉悦,现代社会上自然也能充满书香。

好书能使人们的心灵升华,使人们找到生命盎然的泉源。因此,唐朝诗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透过古今圣贤的知识和人生体验,人们得以汲取精华,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颐养性灵。生活中没有好书,就如天空中没有了阳光;智慧中没有好书,犹如鸟儿缺少了翅膀。好书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每天用一段时间静心读书,就能让人生充满快乐!

──转载自看中国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生不必是凄美的。但是快乐有时候似乎很会躲迷藏,要找到她可必须下一番功夫。
  • 第一次知道张充和(1913—2015),是因为湘西沈从文墓碑上那意蕴隽永的小楷:“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进一步了解,却是在老太太仙逝之后,“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她概括平生的诗句打动了我。
  • 都有爱国之情,即使在七百多年前的大元也不例外。元朝版图酷似一枚硕大的桑叶,它的疆域涵盖的范围有:“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西北到今天的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总计1500多万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今天中国疆土的两倍。
  • (shown)“让一千万平方公里秋海棠上的繁华,与五千年文化的晶晶宝玉,借着歌声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在歌声中让我们的子孙永远不要忘记,做为一个中国人的快乐,悲伤和光荣。”
  • 当代中国,以居安思危眼光来看,是繁荣现象下隐患四伏的社会,物质文明虽然一派繁荣,但精神世界却十分荒废空虚。在这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我们时时刻刻能体味到我们的思想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自私、虚伪、冷漠、腐败等等在一点点侵蚀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灵魂。主要表现为:
  • 一位在中国待了三十年的美国妈妈,却一直对中国的“啃老”问题困惑不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正在筹备湾区第五场经典名曲和原创音乐演唱会的歌手梅楣,将她的演唱会主题定为“我有一段情”。做为一名风格日趋成熟的歌手,梅楣和她的音乐都散发出令人神驰心往的东方古韵。她尝试用回归传统的音乐,为现代社会寻找可以平衡的边界,包括正在泛滥到不可控制的情感。
  • 在讲究表面、急攻近利的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尽管西装笔挺,也透着虚荣与市侩;有些人即便“金玉其外”的精妆打扮,也在谈吐之间让人萌生“败絮其中”的感叹。虽然人的容貌与生俱来,但思想是我们的,人心是自己的,若能透过修养心性、充实内涵来掌握生命与未来,则更值得大家去深思和重视。
  • 蔡伦的造纸术是近代木浆制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途径。现代造纸技术发达,以机器代替人工,但造纸的基本原理、工序和所用的原料与蔡伦在1900年前的造纸术基本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 真正的“善”也是如此,不论身居陋巷,还是锦衣玉食,都能不改其志,不变其心,不因自身的处境和对方的身份而动摇,这样的善心,自然经得住试探,配得上嘉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