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七月半 话中元--地官赦罪和盂兰盆节

文:任采真
font print 人气: 2427
【字号】    
   标签: tags: , , ,

黄历七月十五日一般称为中元或中元节,有些地方也叫“七月半”,是个中国传统节俗大日子,融合了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在民间则有鬼节之说,形成的宗教与民俗节祭,由来已久,在中国南北朝时代的《荆楚岁时记》就有记载七月十五日的僧尼道俗。

在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人们表现了与神佛沟通、与灵界鬼魂沟通的精神仪式与活动,文化内涵多元,精神意义深长,涵括的历史年代也很悠久。佛教、道教与民俗信仰融合浓缩在中元这一天,展现解救倒悬的慈悲胸怀以及人们心中祈望解厄得平安的心愿。

赞庆中元 道教地官赦罪

“中元”是道教的称法,就是地官的诞辰日,又称地官诞,中元节的节俗围绕着地官诞辰而生。道教中有玉帝任命的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称“三元大帝”,民间称“三界公”,分掌天堂、地府、水域三界众生善恶的考察,每年向玉帝汇报考察结果。三官的诞辰各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

据明代徐道编撰《历代神仙通鉴》(一名《三教同原录》,亦名《历代神仙演义》。)的说法,天官、地官、水官这三位大神下凡,转生成为三帝。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仪式。三位神明慈悲具大威德,北魏时开始传说在他们的生日这天赐给下界好事儿: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

地官职责掌九地十方,四维、五岳、八极,考察众生善恶,核定男女功过。中元节--地官生日这一天是地官慈悲赦罪日,同时也是祭祀一切亡灵的日子。民间在这一天请求地官赦免先人罪业,后来遍及于普渡一切孤魂亡灵。

南宋末的民俗岁时记《梦梁录》就有这般的记载:“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

进入清代,不论士大夫还是庶民大众,都很隆重地在中元日以及上元、下元日祭拜。江南苏州一带的民俗,每逢三元,香火鼎盛,轿船络绎不绝于途,还有一步一拜“拜香”至山的习俗。清代苏州文士顾禄著作《清嘉录》记载:

遇三元日,士庶拈香,骈集于院观之有神像者。郡西七子山有三官行宫,释氏奉香火,至日,舆舫络绎,香湖尤盛。归持灯笼,上御“三官大帝”四字,红黑相间,悬于门首,云可解厄。或有人以小杌插香供烛,一步一拜至山者,曰拜香。

在地官赦罪的慈悲面前,凡人透过虔敬的“拜香”使自己澄澈下来、诚实检视自己身上善恶的因果,诚心改邪归正,这不就是得到赦罪的起点?如果胡作乱为,违反天理,却祈求赦免,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佛教盂兰盆节救助倒悬

大山脚居民们共同举行 “盂兰胜会“盛大祭典。(摄影:黄树聪/大纪元)
香港大山脚居民们共同举行 “盂兰胜会”盛大祭典。(黄树聪/大纪元)

在佛教中,黄历七月十五日这天,称为佛欢喜日、佛自恣日,同时也是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

据南宋僧人释志磐《佛祖统纪》记载,中国最早设盂兰盆斋始于南北朝时代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当时梁武帝在同泰寺(即现在南京鸡鸣寺)设盂兰盆斋供佛僧,其后每年七月十五又普施到其他寺院。到了唐代,盂兰盆会非常盛大。

盂兰盆起源

“盂兰盆”,梵语音Ullambana,来源于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所译《佛说盂兰盆经》中的目犍连(Maudgalyayana)救母的故事。唐代《玄应音义》卷十三,译“UIIambana为乌蓝婆挐(挐,音:拿),意为“救倒悬”(注1),一般多称“盂兰盆”。“倒悬”形容人堕入饿鬼道和地狱的痛苦。

目犍连救母

刘清提(罗慎贞饰演)自觉罪大,儿子目连(张家麟饰演)尽力安慰她。
京剧〈目连救母〉剧照。(大纪元资料)

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神通第一。他在修成神通时,即想要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他以天眼通功能看到母亲因生前的罪业坠入饿鬼道中,不得吃喝,浑身只剩皮连骨了。于是他用神通化出一钵食物送到母亲面前。母亲深怕其他恶鬼抢食,以左手护钵右手急急要拨食,却见食物到她嘴边立即化成火炭。

目犍连非常悲痛自己虽有神通却救不了母亲,于是前去请教佛陀如何救自己的母亲。佛陀说,他的母亲罪业深重,不是一人救度得了,嘱咐他在黄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僧众自恣日(发露忏悔自己罪业的日子,注2)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美馔和衣物等各种用具,装入盆中,在佛前供养十方僧众,得僧人发咒愿完毕,食用供食,他的母才能脱离恶鬼界。

目犍连遵从佛祖的教导,以盆斋供十方僧众,借此功德,果然救出他的母脱离苦海。之后,目犍连请示佛陀,佛门弟子能否在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供施佛与僧,报答父母恩情,得佛陀称善,斋供盂兰盆因而普遍。南北朝以降,盂兰盆节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注3

唐代月令造盂兰盆营盂兰会

在《佛说盂兰盆经》中的目犍连救母的故事精神与儒家的“孝道”思想融合,也涵融了善恶有报、因果报应的天理,变成中国民俗与佛教合一的节俗。在唐代以后的佛经的说唱故事“变文”中,“目连救母”成了非常通俗的说书故事,在明代京剧中,“目连救母”也是一个常演出的剧目。

到了唐代,盂兰盆会蔚成风气。唐孙思邈着《千金月令》有云:“七月十五日营盆供寺为盂兰会”。《旧唐书·王缙传》记载唐代宗七月十五日造盂兰盆饰以金翠:“代宗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唐杨炯〈盂兰盆赋〉赞颂:“陈法供,饰盂兰,壮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

唐代僧人道世编著的佛教经典《法苑珠林》(成于公元668年)卷六十二记载,当时皇帝每年都送盆献供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并有专门的送盆官人。该卷中并记述造盆的具体作法及种种有关盂兰盆会的答问,反映唐时举行盂兰盆会之盛况。

自宋以降盂兰盆会祭祖祀先成俗

到了宋代以后,盂兰盆会和中元节都是道观、寺院中的重要年中行事,同时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的日子,十之八九斋供素食。如南宋末年遗老所着都城临安岁时记《武林旧事》记载:

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采段(彩缎)、面棋,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为之罢市焉。

可见到了宋代末年,林林总总的宗教和民间文化节俗汇聚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建醮、佛教营供盂兰盆斋,一般人家以新米、新酱、彩缎等好东西祭祖先,显示当时人感念祖先恩德的虔敬之情更盛于今天。同时,搬演“目连救母”明现善恶有报的天理,警惕在人间。

参注:

1:《玄应音义》卷十三:盂兰盆正言乌蓝婆挐,此译云倒悬。案西国法,至于众僧自恣之日,盛设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兰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

2: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佛教僧人的夏安居(从春季到夏季的修行期间)修行结束,这一天是僧众自恣日,就是发露忏悔自己罪业的日子,若在这一天用盆盛满种种供物供养僧众,极为殊胜。

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有以盂兰盆斋供报父母之恩德的说法:“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北齐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连被推为神通第一。
  • 最爱以搞怪突破传统的大稻埕偶戏馆,在农历七月“盖”了间应景的鬼屋,特别展出馆中所珍藏的十九世纪中国陕西省皮影系列,其中“目连救母”里阴间鬼魂肠穿肚烂的惊悚皮影画面,让人大开眼界。
  • 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名叫目犍连,他在修炼中拥有很大的神通。今天就讲一个有关目犍连的故事。释迦牟尼佛讲法时,不光有人类这个空间的弟子们在听,就是另外空间也有许多生命在听。佛陀说法的法音,在一定范围的宇宙空间中的生命们都能听到。
  • “一院奇花”碰上“连宵风雨”
    我和太太林佩芬老师家居香港西贡一所独立小屋。2001年购入此屋时,它是一个空置多年的破旧废屋,他们将它翻新至现在的模样,那是一幢三层高、二千多平方尺的白色小屋,有私家泳池及私人花园六千多平方尺,背山面海,空气清新,环境优雅。

    2008年8月23日,42朵幽香的优昙婆罗花第一次在我家停车场花园的钢闸上盛放,他们当然十分欣喜,感谢上天的眷顾。当日有一些市民曾到我家里来参观过,有七位人士深受触动,走入修炼法轮大法的行列。

  • 不料醉像冲过来见到释迦牟尼佛后,居然双膝跪地,以鼻舔佛足。
  •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便以他心通的神通,观察在座的每一位,发现了那位犯戒比丘。
  • (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导)昨日是皇历七月十四日“盂兰节”,盂兰节又称盂兰盆会,起源于佛教中目犍连尊者依释迦佛开示,设盆斋僧,使其母脱离饿鬼道的典故。港人纷纷拜祭亡灵,街道边、公园旁、村屋外的空地上到处都是烛光火焰,烟雾缭绕。
  • (shown)作者夫妇的家“主来小园”在香港新界西贡区,是一所独立小屋,2001年购入。此单位购入时是一个空置多年的破旧废屋和荒冷小园,他们将它翻新至现在模样,那是一幢三层高、二千多平方呎的白色小屋,有私家泳池及私人花园五千多平方呎,背山面海,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清静。新的主人终于来了,他们那时还是基督徒,更希望主耶稣基督能降临他们家园,故名“主来小园”。从2002年起他们修炼了法轮大法,作者太太认为“主”是师父,“主”已“来”世间把大法广传世人,于是保留“主来小园”这个名字。从2008年8月以来在这里展现了令人惊奇的优昙婆罗花传奇……
  • (shown)佛告诉目犍连:很久以前,此处是个大村庄,村中有个鱼塘。一年久旱无雨......
  • 一次,目犍连尊者在吃饭之前,观察到一个可怜的饿鬼,身体如同烧焦了的柱子,肚大如鼓,喉细如针,口吐火焰,自烧脸面,无论什么东西拿到嘴边,都变成熔化的铁水,饥渴难耐,整日哀号,东奔西走,寻找食物。目犍连尊者向佛陀请教:这位饿鬼的前世因缘如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