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中国要不要有自己的“国服”?

人气 177

【大纪元2016年08月26日讯】最近有人提出,中国人应有自己的“国服”;然而某位专家却在一次讲座中得出了“不容易”的结论。他的理由是,“如果要恢复明朝以前那种宽袍大袖的传统服饰,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穿一个民族的服饰”;“历史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但这和恢复穿着古代着装是两码事”。

在讲座中,这位从事文物及考古研究的专家着重介绍了“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他似乎想要借此表明,不同朝代的传统服装,是经历了多次变化的。因此,并没有哪一朝的服装能作为“国服”,来代表中国。看来,如今的专家也跳不出“中国太大、历史太长,不好管理”的窠臼。对他们来说,多民族似乎是文化统一的障碍,而多朝代则是追根溯源的羁绊。

如此说来,我们倒有点羡慕周边那些继承着中国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的礼仪、文明的亚洲小国。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越南有奥黛,印度有纱丽……,若把这些“国服”的历史往回倒腾,谁也无法否认,无论是从服装样式、还是从服制背后的文化上,都能体现或折射出华夏文明的遗风、遗韵。也就是说,即便地处邻邦,也是因为得益于华夏民族对其施行的道统、文明的教化,才有了该国、该民族的延续和壮大。而如今生存在中国领土上的“少数民族”,在过往的岁月中,也同样符合著类似的历史变迁以及发展规律。

尽管56个民族需要在一个国家中共融、共处,然而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先后、主宾之别。众所周知,今时今日的汉族起源于华夏族,而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原之外各个民族有目共睹、且都推崇备至的。因此,民族再多,也无法超越汉文化的鼎盛之势、无法抹杀华夏民族的教化之恩;历史再长,也无法让汉民族的世世代代否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华夏文明的继承人。

既然中国的血脉与根基都应上溯到华夏文明的开启之时,那么,在任何一种能代表中国的文化行为及现象上,就应该有所凸显、有所反映。尤其是当现代意识、多元文化越来越强烈的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左右着人们的审美需求时,作为华夏的子民,就更不能忽视对道统的尊崇、对古老文明的传承与发扬。而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有机会穿上自己的“国服”——汉服,就正是一种用来表达国民不忘传统、重视礼仪的极佳方式。

中国之所以要将“汉服”定为“国服”,是有着无法撼动的历史原因的。早在《史记》中就曾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到夏、商、周时,中国的汉服体系便形成了最基本的雏形,即“上衣下裳制”。这一服制既符合了先祖们所持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信仰,也从广义上界定出,汉服不只是汉朝时人们所穿的衣服,而是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一直到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即便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另一种略有不同特色的“深衣制”,但这种服饰的特点也同样表现出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价值。

既然我们不必拘泥于一种样式,也不必非得选出一个朝代作为代表,加之起源于华夏文明的汉文化如此深邃、强大,并且穿汉服的意义更在于遵循天道、礼仪、传承古老文明,那么将“汉服”定为中国的“国服”,也就顺理成章了,哪有什么“不容易”之说呢?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比将汉服定为国服的“不容易”,人们能在意识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与了解,则显得更为艰难。当大量的历史真实在毛时代的历次运动中被掩埋、摧毁,继而又在此后的岁月中通过各种人为的方式被恶意抹黑、歪曲、篡改,中国人最终能获知的历史片段、能感受到的文化内涵,其实已是极为有限了。

那些被洗脑教育灌输了诸多偏见的中国人,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封建糟粕、专制帝王、落后守旧等这些被曲解了内涵或被刻意放大的负面信息上。从未亲身体验过“华夏”一词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繁盛、充满着无限华彩之意的中国人,又怎能想像出那些绚丽多姿、璀璨华美的古代汉服到底是如何装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以及历朝历代的?既然头脑中缺乏具象、生活中又缺少感知,那么中国人要真能领悟到汉服成为国服的重要性,也确实是太不容易了。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汉服大赛纽约今登场 各国选手推广汉文化
【新纪元】汉服回归 文化时尚
古代文化天上来 服饰神韵谱春秋(上)
汉服回归 古风华新时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