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5)

选编:宇祥

图为清 沈宗骞《竹林听泉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63
【字号】    
   标签: tags: , , ,

(接上文)

33、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译文】迷途知返,能够醒悟过来往正道上走,离得道的日子就不远了。

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
【译文】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35、遗子黄金满籝(读yíng),不如一经。(《梁书》)
【译文】留给后代满筐的黄金,不如留下一部经书。

36、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
【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子孙,不是很好吗?

3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新唐书》)
【译文】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帽;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3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濬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新唐书》)
【译文】希望树木长得茂盛,必定要使树根牢固;要想使河流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一定要多积累道德、仁义。

39、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能思其所以乱,则治矣;能思其所以亡,则存矣。(《新唐书》)
【译文】能思考发生危难的原因,才能够保持平安;能思考发生祸乱的原因,才能够保持太平;能思考导致灭亡的原因,才能够保持长存。

40、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在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新唐书》)
【译文】自古以来,国家兴亡,不在于积蓄多少,在于是否知道百姓的苦乐。

(待续)

──转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如此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又是如此的想像丰富,这样的胸襟、情怀令人不禁拍案叫绝,难怪古人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而又有多少今人恨不能穿越到唐代,与这有着“诗仙”之谓的李白对酒当歌,共赏明月,共游名山。只是今人知否,李白的一生中除了酒,除了剑,除了诗,还有“道”。
  • 这位方士病重时,将范仲淹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懂得炼银术,我的孩子尚小,不能传授给他,就留给你吧。”
  • 有德行的人会努力实践勤俭节约,它是一种美好的品行,自古就为圣贤所尊崇;奢侈挥霍无度,会招致德损家败。正所谓“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谁都愿意生活在这个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之中。“有溃”的意思是大水决堤而出,洪水滔滔,那是谁也不愿意经历及看到的灾难。是让老百姓生活在“有洸”的环境中,还是“有溃”的灾难中,虽然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可是,老师留下的作业,却需要天子及诸侯国君用一生的持正守礼、施行仁政才能做到。
  • 人生中的贫困疾苦,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就是上天给人的一种提升心灵的机会。人在贫困苦难之中,如果能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磨难就必能成为灵魂升华的阶梯。在经历贫困苦难之后,人生的彼岸将是充满光明之地。
  • 说到立秋就联想到“一叶知秋”的成语典故!这是中国古人在二千年前就洞察了以小明大、见微知著、以近论远的智慧,同时教了人掌握先机的良方。
  • 唐奖第二届盛宴菜色公布记者会今天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唐奖执行长陈振川表示,唐奖盛宴特别邀请中华美食交流协会以李白唐诗做发想,把唐奖精神永续发展。
  • 神仙、佛、道信仰在李白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他已存九百多首诗中有一百多首与神仙、佛、道有关。李白号青莲居士,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序》“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居士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是揭示其身世来源,及其与佛家渊源之最好见证。“酒肆藏名三十春”一句中之“藏”字更把李白为什么饮酒作诗、在醉酒中揭示无数天机、写出无数千古流传名句之原委道出。李白并非真醉,而是“藏”于醉中,以醒世人,亦不破常人社会之“迷”也。
  • 《礼记.月令篇》记载白露节气物候为:“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是白露时节的三个物候。鸿、雁自北南飞;燕鸟由南北返;众鸟开始备藏过冬食物,羞就是珍羞、美食。
  • 领导层作为一个组织正常运作的发动者和推动者,承担着决定胜负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他们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成败,乃至一个企业或国家的兴衰。因此,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团队,更需要优秀的领导者。“弱”将手下必无强兵,“强”将手下也无弱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