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效率惊人记忆法 (十)

“复杂事物分项化”,记忆回想不困难
作者:多湖辉 译者:林曜霆
font print 人气: 184
【字号】    
   标签: tags: ,

 

我常有机会接受来自杂志的记者访问。从记者做笔记的方法,当场就能判定出对方究竟是不是一位能干的记者。

干练的记者在听我说话的同时,会在自己的脑里重整成几项重点,再写下笔记备用;而较不能干的记者,则会眼睛紧盯着笔记本,努力一字不漏地想要记下我所说的话。

书写当然比不上说话的速度,当没记到时又要再发问一次,等于是多花了一次的功夫。

访问后看笔记时,分成条列写下的记者,应该能够按着思路想起整个会话的顺序。就算不是逐字记下,但因为正确地把握住谈话内容,而能汇总成内容扎实的记录;换成不以条列式记录的记者,即使只漏写了一点,恐怕都有碍掌握住整体的脉络,而且会打电话给我要追加访问的大多是后者。

在记忆方面也一样,要从接收到的复杂资讯先分条分项地整理开始,先这样在脑子里整理过后,能变成比较容易记忆的形态,而这样记住的事物,在需要回想时也会以条项的方式、彼此间互有结合关连地浮现出来。即使忘了部分内容,大致上来说并不会有错,可算是很确实的记忆。

也许有人觉得将内容条项化很浪费时间,但这就好比顾着钓眼前的小鱼,却让大鱼逃走的钓客一样。假如随意记忆,当需要时总会想起些不必要的内容,将内容条项化虽然会花费些时间,但光是有助于正确记忆这一点,其实是很值得的。

─ ─摘自:《超效率惊人记忆法》方言文化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我很好奇地询问他们为何会这么觉得,通常得到的回答都是“我对数字没辄啊,所以连电话号码都记不太住”,诸如此类地出现各式各样认为自己记性差的答案......
  • 想要记得住,其先决条件就是“勾起兴趣”。
  • 资料懂得“分类整理”,就有好记性
  • 因年龄不同,人用来记忆的方法也会有差异,因此配合年龄选择记忆方式,才是合理有效的记忆方法。
  • 若是在实验室里流着汗拼命地记,在考试时却怎么也想不起实验过程,最后发现自己只记得一些派不上用场的小事,那么肯定会心痛不已。
  • 课本跟参考书都做过了,自己辛苦地记下内容,但记忆却无法清楚地维持到考试的时候......
  • 当人们说自己“忘掉”某件事时,事实上多半是完全不曾“理解”过这件事。
  • 模拟考的时间分配或考场位置、与女朋友见面的约定、家庭成员的生日、音乐会的时程等等,不管是哪一样,都是跟学习内容没有直接关联的事项。像这些事务,根本没有必要特别去记,只需写在行事历上就可以了。
  • 记忆会运用到所有的感觉,不只视觉或听觉,像触觉、味觉、嗅觉或是运动感觉、按压感觉、痛觉等等,所有的感觉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助力。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只活青蛙,那么接下来的一天就不会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这句标志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学习法的起源,这是一种通过确定优先级进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于人们识别并首先完成最困难的任务,让它们不再挡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