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再造历史场景 台大基隆期盼再生

过去的基隆被贬为最不开心的城市,但现在,基隆市正在转变,青年开始回乡扎根,期盼基隆可以更好。(陈懿胜/大纪元)

人气: 13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7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懿胜台湾台北报导)曾经的台湾头,没落的港口,消失的委托行,曾几何时,“基隆”给人的印象仅剩下美食遍布的庙口、农历7月的中元祭,虽然近年来随着国际邮轮的靠岸,让基隆得以在“版面”上多了那么一些话题,但它的历史已逐渐被人“淡忘”,基隆还是常被人当作台北的附属城市。

庆安宫为基隆三大庙之一。(陈懿胜/大纪元)
庆安宫为基隆三大庙之一。(陈懿胜/大纪元)

文化部推动“再造历史现场示范计划”,希望能藉“再造历史现场”的整合性推动,带动城乡发展,其中,基隆市政府推出的“大基隆历史场景再现整合计划”获得8亿元的经费,对于长期处于“未建设”窘境的基隆来说,无疑的是注入一剂强心针。

由下而上推动基隆历史

基隆文化局长马娴育期盼透过“大基隆历史场景再现整合计划”可以让基隆变得更好。(陈懿胜/大纪元)
基隆文化局长马娴育期盼透过“大基隆历史场景再现整合计划”可以让基隆变得更好。(陈懿胜/大纪元)

为什么基隆能够取得8亿元的经费?基隆文化局长马娴育表示,这计划并非是利益分配或城乡建设的案子,它与城乡再现计划有所不同,着重于文化及历史脉络,要把祖先的的生活智慧与记忆一一找回来,重新建造与这块土地连结的根源。

基隆人正在努力转变,期盼基隆重回“台湾头”的一天。(陈懿胜/大纪元)
基隆人正在努力转变,期盼基隆重回“台湾头”的一天。(陈懿胜/大纪元)
基隆杠子寮炮台。(陈懿胜/大纪元)
基隆杠子寮炮台。(陈懿胜/大纪元)

“基隆的起步比其他县市慢,但我们却走不一样的方式”,马娴育笑着说,为了计划,基隆市府成立专案办公室,从办公室成立的条文到招标细则,都找来专业人士给予建议;同时,有别于其它县市的聚落历史再造,基隆的计划从基隆港的西岸码头文化,延伸到东岸的大沙湾地理变革,辅以日俄战争,中法战争的历史场景,再加上和平岛的文化资产,从族群文化到环港廊带均包含在其中。

基隆的空间跟其他县市不一样,临山傍海腹地小,虽然让基隆的建设受到限制,却也带来不一样的历史发展,“以中国的时间来看基隆,或许会觉得基隆没什么特别,但导入西方的历史及日本的时间,基隆的立足点就不再只是个‘弹丸之地’,而是在世界潮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重要历史场景再现计划的范围很广,分散各地甚至是单点的历史建物与古迹,土地整合与取得是一大考验,“以太平轮纪念碑为例,由于纪念碑在军方营区围墙内,罹难者家属进出须登记身份,更不用说中国家属不得进入,所幸在文化部、基隆市政府与国防部协商下,围墙得以内缩,太平轮纪念碑可以重见天日”。

马娴育认为,无形的文化资产就在历史之中,基隆的土地文化养分非常“肥沃”,许多在地的文史工作室都在推广基隆,他们自发性的文章、报导,确实让基隆的能见度提高许多;大基隆的“故事”很多,文化局每周都会透过读书会分享找到的资料,虽然同仁多了很多工作量,但是可以让计划推动得更顺利。◇

责任编辑:宇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