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密西西比三角洲华人社区为什么很独特

人气 1537

【大纪元2017年03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婷编译报导)想到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你也许会想到那一望无际的棉田、佃农还有蓝调音乐。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三角洲也曾是吸引着华人移民的地方。目前三角洲的华人虽已减少,但你仍然可以见到华人老辈们留下的“遗产”。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导,住在密西西比格林维尔市(Greenville)的雷蒙德•王(Raymond Wong)表示,由于这里有很多非裔美国人居住,因此当地的华人社区是被孤立的,王说:“我们是中间人,正好在黑人和白人之间。我们不是黑人,我们也不是白人。所以这本身就使得你(与外界)有一些隔离。”

“华人安息园”和早期移民的杂货店

格林维尔市有一个“华人安息园”,安葬了历史上在这里生活过的华人。王的父母也是被安葬在这个陵园内。

王的父亲在1930年代,带着15岁的他从广东移民到密西西比三角洲。母亲几年后也移民到此。

和大多数生活在三角洲的华人一样,王的家族也是商人。那个时候几乎那一带所有的中国家庭都经营杂货店。

在中国内战之后不久,第一波中国移民开始来到了密西西比三角洲。在1900年代早期中国移民的速度开始增加。中国人原先是到这里采摘棉花,但他们很快也开始在这里耕作。

他们开始经营杂货店,在鼎盛时期,格林维尔还以当地的十几家中国杂货店而知名。

王说,他认识的所有人都是在杂货店长大的。这些杂货店出售肉类、新鲜蔬菜、罐头、洗衣皂等人们所需要的日常品,仅在一个小街区内,你就能发现至少4家店。

在1968年,王的父亲在当地开了一家中餐馆。王说,这可谓是下了一个赌注,因为当时没有人知道中国菜是什么。餐馆兴盛了40年。

昔日杂货店多已关闭 新一代华人已搬走

如今,在格林维尔市很多杂货店已经看不见了。大多数已经被关闭很长时间了,但建筑还在。王家的杂货店还在经营着,但所有权已不再是他们了,现在的业主是Cindy和Danny,出售薯条、汽水、啤酒和雪茄等。

Cindy说,现在的生意很淡,因为很多人已经离开了格林维尔。不过,就是凭着这个小生意,他们能够送两个儿子攻读大学。一个儿子在密西西比杰克逊市的一所医学院就读,另一个在密西西比大学主攻会计学。

在密西西比三角洲,华人的典型故事就是努力的工作,将孩子送入大学,再看着他们搬走。

退休的药剂师Sammy还清楚地记得当儿子仍然读高中时问了他一个问题:“爸爸,你想让我在你退休时接管药房吗?”

Sammy的回答是,“不,我想让你比我做得更好”。Sammy的儿子搬到了密西西比第十大城市克林顿市(Clinton),在那里做一名牙医。

Sammy的姐姐Sally说:“我认为,这一代人都认为这里(三角洲)没有机遇。”

Gilroy认为,密西西比三角洲的华人人口从1970年代中期时的2,500人缩减到现在的大约500人。

Sammy的妻子Sandra说:“在这些小城镇里,(华人)人口正在减少。对于那些受过教育的孩子来说,很多都想在大城市里,那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Sandra还说:“但是,我不认为这会让我们任何人感到沮丧,我们很高兴孩子们都生活的很好,享受他们的生活,体验着很多我们在小城镇无法体验的事情。”

密西西比三角洲的华人社区很独特

Frieda Quon说,她到各地旅行的越多,就越来越意识到密西西比三角洲的华人社区是多么的独特。她说:“我们彼此都有沟通,而其它州不是这样的。”

对于外部人来说,密西西比三角洲的华人社区的人都抱成团。他们会一起开车到数英里以外去跳舞。

生活在密西西比克拉克斯市(Clarksdale)的另一华人家庭Gilroy和Sally每周都与朋友和亲戚聚在一起,并尝试做着他们年轻时妈妈所做的菜。他们担心,妈妈的绝活儿会被失传。Sally说:“为什么我那个时候就没有问妈妈是怎么做的菜?”

很快,热情好客的Gilroy和Sally就为大家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大餐。有花椰菜炒牛肉、诱人的煎鱼、用胡萝卜和土豆烧的排骨等等,各道菜色香味俱全。

如今,虽然年轻一代已经离开了三角洲,但留下来的老移民仍然还是按照旧的传统生活着。#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中国保姆碎尸获刑20年 再轰动法国华人社区
华人社区:“邻里执警”或可改善警民关系
华人社区租房难 房客不易房东亦不轻松
从小家到大家  在华人社区传递关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