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开始 大陆企业债进入违约高发期

人气 1579

【大纪元2017年04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综合报导)进入第二季度,大陆企业的债券违约高发期来临,这是近两年大陆债券市场的规律。

四大原因造成二季度企业违约高发

据华尔街见闻4月12日报导,近两年来,每入第二季度,大陆的债券市场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违约进入了高发期。

报导表示,在4月之前已经有企业违约。东北特钢10起违约,大连机床和中国城建则分别有7只和6只债券陷入违约。另据光大证券分析师张旭统计,2016年年初至2017年3月,公募债市场共有28个发行主体出现实质性违约,涉及65只债券。但这些信息没有包括出现违约征兆的企业:如评级连续下调,公司业绩亏损,延迟披露财报,公司出现治理状况等。

之所以二季度以后企业进入违约高峰,首先是因为,4月份开始进入了偿债高峰,债券纷纷到期需要偿还。华创证券研报中指出,去年底债市暴跌直接导致了信用一级发行受阻,1月~2月到期规模不大,但3月~5月债券到期规模明显增加。

其次,4月份是财政缴款月,财政存款需要上缴,如果央行对冲不及时,市场资金面会面临短缺压力

再有,中共货币政策转为紧缩也对企业债务造成压力。中诚信董事长闫衍表示,近期市场利率抬升导致债券收益率上升,尽管初衷是金融去杠杆,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大幅度上升,这也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债务压力和风险。

另外,海外评论人士文小刚认为,企业违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陆经济不佳,市场需求不振,一些企业经营乏力,利润下滑。很多企业都是借新债还旧债,但是因为大陆对发债监管趋严,今年以来推迟或取消发行的债券数量共计100只,超过2014年和2015年同期总和的1.5倍。所以,企业资金链吃紧,容易发生违约。

一名上海券商高管认为,信用风险会上升。风险可能集中到杠杆过高的一些中下游民企和企业间金融业务比较发达的领域,东北、山东、云贵、内蒙,广西等区域企业风险较大。

联合资信研究总监聂逆认为,煤炭、钢铁、化工和建筑业中,很多企业收入和利润下降,长期靠举债来维持的经营状况或将到达临界点。

债市走向悲观 政府融资信评也遭下调

大陆海通证券姜超根据对债券研究员和投资经理投放问卷调查后发现,有58%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信用事件小幅增加”,有30%的受访者认为“信用事件会大幅增加”,认为信用风险降低的仅为10%。买方与卖方均对市场走向略显悲观。

不仅仅是大陆企业,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也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

标准普尔4月6日发布报告将江苏新海连发展集团长期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B,将其全资境外子公司香港致远集团评级从BB下调至BB-。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家被下调信用评级的中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标普此举显示中共地方政府债务已到了拉警报地步。

国际投行摩根大通驻香港私人银行业务执行董事Anne Zhang预计,在标普首次下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评后,中国可能有更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评被下调。

有外媒今年曾经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庞大的债务使它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统计,2015年大陆上市公司“在险债务”占债务总额的14.1%,据此推算大陆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中,潜在风险贷款比例为15.5%,规模达8.2万亿元人民币。

香港学者李家涛去年11月撰文分析,大陆如今企业债务风险沉重的原因,在于中共过去30多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资本配置管理上的市场作用疲弱、政府一直实行金融抑制政策,扭曲相对资本的价格,并为其偏好的部门(主要是国有企业)提供资本。

2017年中国债市存四大不利因素

英国《金融时报》2016年12月撰文分析了影响2017年中国债市的四大不利因素。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中共今年将防风险、特别是防范金融风险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货币政策描述为偏紧。如果今年货币政策和流动性呈现中性略偏紧,对债市而言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其次,去年12月美联储宣布加息,对中国债市收益率产生了巨大影响。加息后首个工作日,10年期国债期货和5年期国债期货更是一度创纪录跌停。

再有,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央行将银行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这将对理财规模的增量产生限制,将减少银行对债券投资的需求,从增量需求层面对债市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中国债券市场的高杠杆使市场非常脆弱。资本外流预期对大陆流动性产生冲击,大陆高杠杆投资的金融机构流动性难以维系,只能通过卖债、降杠杆的紧急操作补充流动性,造成债券市场大跌,资金成本上升,继而又触发了很多代持机构的止损线,于是要求终止代持,抛售代持债券,从而导致债市进一步暴跌。而央行为了债市去杠杆,货币政策可能呈现中性偏紧的态势,这将利空债市。#

责任编辑:李沐恩

相关新闻
大陆债市风暴牵涉国有银行 工行高级经理被查
大陆债市爆出离奇事件 考验投资者神经
大陆债市违约加剧 金融界敲响警钟
大陆债市波动 资金面紧张银行出钱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