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怀疑

作者:周平沙

如果能拒绝“再安排”,只有放下那些禁锢自己的宿命,寻找纯净无为的天地,不再怀疑。(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8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卡通《面包超人》里有一个“反话精灵”──心地好却被角色赋予说反话的本性。有时会怀疑丈夫是否是“反话精灵”上身,对我说话总是反着说。我们结婚超过二十年了,两人仍然“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他说话的习惯,不但不能习惯,还越来越“怀疑”他的“用心”。

星期日,我语带妒嫉与讽刺地对他说:“小妤儿真的是你的女儿喔!为什么星期六她妈妈打电话通知你:小妤儿感冒去看医生,而不是通知我?再怎么说,平常带她的是我,又不是你!她是你生的吗?”

“反话精灵”终于不说反话了,无辜地丢出莫名其妙的话:“你不知道他们星期六要加班吗?”他们是谁?加班跟打电话报告干女儿感冒看医生又有什么相关?这个“反话精灵”怎么越来越难理解了?过一会儿他又加上半句解释:“重点就是小妤儿生病要看医生,她妈妈带她看完医生再去加班!”

小妤儿的母亲虽然是先生多年的同事,但我从不过问他们工作的内容。他的下属星期六要加班我如何得知!但是,后半句话我突然听到了“重点”,他关心的是干女儿生病去看医生,所以只挑重点跟我说,我却用不信任的“疑心”看待他们的互动!

真相是:平日白天由我照顾的干女儿,星期五晚上回家后半夜发烧了,她的母亲星期六加班前先打电话向我先生(上属)请假。我想听的重点落在母亲“请假”这件事上?而先生一开始只说“小妤儿生病去看医生了”。

我在害怕什么?担心什么?早已认定丈夫变成陌生人,这样的结果,是随着角色扮演后之必然!?而我的“疑心”又起始于何时?何地?

突然明白了一点–我们的冲突、话不投机来自对他的怀疑。曾经发生的“不信任事件”让我对他不再信任,害怕被背叛的恐惧转为愤怒,近十年来,他不被信任的自尊被我的讪笑污辱着;被我歇斯底里的发怒痛扁着。他在忍让赎罪,而我也觉得自己已忍无可忍。

似乎,一生被安排着,循着某个轨迹前行。我的原生家庭对我的冷漠忽视,令我不知如何学习爱人。从小孤僻、多愁善感的我早有自知之明──不可爱的我不会有人爱。长大后,不相信能得到幸福的我,赌气跟着当时年纪稍大的同班同学走下去,心里面想着自己并不是一个可爱的女生,不理想的对象正可以抵销自己的劣势,让自己不那么自卑。

年轻时总有算命的说,将来我会嫁个“好丈夫”,不信命理的我姑且听之。但是,我错了!二十多年后才发现他是老天赋予的那个“好丈夫”。下班在家的他看见我熬夜赶稿写东西,白天睡大觉。洗衣、烧菜,家里的杂事他会全部捡起来作;对外则认真工作,怕被裁员,深怕妻小没有好日子过。

安逸变多疑?其中的傲慢令人难以忍受,他却忍受至今。没能设身处地从他的讲话逻辑理解他,总是拿自己的习惯、逻辑去分析他,结果自然是误解频生,哀怨四起。而“怀疑别人的真心”、“怀疑自己值得别人疼爱”是我与生俱来的宿命?

从小就不喜欢自己,厌恶自己,也害怕亲近别人,想当然耳,觉得别人不会喜欢我这个不起眼的丑小鸭!长大后还以为自己比别人放得下自我,放得下情,但隐约怀疑自己如果是个无私、无我者,为何生不出慈悲心来,那种大善的心性?

为何计划跟不上变化?因为老天的安排自有其道理。要跳出这个安排,首先得明白自己被哪些情绪障碍着,这些情绪或者来自原生家庭,或者来自前世的记忆,或者是源自生生世世无名的业障,如果能拒绝“再安排”,我想,只有放下那些禁锢自己的宿命,寻找纯净无为的天地,不再怀疑!◇#

──原载自看杂志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平时应该多屏蔽些负面情绪,把反话正说,这样就能避免很多不愉快的场面。
  • “中郎”本为官名,可惜,此“解元”连这也不知道,当即大骂古人粗率,竟将“郎中”(医生)印成“中郎”。
  • 笔者发现,〈殷其靁〉不仅是一首励志的诗篇,它还是一首预言诗。本诗以雷动于南山之阳起兴,预示了什么呢?《易经.豫》:“雷出地奋,豫。”根据《说文》的注解,“豫”的本义为“大象(大道)”所以,《易经》的这句话大意是:“天雷响而大地震动,大道(开传)。”
  • 不论是龙还是皇帝,不管是显贵还是平民,每个人都有不愿被触及的痛处、缺点和隐私,只要被直击揭露,都是件令人伤痛和气愤的事。如果你懂得以慈悲宽容对待他人,就更该用加倍的同理和善心,尊重自己最亲近的伴侣。
  • 礼貌是德育的一部分,教小孩子礼仪、礼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孩子出生以后就是一张白纸,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变好或变坏。
  • 我们会如此难过、郁闷、生气或受伤,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些“故事”,向我们讲述着发生了什么。我们不能不想这些过去的事,它们不断在我们头脑中回放。假使我们能够放下过去,专心致志于每个当下的时刻,情况会怎样?
  • 铁血将军巴顿在二战中的故事早已为多数军迷所熟知,他坚定、狂热甚至有些鲁莽、一根筋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巴顿最终成为这样一位独特的军人,与他的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以及初入军营时所受到磨练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巴顿将军是如何从一块“粗钢”被炼成“合金”的过程。
  • 因此一九六二年的那个早上,我告诉自己:就让别人说我的想法疯狂吧……继续跑下去就对了,永远别停脚。甚至连想都不要想,直到抵达那儿,千万不要把过多注意力放在“那儿”是哪里。不管碰到什么,继续跑下去就对了。
  • 但是,儿子大一结束的这个暑假回来,我们母子无话不谈的那个深夜,这才发现,当年母亲的心情似乎可以触及、可以体会──忧郁的母亲怎么能带给孩子幸福?那条把孩子带大的心路历程,忙碌又忧郁,只觉得路途漫长、绝望。不知母亲当年是否一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