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必解育儿千愁

与心灵共鸣的图画书──绘本(十二)

作者:刘如
Fotolia 孩子
抱着关心孩子内心需要别人倾听并且肯定自己想法的善意,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好好听孩子说话,给出理解和关注的善意,就会让绘本教育获得成功。(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5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学力提高、恶行防止、加深亲子关系、人与人爱的桥梁,等等,由于这数不清的儿童绘本的教育作用,日本小学校都普遍导入给学生读绘本的时间,使之成为一种学校教育的共识,然而,当我们这些热心的父母,带着强烈的为了教育孩子的目的,被必须完成给孩子读绘本的使命感催促着,强而为之时,却发现不遂人愿,孩子根本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乖乖地静静地坐着听你念书。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后,这才幡然醒悟,原来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间……

──一位日本妈妈的肺腑之言

(接前文)读绘本时,具体如何乐孩子所乐呢?这样做,真的就能成功地让孩子对绘本爱不释手吗?我们继续看这位日本妈妈是如何做的。

首先观察孩子的反应

她说,做法很简单,比如你举着一本书,打开图画,先观察孩子的反应,看看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顺着孩子的兴趣做出积极的反应,就会成功的让孩子喜欢上绘本。

一般年幼的孩子都喜欢动物,如果你翻开一幅以大象为核心的图画给孩子看,孩子一般都会对最大的主体动物感兴趣,目光极有可能马上被大象所吸引,眼睛紧紧盯着大象,这就意味着孩子对大象感兴趣,这里就是大人与孩子的区别,大人一般早已经对书形成一个固定的观念,那就是:书是要有文字的,是必须读文字才能明白内容的东西。所以大人对图画不看重,认为是辅助理解文字的,如果不读文字,必定无法达到给孩子读懂绘本的目的。因此,一般父母给孩子读绘本,不自觉地就是大人的思维与观念在读书,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想法与目光,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因此,翻开书就认定要从头到尾给孩子读文字,读文章,于是就这样开始读:“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如何如何。

翻开一本书,看到同样的页面,大人与孩子的关注点,看重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容易对图画感兴趣,如果他看到大象很兴奋,他是不会顾及甚至意识不到文字的作用和存在的,只是觉得自己发现了很有意思的大象,想要把这个有趣的大象,自己认为有关大象的很多想法要跟妈妈分享,要妈妈知道自己的想法,比如,这个大象好大啊,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看到过,很像呢,我家里也有大象的布玩具,等等等等,孩子可能正因为这幅画的大象,脑中展开了一系列的话题和想像的东西要对妈妈说,即使这个孩子还很小,无法表达太多,一定在脑中浮现出很多有关大象的东西,会用目光寻求妈妈的反应,看看妈妈是否也跟自己一样对大象觉得很有意思,想要与妈妈交流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些孩子的举动和心态,极易被大人忽视掉,大人往往会应付一句了事:“嗯,知道了,那么我开始念书了,从前,有一座茂密的森林……”这一下就把孩子的积极性给打击了,孩子会认为,为何妈妈对我的大象如此不在意,我这么想告诉妈妈我对大象的想法,结果妈妈一点也不感兴趣,突然开始读跟大象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东西。于是很容易就产生孩子不想听的反应。

这位日本妈妈的看法是符合幼儿心理的,对孩子来说,如果不能马上对大象做出反应,会非常失望,很小的孩子,他绝对不会去想,文字本身往下读,就会读到跟大象有关的内容,他的脑中还没有这个概念,即使是大一些的有过读书经历的孩子,也会如此,会喜欢说些题外话,这都是正常的想要跟大人交流自己想法的好现象,甚至是好机会。点滴绘本教育生活,本身不仅仅在于让孩子获得知识,也是出现话题,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桥梁和机会。

配合孩子话题积极反应成为知心交流

这位妈妈说,其实这个时候,妈妈应该配合孩子,先不读文字,或者说这个时候,根本不必急于读文字,而是对孩子的目光做出反应:“哇,大象真的很有趣。”孩子一定感到非常开心,更加想说话,会滔滔不绝地说出很多类似大象耳朵很大,鼻子很长,动物园的大象很多,他们是否吃西瓜,家里的布玩具大象如何如何不同,等等跟大象有关的话题。这时候,绘本对孩子来说,就是有趣的玩具。

那么大人会问了,那什么时候才读文字呢?先别急,请暂时把文字文章抛到脑后,彻底放下,改变原先“书是必须读文字的东西的观念”,首先把重点放到如何让孩子对绘本感兴趣,不厌恶绘本上。只有这样做,才能不产生抵触情绪,愿意接触绘本,否则,忽视孩子的反应,等于关闭孩子的心,失去孩子对大人的信任,他就会觉得绘本是很无趣很乏味的东西,不想再听,讨厌读书。以后再叫孩子过来听,就会很不情愿,情绪烦躁地乱翻书,或者一会儿就跑了,玩儿别的去了。

最初读绘本时,只要让孩子自由地看和表达想法就好,不必执著于大人的读书观念和目的。让孩子读书读出快乐就好,自由地读出自己所想,自由地自发地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就好,无论是看图还是自己已经能读,也无论说的是否是书中所写的,妈妈只管听孩子说话,给出知心的反应,哪怕将来你一边叠衣服,干家务,都可以认真听,认真地交流,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反应和想法没意思,不想听,或表现出不耐烦的脸色。

只要妈妈好好对应,孩子会说出很多他想像到的东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丰富的想像力。

说白了,这位日本妈妈的做法就是放下自己固有的观念,抱着关心孩子内心需要别人倾听并且肯定自己想法的善意,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好好听孩子说话,给出理解和关注的善意,就会让绘本教育获得成功。其实大人何尝不是如此,需要别人的倾听、理解、肯定和关注。

这位妈妈后来引导孩子读报纸,也用了同样的做法,结果孩子们不仅爱读书,还都有读报纸的习惯,而且彼此交流,话题丰富涌现,一家其乐融融。

下一期,这位妈妈会告诉我们如何引领幼小的孩子专注地读只有图画而没有文字的绘本。◇#

(点阅【与心灵共鸣的图画书──绘本】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幸福的声音,就是家里的背景音乐,天天听依然觉得很动听呢!
  • 教育孩子富有同情心并不意味着对他们说教或带他们去为穷人免费提供食物的施食处,而是将其融入日常的生活。你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你如何解决在公园发生的冲突,你如何促进孩子们日益增长的了解他人考虑他人的能力。你对培植孩子们的同情心是有影响的。
  • 真正研究历史具有无量价值。家长可以通过挑选书籍和纪录片,以及全家人到历史名城去旅游,鼓励孩子在家学历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当今时代尤其需要磨练分辨真伪的本领。同时,学历史还有滋养慈悲心等诸多好处。
  • 父母可适当且随机出“难”题给孩子,不管孩子是否解开了这个难题,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随机应变的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有助于孩子妥善处理问题、合理承担责任,以后若再遇到类似的事件,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得更圆满。
  • 基于东方人的含蓄与不善表达,我从来没有好好看着妈妈,好好握着妈妈的手,更别说亲吻她,拥抱她。但是在医院的那段期间我都一一做了……尽管我至今还是觉得“我爱你”三个字难以启齿,但我总算可以借着儿子的口向他们说了一次又一次!
  • 用力,自己知道;用心,别人知道。金杯、银杯,不如别人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别人的夸奖。“口碑”就是自我品牌,我们都要努力、用心来擦亮自我品牌啊!
  • 根据孩子天生好玩与好奇的天性,把绘本看成孩子的其中一种玩具,顺着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自发地听出乐趣,看出乐趣,最终变成孩子自己主动要听要读要看,一切都变得顺势而为,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最终父母所求的教育目的。
  • 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选择相应的绘本,第一步就是让孩子熟悉绘本,接触绘本,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绘本跟其它玩具一样非常有趣的印象,就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我和邻居的同伴们穿过一家又一家的餐厅和院子,在自己家和别人家的楼梯上上下下奔跑着……这幢守护我童年的小楼,是我生活了十年的地方,是个如此美好的居所,也是我即将失去的家。
  • 中国的绘画,不求表面的精细与形的准确,有时是似而非,更看重的是画家用心在触碰这个世界,其形象后面往往会产生无止境的联想和能量释放,这些与中国道家文化中的阴阳、虚实观大有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