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尊重生命 放生不是真的爱它

人气: 7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4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萧轩台北报导)台湾每年至少举办750次宗教放生活动,放生物种以鱼及鸟类为主。但是,这些被繁殖来饲养的物种被大量放生,不仅造成生态影响,被放生的动物可能也无法适应环境而夭折。当草率的“放生”行为沦为“放死”,宗教团体成员应理解,真正的善意与对生命的爱,不是为私(想要放生)而是为他(替动物和环境着想)。

“规模性放生”属于某些团体的附属活动,固定向商家购买动物,并在特定节日放生。然而,更糟糕的是“专门性放生”,对环境和动物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有些宗教团体以放生为主要活动,经常大量购买动物进行“专门性放生”,供应商为了图利,不择手段地滥捕野鸟、海龟等野生动物,并饲养在仓库中,再运送、贩卖给野放团体,过程中常造成不少野生动物大量死亡。

无知的好意 反而杀生

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执行长朱增宏表示,为放生而放生的做法,缺乏生态影响的认知,也不了解动物的特性。

“被放生的动物,离开原来的生长环境,时常因为适应不良而死亡;侥幸不死的,也可能造成放生地的环境改变或生态影响,危害当地原有物种。”

宗教团体放生的立意或许良善,朱增宏仍建议将放生改为“护生”,真正负起照顾动物一生的责任,不仅对生命尊重,也保护了环境,是另一种大爱的展现。

养宠物=照顾它的一辈子

大自然有各种生物,食物链中每个角色都很重要。但是,因应宗教的放养需求,被贩售、放生的动物可能屡屡被抓、被放。澎湖县立马公国中老师林美惠直言,宗教放养的行为应该被制止,如果不放生,就不会有人饲养或是捕捉,“(动物被反复抓捕)反而是一种凌虐”。

除了团体大量放生,个人零星的放生行为也很常见。有些饲主出于好奇,喜欢饲养外来种动物,却在宠物长大后,发现不好饲养而丢弃,例如:巴西龟、鳄龟、黄金鼠、牛蛙等。这些外来种宠物竞争能力强、存活率高、抗病力强、成长速度快,一旦被弃置在野外,将对生态产生严重的冲击。

受到电影《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的影响,不少孩子吵着要养鱼。林美惠表示,父母应教育孩子生态和环保的概念,让孩子知道,这些鱼是被繁殖来卖的,如果有一天不养了,放回原野也不会活命。

林美惠表示,如果饲养任何宠物,绝对不能因为不喜欢或嫌麻烦就弃养。她再次强调,父母对子女要灌输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念,“既然要养宠物,就要照顾、陪伴它到老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