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传艺诊疗所 一窥寄药包文化

知名药妆业者规划“传艺诊疗所”特展,13日在宜兰传艺园区开幕,现场复刻日本明治时代街景,藉由展示与体验,一窥台湾早期的“寄药包”生活习惯与老阿嬷的挽脸手艺,充满浓浓复古风情。(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人气: 5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5月13日讯】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传艺诊疗所”今天开幕,展示台湾早期“寄药包”文化之外,欢迎游客前往感受怀旧风潮。

由“日药本铺”宜兰传艺门市所规划的“传艺诊疗所”,上午在传艺园区文昌街开幕。这处地方突破以往日本药妆通路形象,复刻变身为日本明治时代街景,带领游客穿越时空,藉由展示与体验,一窥80年前台湾早期的“寄药包”生活习惯与老阿嬷的挽脸手艺,另也重现国人早期对健康与美的重视,以及从药品美妆品串起的人情味。

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说,现代人生活便利,透过网路就能购物或向医院挂号,但在80年前的台湾,乡村民众多半只能仰赖“寄药包”,且这种到府补充药品的服务,下一趟再来有时候得再等上3个月。

“寄药包”大约从1930年代由日本传入台湾,也称“行动药房”,由制药厂商将一般家庭常用药品放入大药袋内。家庭若有需要,可透过业务员将大药袋寄放在家中,并依据已经开启使用的小药包来结算款项,业务员每隔1至3个月到府结账一次,再将已经过期的商品更换并补入新品。

在交通不便、生活艰困、医疗贫瘠的年代,“寄药包”某种程度来说,确实解决不少民众日常健康照顾问题。

“寄药包”的业务员工作范围很广,乡下人重感情,有时会邀请业务员在家中用餐,久了就变成好友。药商也因此用“交情”来巩固业绩,避免被同行抢走业务。

基金会说,“传艺诊疗所”内展现“寄药包”各种图解说明的药品,例如画着一位孩童上茅厕,表示专治下痢腹痛;若是手摸头就是用来治发烧头痛;扶着肿胀的脸庞则是牙痛时使用。最有趣的是气喘用药,画着虾、龟、扫把这三个图像,代表着台语发音的“虾龟嗽(气喘)”。这些收藏的不只是药包上那一个个俗又有力的药名与图案,还有难忘的童年回忆。

此外,挽脸是早期台湾婆婆妈妈们便宜又好用的传统美容技艺,街头巷尾常看得到。在台湾,准新娘出嫁前也会由好命长者为新人挽脸,才会“有人缘,得人疼”,挽脸同时也象征另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因此也称作“开面”或“开脸”,所以未出嫁的小女孩不可挽脸。

另外,年节俗谚“二十四送神,二十五挽面”,老一辈认为,改头换脸能去除晦运,为新的一年带来好的兆头,后来演变为遇到重要节庆或是祭祖、喝喜酒时,妇女也会去挽脸以示慎重。(转自中央社)

知名药妆业者规划“传艺诊疗所”特展,13日在宜兰传艺园区开幕,现场复刻日本明治时代街景,藉由展示与体验,一窥台湾早期的“寄药包”生活习惯与老阿嬷的挽脸手艺,充满浓浓复古风情。(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知名药妆业者规划“传艺诊疗所”特展,13日在宜兰传艺园区开幕,现场复刻日本明治时代街景,藉由展示与体验,一窥台湾早期的“寄药包”生活习惯与老阿嬷的挽脸手艺,充满浓浓复古风情。(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知名药妆业者规划“传艺诊疗所”特展,13日在宜兰传艺园区开幕,现场复刻日本明治时代街景,藉由展示与体验,一窥台湾早期的“寄药包”生活习惯与老阿嬷的挽脸手艺,充满浓浓复古风情。(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知名药妆业者规划“传艺诊疗所”特展,13日在宜兰传艺园区开幕,现场复刻日本明治时代街景,藉由展示与体验,一窥台湾早期的“寄药包”生活习惯与老阿嬷的挽脸手艺,充满浓浓复古风情。(全联善美的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