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纽约.美丽与哀愁

匈牙利布达佩斯纽约咖啡馆

作者:筱琳子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南部,两头鹿在多瑙河泛滥的洪水中游泳前行。摄于2013年6月11日。(PETER KOHALMI/AFP)
font print 人气: 647
【字号】    
   标签: tags: ,

它并非你我眼中离马来西亚几千公里之遥的世界之都。它其实座落于欧洲心脏地带──布达佩斯。它的文史风情揉合了19世纪奥匈帝国的美丽与哀愁,在蓝色多瑙河温柔守护下,静待你叩门造访。

世界上最美的咖啡馆──文化大师的聚会之地

白雪皑皑的冬季,一想到我就快踏入这块瑰丽的咖啡圣地,沾染丝缕文学气息,步履不觉变得轻捷起来。

据说早在19世纪末期,“东欧小巴黎”布达佩斯就拥有多达五百家咖啡馆。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1894年丽华登场的纽约咖啡馆(New York Café)了。你是否纳闷:“不在纽约,怎么又名纽约?”

据说咖啡馆因位于当时的纽约保险公司大楼内而得名。非但如此,二战时期的时候,如果收件地址写着纽约,信件就会被送往布达佩斯的“纽约”,而非美国纽约。可见这座咖啡馆当时的锋芒有多锐!姑且不论百年老字号响当当的名头,在纽约咖啡馆金碧辉煌的穹顶下,作家、作曲家、诗人、艺术家、画家的灵感、创意、文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因此咖啡馆也自然成了匈牙利文人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喝了咖啡,敞开了思路遂开始创作。许多影响社会的大事件也都在此酝酿而成。

推开沉甸甸的大门,繁复精致的内装令人瞠目结舌,金碧辉煌的空间无限延伸着。我错以为自己来到宫殿了。这家融合了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格的咖啡馆,皇家风范一览无遗,确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盛名远播的咖啡馆里,当地人也好观光客也罢,同样络绎不绝。每个人都用尽双眼或镜头来回巡礼。咖啡馆内分高低多个区域。触目所及的是流线造型的石柱,门廊、沿柱、墙角、台阶、扶栏等无一不精雕细琢,俨然一座王宫御苑。

在一盏盏巨型水晶吊灯所营造出的柔美灯光下,我倚坐在绒布座椅上,低头闻的是咖啡香,抬头见的是顶棚线条优美的油画。壁梁间细致精巧的白金浮雕更是无懈可击,果然不愧为一座文人辈出的古城!

当下浸润在纽约咖啡馆的绝色氛围里,曾经的繁华盛世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我按捺着内心的悸动,径自盘算:“原来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让我们回到奥匈帝国时代的繁华盛世。”

“没有咖啡就没有文学。”

据说这是当年经常光顾纽约咖啡馆的匈牙利作家马劳伊曾经说的一句话。进入20世纪后,由于受到作家、诗人、音乐家、哲学家和画家们的青睐,纽约咖啡馆遂成为匈牙利文化大师们聚集地。文人雅士济济一堂,灵感所至的时候就奋笔疾书,咖啡馆老板大概因为非常喜欢这种状态,从而设立了书架,为大家提供了百科全书等多种工具书以及匈牙利国内外的主要报刊。

更贴心的是,咖啡馆的仓库里还储备了大量的墨水和纸张,随时让大师们使用。此外,许多客人在这里都有固定的座位,并由指定的服务生提供服务。久而久之,默契油然而生,客人只要一个眼神或手势,服务员就已心领神会。

可惜好景不长。这种荣华时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匈牙利的战败而告终止。虽然一些艺术家后来还常常到此,但昔日荣景已不复存在。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大楼在战火中受到破坏,咖啡馆在1947年面临被关闭的命运。直至1954年,虽再度开张,却难现昔日光彩。

而听说匈牙利人爱泡咖啡馆的程度,甚至到了“可以一天不喝酒、不抽烟,却不能一天不喝咖啡”的地步。那试问旅人的“布达佩斯”印象里,又怎能少得了那一抹诱人的咖啡香呢?是的,喝咖啡终究成了匈牙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嗜好。

对他们来说,它何止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当下纽约咖啡馆不只是时尚和消费的代言,也是艺术和文化的地标,更是匈牙利生活的开始。毋庸置疑,这里的人早已将咖啡融入自己的生命中。欣赏宫殿般的装潢和陈设之余,如果你边品尝着精致的咖啡和甜点,边聆赏回荡在大厅现场弹奏的钢琴旋律,没多久必遁入如诗如梦的境域里。

从荣衰兴亡、几经废弃到今天的重现辉煌,纽约咖啡馆俨如布达佩斯的缩影。那波光粼粼的多瑙河、那叮叮而过的老式有轨电车、那年代久远的城堡和教堂,就这样一直悠悠折射着这所城市独有的文化气息。

而今,文人墨客政商名流的身影虽已远去,然而,当地人还有更多的旅人在这咖啡香缭绕的空间里仍恣意细嚼着历史,殷殷期盼着未来。后来我终于发现,在百年咖啡馆里呷一口咖啡,喝的是情意,品的却是岁月况味呵。(本文限网站刊登)

──转自作家筱琳子脸书

(点阅【筱琳子】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传统中最早的艺术学校是一五六二年时,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一五一一~一五七四年)在佛罗伦斯所创建的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l' Arte del Disegno),学生们在学院里学习绘画技巧,包括解剖学和几何学。十年后另外一间学院:圣路卡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在罗马创立。和佛罗伦斯的艺术绘画学院相较,圣路卡学院较偏重教育和艺术理论。
  • “我作为一个笃定的唯物主义者走进她的家门,并不相信死后还有生命。现在,我要说,我相信了。展现给我的真相,让我不再有任何怀疑。”——理查德.霍奇森博士(Richard Hodgson,1855–1905,剑桥大学讲师,著名“打假者”)
  • 匆匆人生,舍得之道总贯穿期间。舍与得不就像天与地,水和火一样吗?相互对峙下又彷如共一。(Fotolia)
    这辆宝蓝色的福特,忠心耿耿跟着妈妈,竟然也有20年光景了!时光悠忽,它除了见证我们七个的成长,伴着爸妈孙子们度过许多欢愉的孩提时光,渗透了妈妈东奔西跑为家忙的汗水,还有更多更多悲喜交织的回忆。
  • 我体内所流动的温热血液是妈妈赐的,正如儿子体内也流着我的血液一样。身为孩子的被母亲无条件爱着;身为母亲的,也被孩子沛然滋养着。这种密不可切的关系,又有谁能取代?
  • 如果说,能把爱好当作职业是件让人幸福的事情,那EMMETT LONDON的创始人、衬衫设计师罗伯特Ÿ艾梅特(Robert Emmett)就是这幸福人群中的一位了。罗伯特儿时的梦想就是制作衬衫,而且还要制出前人未做过的、给人带来轻松和欢悦的衬衫。
  • 正史中所记载的事,则字字句句皆可考证,无一事为虚构,无一事是杜撰。史官(或史家)对历史的详实记录的正史,有别于古代私家野史编撰的史书。《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正统纪传体史书为正史。现且从正史中所记载的事例来看下:有神论和无神论,有鬼论和无鬼论,孰真孰假?1、不信鬼被鬼吓死;2、仗势夺田杀人,鬼魂索命。
  • 唐代书法艺术不仅给人们留下一幅幅令人景仰的笔墨宝卷,更重要的是给人们留下了珍贵无比的精神财富。书家们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无不体现出其高洁的人品,而崇高的信仰和正信是其成就的关键。
  • 1785年,罗浮宫沙龙展开幕了,瑞典画家维特穆勒焦虑中等待着。他绘制的一幅巨大的肖像画,将会被展示在一个尊贵的重要位置;因为他画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王后—玛丽‧安托奈特!
  • 作者的女儿身穿“坦”字毛衣。(曾铮提供)
    我把“土”字边的字扒了个遍,最后选了“坦”字作为女儿的名字。希望孩子一 生“平坦”、为人“坦率”、“坦诚”、“坦荡”。
  • 这世界也许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有时候一厘米的富余就足以让我们畅通无阻。出现的许多问题,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那一厘米的差距而想当然地行事。要想发现那一厘米的差距,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摒弃先入为主的判断,尊重事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