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踏中横寻桃花源 铁汉筑路忆当年

中横公路是半个多世纪前,有数以万计筑路人在山川披荆斩棘,血泪如绯樱遍撒太鲁阁山林间,历经3年多,伤亡近千人,完成壮丽风光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詹亦菱/大纪元)

人气: 24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5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詹亦菱台湾花莲报导)在春暖花开踏青季节,走访中横公路中海拔山区聚落,探访中横筑路人的生命故事,逾越半世纪拍摄的老照片,宛如走进时光隧道,当年的勇者如何盘旋于崇山峻岭间,一锹一铲、一斧一凿、完成台湾前山通后山的道路。

这道路承载数以万千动人故事及背后的辛酸。在中横开路时期,中横沿线要有蔬果供应;中横开通后,退辅会安置筑路人与退役军人从事高冷蔬果种植,迄今仍有数户第二代在此以农耕为生。

横越中央山脉的中部横贯公路,是纯手工打造的中横公路、驰名中外;在太鲁阁国家管理处天祥管理站设立“中横故事馆”,展出的老照片,其中包括中横日据古道、中横开拓过程、探勘及施工照片;在中横每一道山壁上,都诉说着先人开垦故事。

民国45年7月中横举行开工仪式,由当时担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副主委蒋经国(左)和美国大使(中)及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严家淦(右)等3人,一起参与破土典礼。(詹亦菱/大纪元)
民国45年7月中横举行开工仪式,由当时担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副主委蒋经国(左)和美国大使(中)及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严家淦(右)等3人,一起参与破土典礼。(詹亦菱/大纪元)

中横在1956年开工,政府动用上万人力辟路,人数最多的是荣民,他们在悬崖断壁间,徒手开挖,一斧一凿与大自然搏命。历经3年9个多月的艰苦施工,共有225人殉职;是荣民弟兄用生命、血汗换来的交通建设,是一条血与肉铺成的公路。

中横多属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从开工到完成,历经多次的强烈台风和地震,如在民国46年发生的5级地震,使太鲁阁至溪畔滚落无数巨石,不仅击垮桥柱,冲毁工棚,工人更伤亡达20多人;48年接连的琼安强烈台风及露依斯台风使中横全线电讯设备损毁惨重,开辟中的中横也严重坍方。

矗立阁口的东西横贯公路牌坊,1960年建造,迄今已逾半个世纪,是太鲁阁国家公园的重要入口地标。(詹亦菱/大纪元)
矗立阁口的东西横贯公路牌坊,1960年建造,迄今已逾半个世纪,是太鲁阁国家公园的重要入口地标。(詹亦菱/大纪元)
中横公路著名景点之一的长春祠即是为了缅怀因筑路失去生命的筑路人所建。(詹亦菱/大纪元)
中横公路著名景点之一的长春祠即是为了缅怀因筑路失去生命的筑路人所建。(詹亦菱/大纪元)

透过故事馆的老照片,揭开中横神秘面纱,记录筑路人不畏苦累危险的工作身影,也留下陡峭的山路景色,重现当年筚路蓝缕的辟路史,保留当年辟路人的共同记忆,让民众从旧记忆中,感恩与缅怀前人筑路坚毅不挠的精神。

中横走过一甲子 铁汉回味当年  

中横走过一甲子 筑路人郑常凯回味当年。(詹亦菱/大纪元)
中横走过一甲子 筑路人郑常凯回味当年。(詹亦菱/大纪元)

开筑中横的老兵一个个凋零,当年筑路的热血青年郑常凯才30岁,如今已92岁白发苍苍了,他说,日子过那么久了,当年患难的伙伴全都走了;时隔60多年,血泪辟路过往仍烙印在脑海,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身材魁梧的郑常凯于1926年出生在福建长乐,曾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员,青春岁月奉献在做筑路工程,他一生未娶,在中横双脚深受重伤,在医院疗养8个月后就离开花莲,到台北工厂工作,年老时在花莲荣家颐养天年,回到青春岁月难以遗忘的时光。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8年抗战结束后,1946年国共又全面开战,共产党在东北取得优势,那时郑常凯被国军捉去当兵,还不到2个月,随着国军在东北失利,部队于1949年12月撤退至台湾;郑常凯原是海军陆战队的一等兵,他的勤务大多是在部队站卫兵,在1956年间,他和许多同袍一样,从南部被调派到中横开路。

回忆起60年前在中横出生入死,郑常凯说,当时他负责洛韶到西宝之间的路段,从太鲁阁口徒步至35公里外的洛韶,沿途都是狭小的悬崖断壁,一不小心就可能跌落山谷,从太鲁阁走一天才能到西宝,这日子让他永生难忘。

郑常凯说,每天和伙伴攀在悬崖峭壁打大岩石,用𨱍头猛钻石头,凿开石洞放炸药,步步惊魂,还目睹同袍不小心被炸开的落石击中死亡,而他的脚踝也被炸开落石击中、皮开肉绽,当时年轻体壮,都是用劳力筑路,生死就一线间。

烙印在双腿上的伤疤,郑常凯看着却忍不住红了眼,他说,回到中横走在惊险路段都会害怕,当年参与开辟公路,当时就只想要把路筑好,和伙伴们出生入死,即使过一甲子了,这条路仍是国际有名的,证明有心做就有力量,完成一条美丽又惊险的道路。

访桃花源 有机水蜜桃农谈甘苦

洛韶位于中海拔地区,沿路林木交错、空气中充满樟木香味,走入云雾步道,沐浴在芬多精森林中,让人心旷神怡。(詹亦菱/大纪元)
洛韶位于中海拔地区,沿路林木交错、空气中充满樟木香味,走入云雾步道,沐浴在芬多精森林中,让人心旷神怡。(詹亦菱/大纪元)

中横公路的洛韶与新白杨位于中央山脉的中海拔山区,标高1,150公尺,早年因政府安置中横开路荣民,因而有农作生产区域,山林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野生动物如鸟类、松鼠、果子狸、山羊、山羌、山猪、台湾猕猴等,四季气候分明,山林有怡人风貌;即使是7、8月盛夏时节,仍然保有一股轻柔的凉意,让旅人能投入这片世外桃源、驻足歇息。

洛韶位于太鲁阁国家公园辖区内,海拔1,150公尺,云雾缭绕空气清新。(詹亦菱/大纪元)
洛韶位于太鲁阁国家公园辖区内,海拔1,150公尺,云雾缭绕空气清新。(詹亦菱/大纪元)
洛韶也在中横公路台8线154K,公路局第四区工程处洛韶工务段。(詹亦菱/大纪元)
洛韶也在中横公路台8线154K,公路局第四区工程处洛韶工务段。(詹亦菱/大纪元)

洛韶及新白杨地区的天使心果园和朝良农园,皆以有机农法栽种水蜜桃,过程中不喷洒农药、不施化学肥料,种植出的风味有别于一般的水蜜桃。农友们在艰苦中仍然坚持与大自然和平共处,从惯行农法转型有机栽种,骤变的外部环境考验着农友的智慧。

来到天使心果园主人周美华,都以自制的水蜜桃醋及水蜜桃果酱、点心,热切招待来客。(詹亦菱/大纪元)
来到天使心果园主人周美华,都以自制的水蜜桃醋及水蜜桃果酱、点心,热切招待来客。(詹亦菱/大纪元)
洛韶山上的水蜜桃花开了。(詹亦菱/大纪元)
洛韶山上的水蜜桃花开了。(詹亦菱/大纪元)

参访天使心果园其主人周美华,热切的以自制的水蜜桃醋及水蜜桃果酱、面饼点心,招待来客,并分享制作水蜜桃醋、酱、酵素等,教人健康饮食养生之道;也透过有机水蜜桃栽植及对土地友善的耕作理念,来保护自然环境、生产自然丰富的食物,让消费者健健康康。

天使心果园周美华叙述着猴采桃的故事,有机农对友善土地及对大自然生态共生的理念。(詹亦菱/大纪元)
天使心果园周美华叙述着猴采桃的故事,有机农对友善土地及对大自然生态共生的理念。(詹亦菱/大纪元)

从事耕作是继承家业,对上一代的感恩,是周美华坚持山林的动力。过去周美华看见公公的天然果树,遭受周围环境农药荼毒,于是决心与惯行农法划清界线;她说,种植在山区的有机果树最为艰辛,从栽植到收成要经过6年,除了要对付杂草、病虫害外以及野生动物的入侵外,还得面临天气变化、运输不便和采收时限等因素,有时难免入不敷出。

天使心果园周美华的桃花源,经营友善土地自然农法,经得起山中岁月的浪漫与考验。(詹亦菱/大纪元)
天使心果园周美华的桃花源,经营友善土地自然农法,经得起山中岁月的浪漫与考验。(詹亦菱/大纪元)

在水蜜桃的采收期,周美华白天忙着务农,在夜间又得摸黑去驱赶山猪,几乎无法睡觉,搞得自己精疲力尽又担心受怕,尤其在采收的前1、2个月,水蜜桃的果香会吸引猕猴取食;夜间山猪出没,有时甚至将整棵果树撞倒,看见水蜜桃被摔烂、咬得坑疤,心都碎了;背后付出的努力、外人难以想像,她还是坚持守护桃花源。

朝良农园杨朝良栽植有机水蜜桃,朝向良善的生命,让自然资源不断再生,友善生态水蜜桃品牌。(詹亦菱/大纪元)
朝良农园杨朝良栽植有机水蜜桃,朝向良善的生命,让自然资源不断再生,友善生态水蜜桃品牌。(詹亦菱/大纪元)

有机栽种 杨朝良与大自然共生

太鲁阁新白杨山区海拔约1,600公尺,山势陡峭难行,穿梭山林小径才能到达的朝良农园,杨朝良的水蜜桃,朝向良善的生命,与大自然共生,让自然资源不断再生,寻找到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点,除了让人吃饱,也让动物吃饱,友善生态水蜜桃品牌。

杨朝良初期接手父亲的果园,他使用多年农药和除草剂,日久身体受到伤害;用除草剂除草却造成陡坡的果园水土流失,连带使果树的生产力降低。转作有机后,虽不如以往惯行农法方便,却发觉身体越发硬朗,山坡地的水保功能也更完善。

杨朝良说,令他惊艳的是在园里不曾造访的生物,像是鼬獾、斯文豪氏赤蛙、灰喉山椒鸟、鬼艳锹形虫、黄嘴角鸮(保育类动物)、环纹蝶(环境指标动物)等,纷纷成了果园的常客。他以自然机制平衡果园生态,创造了生态的多样性,使农场成为热闹的动物乐园。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