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学无趣? 华顺发让学子从小爱科学

华顺发小时候省下公车钱,存下来买课外书。(徐乃义/大纪元)

人气: 31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6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没有任何学校任教经历,但在桃园地区培育科学人才无数的华顺发,其所创办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室,凭借脱胎换骨式的教育改革,最终交出优秀成绩单。2015年秋季班,毕业生多人录取常春藤名校,多位学生代表台湾参加国际奥林匹亚竞赛荣获金牌。每年都有多人录取台大医科,2016年的三类组全国指考榜首也是出自其门下,但该实验室每年的毕业生仅约廿人上下而已,能有如此成果,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对科学有独特兴趣  被誉“少年科学家”

华顺发表面上的确是在教授“科学”,更深层的是在教授“读书态度”与“人生愿景”。(徐乃义/大纪元)
华顺发表面上的确是在教授“科学”,更深层的是在教授“读书态度”与“人生愿景”。(徐乃义/大纪元)

在桃园土生土长的华顺发,父亲是外省老兵,母亲仅小学毕业。由于家境不好,父母学历和社经地位较低,因此并未期待他鲤跃龙门,也让他能不受拘束的自在成长。小学毕业时,华顺发知道家庭经济不佳,跟班导师说不参加毕业旅行,连区区50元的小学的毕业纪念册也买不起;国中毕业纪念册中,班上唯一还没有电话号码的就是他;升高中的暑假,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有一张自己的书桌和台灯。

华顺发从小就对科学有独特的兴趣,就读武陵高中时得过全国科学展览第一名,曾因作品《光周期对哺乳动物生殖周期之影响》,被当时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馆长陈石贝誉为“少年科学家”;因学校的信赖,他经常一个人在武陵科学馆做化学和生物实验,动辄超过晚上十二时。因为实验做得比较多,深深感受台湾科学教育的潜在盲点:实验器材与药品的不普及、不便利,还有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常无法和生活经验连结。

以生活为出发点  而非实验室

1987德国杜宾根大学遗传研究所长雷福乐选为在台研究学生,原本华顺发可以保送人人向往的台大,他却选择中兴大学植物学系,他说:“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华顺发大二时,就在日记本中写下:“如果未来因故无法读博士,第二志愿就是从事科学教育的改革”,没料到从1995年6月迄今,22年来在体制外从事科学教育的改革,改革的主轴为“生活科学”。他说,过去大家所接受的基础科学教育,都只能在学校进行,回到家,几乎不可能重复书本上所教授的科学实验,因为家里没有物理实验器材,没有化学实验药品,就算父母亲热心协助张罗,也往往功亏一篑,就是少了那么一种药品或器材,实验常常因而无法完成。

他认为,“科学就在我身边”,生活中太多的器材、物质可以拿来做实验,基础科学教育的教材设计应以“生活”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实验室”为出发点,实验器材与药品皆取材自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回到家想重复学校的实验时,就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如此一来,科学才能天天接触,才可以生活化,才得以摆脱枯燥、无趣的刻板印象。

一般人对“科学”的印象是试管、烧杯与酒精灯,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玻璃实验器材。要让家长接受,诸如空宝特瓶、破袜子、没电的干电池、不亮的日光灯管、回收的吸管和布丁杯等生活用品,也可以变身为实验器材,这需要不断被社会否定,却又能自得其乐的坚毅心态。

传统文化  转换成有趣科学实验

华顺发睡钉床实验。(华顺发/提供)
华顺发睡钉床实验。(华顺发/提供)

华顺发认为,科学的本质本来就是相通的,只是因为研究主题的差异,才将之细分为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微生物、天文、地质等不同领域。现今的科学,在许多尖端的领域,亦很难严格区分它究竟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学?华顺发在22年前,就已走在世界最尖端,传统华人文化当中的碟仙、鬼火、爬刀梯、睡钉床、过火、神桌转动,在华顺发的科学教育下,都转换成一门门有趣的科学实验。

在天文学的课堂中,华顺发巧妙的揉合数学、七言绝句和看似守旧的“廿四节气”,让学生对天文学产生兴趣。在讲授看似需要死记硬背的周期表时,他花费近一小时,从古希腊、古埃及、佛教所认知的“元素”开始讲起,讲到中国五行的相生相克、西洋炼金术士、东方的炼丹道士,再讲到19世纪末的门德列夫,最后才讲到现在的周期表。

众所皆知,伽利略是西方科学发展史上里程碑性的人物,但华顺发在某些课程中,要国高中的学生们“重蹈覆辙”──重复伟大科学家当年不是很成功的科学研究,让孩子去领略伟大科学家当时的发想、了解伟大科学家也都曾失败过。

教授读书态度与人生愿景

华顺发的科学教育,表面上的确是在教授科学,更深层的是在教读书态度与人生愿景,他经常勉励学生,“年轻时,每个人都是陶铸中的初坯,都有成为钟鼎名器的可能,在想成为什么,和真正成为什么之间,是需要‘刻骨铭心’来填补的”;“青春是一条不可逆的化学方程式,唯有把握当下的反应条件,做最精彩的能量释放!”

青春年少的孩子们,每周从他这个门进进出出,耳濡目染下,人生的企图心与愿景,绝非当下沉迷于电玩、手游的青少年可比拟。华顺发摊开一位现在18岁,已获得北京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两名校正取入学通知,甫从武陵高中毕业的高三学生游子权的自传,让人惊讶于他的人生企图心竟如此远大。

华顺发说,身为科学班的学生,许多同学宁愿只参加必修的微积分,其余时间花在复习高中的社会科,但这位同学却不甘心,他问自己:“太史公司马迁与我年纪相仿时就已壮游天下,遍览名山大川,故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难道我的十八岁青春,要轻薄得只剩几张复习卷?难道我愿意让自己的人生,单调的只剩选择题?不!我的岁月不值得被如此贱卖给那些空洞的答案卡!我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也要像司马迁一样,在青春的岁月中,在浩瀚的学海中与豪俊交游,养成浩然之气!我了解到,被自己的热情与求知欲所驱动的探索,是如此的大快人心!”

学科学可培养思辩能力

华顺发认为,学习科学,并不是未来一定要走理工、医学领域,只是要让自己多一些清晰的思辨能力,不要被“无知”和“伪科学”牵着鼻子走,可以让自己的能力,为人类尽一点微薄的贡献。

华顺发回首来时路说,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曾一直被社会主流价值所否定,但他坚信,“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如今,如同华顺发自己脸书中所提及的,学生已开枝散叶,遍布美洲、欧洲、澳洲、亚洲,国家涵盖美国、英国、日本、澳洲、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芬兰、加拿大、新加坡、中国等,人生如果可以被需要,人生的终点,如果还有人记得你、感恩你,这一趟人生旅程也就不虚此行了。

优秀毕业生感谢华顺发老师。(华顺发/提供)
优秀毕业生感谢华顺发老师。(华顺发/提供)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