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译《高僧传》中的佛门圣乐篇章

作者:仰岳
font print 人气: 530
【字号】    
   标签: tags: ,

高僧传》为南朝梁僧人慧皎(497年~554年)撰,共分十四卷,记录中国东汉至魏晋时期近六百位佛门僧侣的史料。慧皎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儒学,以史家写史之法参考数十家著作,亲自走访大江南北,广访乡里故老,最后完成这部钜作。

高僧传》依僧人的德行、事迹,分作“译经”、“义解”、“神异”等十科,每科均有论述,其中“经师”一篇的论述,为现存佛门典籍中关于乐论最完整的一篇记载,其中论及听佛门圣乐的好处为:身体不疲、不忘所忆、 心不懈倦、音声不坏、诸天欢喜… 现译其完整的内容如下:

《经师论》

【原文】
夫篇章之作,盖欲申畅怀抱褒述情志,咏歌之作欲使言味流靡辞韵相属。故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也。然东国之歌也,则结咏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合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

【白话语译】
人们写作文章,是为了书写情怀与表达内心志向,创作歌曲是为了使语言充满诗词般的韵味。

《毛诗序》说:情动于心中,便用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无法表达就用歌唱来表达。中国的歌曲歌词要押韵,这样才能唱得出来。佛国的赞颂,是以偈(佛门的诗歌,每偈由四句构成)作为颂词,歌与赞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有配合乐器,协和音律的要求,符合要求,才有说不尽的美妙。因此以钟磬之乐伴随唱歌才被称之为乐,用管弦乐协助佛赞,则被称之梵呗。

(箜篌伎乐飞天 西魏 敦煌莫高窟 285窟)
《箜篌伎乐飞天》。(西魏 敦煌莫高窟 285窟)(公有领域)

【原文】

夫圣人制乐其德四焉: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如听呗亦其利有五: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懈倦、音声不坏、诸天欢喜。是以般遮弦歌于石室,请开甘露之初门,净居舞颂于双林,奉报一化之恩德。其间随时赞咏,亦在处成音。至如亿耳细声于宵夜。提婆飏响于梵宫。或令无相之旨奏于篪笛之上,或使本行之音宣乎琴瑟之下。并皆抑扬通感佛所称赞。故《咸池》、《韶武》无以匹其工。《激楚》、《梁尘》无以较其妙。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 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

【白话语译】

圣人创作音乐作用有四个方面:感应天地万物、沟通人与高层生命、安顿天下万民、使之能回归大道,谐和有序、教化人心。人们听梵呗也有五个好处:让身体不疲倦、不忘记应该记得的东西、精神不松懈永远有精进之念、声音保持良好悦耳、让护法众天神欢喜赐福于修炼者。因此人们在寺庙中演奏佛门圣乐会让神灵听到后打开通天之路(此段也可指释迦牟尼于石室中入定开悟后出来传法的故事),又在双林(释迦牟尼涅盘处)跳舞,赞颂佛的威德,以报释迦牟尼化育众生的恩惠,佛门的信徒随时随地都歌咏佛赞,因此到处都可听到悦耳的佛乐。

在静夜中,亿万的众生听着细微的佛语。或者在这静夜时分提婆(应指龙树菩萨弟子)在梵宫中歌唱,让无相的佛法在乐音中飞扬传播。或用篪笛吹奏或用琴瑟演奏,无论是歌唱或演奏,其抑扬顿挫中体现出精进的表现,都能使佛感受到修炼者崇敬的心,进而对人赞许。所以上古乐舞《咸池》、《韶武》不如佛门圣乐的精巧,上古乐曲《激楚》、《梁尘》不如佛门圣乐的精妙。

自从佛教东传后翻译经文的人很多,而传播佛门圣乐的人就很少。其原因是梵语一字多音,汉语一字一音。如果用梵语来歌唱汉语歌必然是声多而音急,用汉语曲调歌唱梵语那必定乐声短歌词长,乐曲完结歌词却未结束,所以经文有人翻译,梵乐无人传唱。

曹植全身画像,顾恺之《洛神赋图》。(公有领域)
曹植画像。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公有领域)

【原文】

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帛桥、支籥亦云祖述陈思,而爱好通灵别感神制,裁变古声所存止一千而已。至石勒建平中有天神降于安邑厅事,讽咏经音七日乃绝,时有传者并皆讹废,逮宋齐之间有昙迁、僧辩、太傅、文宣等,并殷勤嗟咏曲意音律。撰集异同斟酌科例,存仿旧法正可三百余声,自兹厥后声多散落,人人致意补缀不同,所以师师异法家家各制,皆由昧乎声旨莫以裁正。

【白话语译】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陈思王曹植喜爱乐律之学,又对诵经有研究,他了解佛门音乐又在游历渔山中体悟到佛乐的神迹,于是在《瑞应》、《本起》这二本佛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做为学习范本。所标注的声音唱读之法超过三千种,能以不同的音调咏唱达四十二遍。其后有帛法桥、支云籥两位僧侣继承了曹植的咏唱之法,由于他们受到神的启发,创制了许多新声,可惜流传到现在只剩下一千种唱读之法了。到了石勒建平年间,有天神下凡在安邑县讽诵吟咏佛经长达七天才离去,当时的人将其唱法进行传授,之后旧声与新声全部都在流传中错漏而废止了。

到了南朝宋、齐的时候有昙迁、僧辩、太傅、文宣等人勤奋的探索失传的咏唱之法,并专心音律,仔细地搜集佛乐传唱的异同处,研究范例,处理难题,最后能保存的旧法只剩三百多了。之后这些保存下来的旧法也多散失了。人人在咏乐上用心但唱法却互相不同,所以师从不同,所学的方法也不同,法师们所制作的音谱也互不相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对声乐的原理基本功不了解,没有任一人能对诸家的谱法做出正确的论断。

【原文】

夫音乐感动自古而然。是以玄师梵唱赤雁爱而不移。比丘流响青鸟悦而忘翥,昙凭动韵,犹令象马踡跼。僧辩折调,尚使鸿鹤停飞。量人虽复深浅,筹感抑亦次焉。故夔击石拊石则百兽率舞,箫韶九成则凤凰来仪,鸟献且犹致感,况乃人神者哉!但转读之为懿,贵在声文两得,若唯声而不文则道心无以得生;若唯文而不声则俗情无以得入。故经言:以微妙音歌叹佛德,斯之谓也。

而顷世学者裁得首尾余声,便言,擅名当世。经文起尽曾不措怀,或破句以合声,或分文以足韵。岂唯声之不足,亦乃文不成诠,听者唯增恍忽,闻之但益睡眠。使夫八真明珠未揜而藏曜,百味淳乳不浇而自薄,哀哉!若能精达经旨洞晓音律,三位七声次而无乱。五言四句契而莫爽,其间起掷荡举平折放杀,游飞却转反叠娇弄, 动韵则流靡弗穷,张喉则变态无尽,故能炳发八音光扬七善,壮而不猛凝而不滞,弱而不野刚而不锐,清而不扰浊而不蔽,谅足以起畅微言怡养神性,故听声可以娱耳,耹语可以开襟,若然可谓梵音深妙令人乐闻者也。

【白话语译】

音乐能让万物感动,自古皆然,所以深通佛法经义的人唱念佛经,赤鹰喜悦其音而不愿离去。比丘高声歌咏能让青鸟兴奋地忘记飞翔,僧侣昙凭的经音一出可让象和马(泛指骑乘之兽)徘徊不前,僧辩读经一遍就可让鹤鸟驻足聆听忘了飞翔。测量唱念功力的深浅可以从听者的感应看出。所以古代乐官夔着石磬,发出美妙的乐声,野兽们听到后便跟着节奏跳舞。箫管乐器吹奏着《韶》乐,演奏出了九章便有圣鸟凤凰来朝拜。鸟兽对美的音乐都能感动,何况是人与神呢?佛经的转读之所以美好,贵在声音与经文皆有。若仅有声音而无经文歌词,则听者就会因为没有法指导,而无法生出求道向上之心;如果仅有经文而无唱念之声,那就没了世俗的情感,使有情的众生难以亲近。所以佛经说:用微妙的歌唱音乐来表现、赞颂佛伟大的威德,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然而现在世上学习经典的人才学到一点佛乐的皮毛便擅自发号施令,要大家以他的唱法作为佛乐的正宗来学习。至于经文的内容却不仔细的研读,为了声韵的谐和竟然任意拆解经文,这样做不仅是不成声调,连句子的原意都失去了。这样听众只会迷迷糊糊,瞌睡连连。真是让璀璨的珍珠失去了光彩,美味的食物被弄得平淡无味。可悲啊!他们如果能精通佛经的要旨,明白音律的原理,让梵乐中三位七声的乐调井然有序,五言四句的佛偈(唱颂词)能合于格律,期间的快慢高低、抑扬顿挫,让音乐在空中畅游翻飞,如鸟于林中娇声反啭。用韵、歌唱声调变化无穷, 这样当然就能发出佛之八音,用来阐述佛经的七善。声音雄壮而不威猛,凝静而不停滞,柔弱而不鄙陋,刚强而不尖锐,清晰而不乱,低沉而不隐讳。如此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精深微妙的言辞,修性养神。所以听其声音可以愉悦身心,使自己心胸开阔。如果佛乐的唱念可以达到这样美妙的境界,人们自然是喜闻乐见了。

伎乐天。( 北魏 山西大同云冈16窟)
《伎乐天》。( 北魏 山西大同云冈16窟)(公有领域)

【原文】

然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绾,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原夫梵呗之起亦兆自陈思,始着《太子颂》及《睒颂》等,因为之制声,吐纳抑扬并法神授。今之皇皇顾惟盖其风烈也,其后居士支谦亦传梵呗三契,皆湮没而不存,世有《共议》一章,恐或谦之余则也。唯康僧会所造泥洹梵呗于今尚传。即敬谒一契文出双卷泥洹,故曰《泥洹呗》也。爰至晋世有高座法师,初传觅历,今之行地印文即其法也,籥公所造六言,即《大慈哀湣》一契于今时有作者,近有西凉州呗。源出关右,而流于晋阳,今之面如满月是也,凡此诸曲并制出名师,后人继作多所讹漏,或时沙弥小儿互相传授,畴昔成规殆无遗一,惜哉!此既同是声例故备之论末。

【白话语译】

天竺国的习俗:凡是歌咏佛经就称之为呗。到了中国歌咏佛经则称为转读,歌赞之声则为梵呗。过去西方众神歌咏经文都以管弦乐作为伴奏。出家人既然离开了世俗,放弃了常人的生活美好的追求,就应该以佛乐歌曲作为美好的事物来追求。追溯梵呗的源头创始于陈思王曹植,他作有《太子颂》及《睒颂》等并为之制声谱曲,其吐纳抑扬的咏唱方法都是神直接传授给他的。

今日盛大而完美的佛乐即为其遗风,之后居士支谦也曾传过可用三种不同声调唱诵的梵呗,但是都湮没失传了,世上只存有《共议》这一章,或许是支谦曾传过梵呗的遗存吧,只有康僧会的《泥洹经》梵呗,今日仍留存于世。到了晋朝时期有高座法师开始传授梵呗,今日流行的印文就是他所传的梵呗之法。支昙籥所作的六言偈语《大慈哀湣》一卷到今日有人作了唱念之谱。

近来流传的西凉州呗源于关右之后流传到晋阳,今日被人称颂如满月之面的即是此曲。以上所述的各种唱经之曲都是出自名师之手,后人继续而写的作品大多讹误与错漏。或仅是让沙弥、小和尚口耳相传,往日初创的精美曲谱恐怕一点都不留存了,这是多可惜的事。这些都属于发声歌唱这一类,所以在这一篇章的末段把它们提出来。

结语:

佛乐自东汉时期传入后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一部分,精通乐理的僧人唱诵佛乐可以让飞鸟喜悦,忘了飞翔,千万众生沉浸在佛慈悲的教化下,佛乐的抑扬顿挫如龙在空中畅游翱翔,如鸟在林中娇声百啭,尽善尽美。

在过去家家户户都信神的年代,众神会亲自下世咏唱圣乐渡化苍生,修炼者在精进佛乐的修炼过程中也会得到神的启示。陈思王曹植在做三千余佛乐唱读之法后,历代散失亡佚,至今已几乎不存,生活在今日的我们要到哪儿才能找到佛门圣乐呢?@#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行禅师奉命编撰新历,推出《大衍历》,奉命制造新的仪器,用以观测日、月的位置和运动情况。一行发现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观点提早了近千年。
  • 唐玄宗李隆基天赋异禀,虽好雅乐,但秉性十分清净。由于他崇尚文艺、慕仙向道,玄宗一朝信仰文化、乐舞风尚蔚然成风。
  • 对日本听得太多,最近终于成行。在日本玩了一个星期,逛了大阪、京都和奈良,所思所想也只是以这三个城市为蓝本。以下均为个人浅见,如有不同看法,请莫介意。
  • 他有一首偈语:“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正是他云游天下,广结善缘的真实写照。
  • 大唐高僧玄奘西游天竺,一路游学前后历时17年。在他东归大唐时,已经精准地掌握天竺五国语言。当时他的外语能力,看梵语如同看汉语一样,毫无阻碍与违和。唐僧取回600多部佛经,为了尽快翻译出这些经典,唐太宗特别选派有外语能力、精通佛典的高级人才,无论僧俗、官民,全力协助唐僧。
  • “长长短短的文字犹如战火下的那一则则电报,一张张纸条,乃至大火余烬下的一丝丝讯息,都是这两个心地良善的孩子,在邪恶残酷的战争之下,始终把持住那一念善所成就出来的奇迹之光。”── 牧风(部落客)
  • 所以,如果完全按旧运程的安排走,宋太祖赵匡胤延续前朝灭佛的国策,即使兴道法,也不会延寿,会在967年五星连珠的血腥天象下应劫而亡,一统天下将由宋太宗赵光义实现,因为赵光义将拨乱反正、大兴佛法,开创天大的功德,上天赐福,换来军事强国与盛世伟业,那都是水到渠成的安排。历史再次留下一个灭佛和延续灭佛的教训,留给后人、警醒今人。
  • 修行的人讲究积功德,但是苦修一生,在人间弘扬正法,积攒的功德也没有赵匡胤的功德大,所以,赵匡胤那一生,不用修,已经超凡入圣了,胜过常人数世的修行。而且当世就给福报,在人间延寿9年。
  • 理塘县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在传统的西藏康区辖内。小时候,尼玛拉姆觉得自己和周围其她藏族女孩没有什么分别,但是村里人都知道,她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她的舅舅,丹增德勒仁波切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高僧。
  • 在《列子‧汤问》中有一则奇技的记载,说在西域之国有一个巧工匠偃师造出了一个“俳优”送给周穆王。这个“假人俳优”能动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么看就是个“真人”!后来它的一个动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处置它不可。这个“假人俳优”有什么奇特之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