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话题】冷眼看中美经济及竞争力消长

人气 771

【大纪元2017年07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报导)就过去十年的角度来看,投资美国显然比投资中国赚更多。从2007年夏天到2017年夏天这十年间,中国最大的ETF基金iShares中国大型股基金(FXI)的价格几乎在原地踏步,但如果投资人买的是美国标普500指数基金,虽然中间经过了金融风暴的摧残,但最后却可大赚64%。

10多年前,西方许多专家看好中国超英赶美的趋势,商业大亨也不能免俗,其中美国最知名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Starbucks)总裁舒尔茨(Howard Schultz)在2005年春天夸口说该公司2008年在中国的连锁店数量将超过美国,但时至今日这个预言仍未兑现,美国的连锁店数仍是中国的四倍之多。

若要解释这个矛盾现象,钻研比较两国之间的GDP增长差异是不得其门而入的。在2007年,中国的GDP是2.66万亿美元,约略今日美国加州的规模,而美国当时有14.5万亿美元,是中国的5倍之多。今天,中国的GDP膨胀到11.8万亿美元,增长3.4倍,增幅远超过美国的27%,且规模也逐渐逼近美国的18.5万亿美元,乍看之下中国在GDP数据的进步上遥遥领先美国。

但为何这十年来从股市的反应和商业的投资趋势却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呢?中国在这期间的计划经济下,兴建了许多大而无当的基础建设,加上贪腐泛滥和投资效益不彰,其苦果仅是债务呈现爆炸式飙高,股市正好反映了这种外强中干的经济实况。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桥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办人兼总裁达利奥(Ray Dalio)三年前透过YouTube网站公开其独特的观点,阐述了其题为“经济机器是如何运作”(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的理论。这个英文视频迄今点阅率超过400万人次,显然其简单而实用的经济模型已获得一般读者的广泛回响。

达利奥认为,经济是由无数个零部件和无数次的简单交易所组成,而形成三个主要的经济动力--生产力的提高、短期债务周期和长期债务周期。传统的经济学不太关注个别零部件的供需是其盲点,而要了解需求,则必须知道买方(需求方)的钱是自掏腰包还是举债而来。

达利奥还提到了两个商业景气循环的概念,一个是央行利率升降所引导的5-8年循环,另一个是长期债务推动的50-70年循环。前者已被经济学家广泛讨论,但后者却乏人问津。

长期债务循环的去杠杆化需要债务重整或银行端打消坏帐,让财富从富人手中转向穷人,同时央行还须不断印钞救市。达利奥相信今日的世界已到了70年债务去杠杆化的末期。

自2008年以来,全球增加了超过50万亿美元的新债务,在新兴市场中新债务占GDP比例增加最大者则是中国,目前已快速攀升至250%,这个现象过去曾发生在日本资产泡沫后期,其后日本已用了25年的时间解决债务麻烦。

达利奥在视频的最后提醒读者三点,首先是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因为债务最终将把你压垮,第二点是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因为这会最终使你失去生产力,第三点是尽一切能力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率在长期内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如果套用达利奥的模型来解释中美之间这十年的经济消长便可发现:中国在创造GDP神话的过程中只让债务徒增,但民间却没有相应地提高生产率,长期的竞争力已相对流失。反观美国,虽然政府没有推出好大喜功的基建工程让GDP暴增,但民间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却持续高涨。

从凯度(Kantar Millward Brown)发布的2017年全球品牌前10大排名中,中国企业仅一家入榜,美国在这项数据中则囊括了9家,便可窥见两国民间企业竞争力消长的端倪。

再者,如果达利奥所说的当前全球已走到了70年债务去杠杆化的末期真的应验,下次全球经济风暴最可能引爆点或许是中国的债务危机,而不再是2008年引爆次贷风暴的美国。#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IMF总裁看好川普执政下的美国经济
学者:中国经济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
陆前财长:中国经济最大威胁是过度杠杆化
瑞银调查:投资人对美国经济更乐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